新笔趣阁5200 > 其他小说 > 我武大郎,单挑梁山很合理吧 > 第170章 民心所向,大业可期
    朱武在旁笑道:“哥哥,步军操练已见成效,日后必是我梁山攻城拔寨的利器。

    不如我等再去水寨看看?阮氏三兄弟他们,想必也等着哥哥检阅呢。”

    武植闻言,朗声道:“好!军师此言甚合我意,我梁山泊地理独特,水路乃是根本,水军更是重中之重,正该去瞧瞧兄弟们的操练成果。”

    当下,二人离了校场,径直往水寨而去。

    未至水寨,便已听闻水面号角声、喽啰们的呐喊声此起彼伏,水花翻腾,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并“浪里白条”张顺、“出洞蛟”童威、“玉幡竿”孟康等一众水军头领,早已在岸边码头翘首以盼。

    一见武植与朱武身影出现,众人连忙迎上,齐齐抱拳行礼:

    “恭迎寨主,恭迎军师!”声若洪钟,气势十足。

    武植摆手道:“诸位兄弟辛苦了,今日特来瞧瞧咱们梁山水军的威风。”

    “活阎罗”阮小二咧嘴一笑,拍着胸脯道:“哥哥放心,俺们水军的兄弟,个个都是水里蛟龙,岸上猛虎,绝不会给梁山丢脸。”

    “浪里白条”张顺更是眼露精光,上前一步道:“寨主,军师,请看我等操练!”

    说罢,他猛地一挥手,水寨中顿时鼓声大作,号角长鸣。

    “咚咚咚!”

    “呜——呜——”

    只见数十艘哨船、走舸如离弦之箭般从各处水道疾驰而出,在宽阔的水面上时而分进合击,

    形成雁行、鱼鳞等阵势,时而迂回包抄,船桨翻飞,激起千层浪花,阵型变换迅捷无比,井然有序。

    船上喽啰或手持挠钩长枪,或挽强弓劲弩,演练着接舷战与水上射击。

    “放箭!”

    “嗖嗖嗖!”箭矢破空,精准地射中远处水面漂浮的草靶。

    “杀!”喽啰们呐喊着,做出劈砍格斗的姿态,杀气腾腾。

    更有张顺一声唿哨,数十名精壮水鬼赤着上身,只着短裤,如同泥鳅般悄无声息地潜入水中。

    不多时,便从百步之外几艘充作“敌船”的靶船之侧猛然冒出,有的攀上船舷,做出夺船姿态;有的则手持利刃,做出凿穿船底的动作,迅捷狠辣,看得人眼花缭乱。

    武植看得连连点头,对身旁的朱武赞道:“好!几位兄弟治军有方,阵法娴熟,我梁山有此水军,何愁大业不成。”

    朱武亦是抚须微笑:“寨主慧眼识人,诸位头领皆是当世豪杰,有此精兵,实乃我梁山之幸。”

    众水军头领听得寨主夸赞,个个面露喜色,与有荣焉。

    检阅完毕,阮小五兴冲冲地对武植道:“哥哥,军师,除了操练,俺们还在孟康兄弟的主持下,日夜赶造新船,拓建船坞,如今已初见规模,不如一同去看看?”

    “哦?造船?”武植闻言,兴趣更浓,“开疆拓土,战船乃是先锋,那定要去瞧瞧!走!”

    众人簇拥着武植、朱武,沿着水寨栈道,来到后方一处更为开阔的港湾。

    此处便是梁山泊的造船工坊。

    还未走近,便听见“叮叮当当”的锤击声、“吱嘎吱嘎”的锯木声,空气中弥漫着桐油、新伐木料和水气的混合气味。

    放眼望去,十数个巨大的船坞沿岸一字排开,坞内坞外,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有的船坞中,数艘体型修长、船首尖锐的新式蒙冲斗舰已初具雏形,巨大的龙骨宛如巨兽的脊梁;有的船坞里,工匠们正往海鳅船的船身上钉装厚实的船板。

    更有工匠在给即将完工的走舸涂抹桐油,防止腐蚀。

    数百名工匠赤膊挥汗,有的拉大锯,有的刨木料,有的锻打铁钉,忙碌而有序,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玉幡竿”孟康见寨主看得仔细,上前一步,指着一艘接近完工、船身狭长、两侧布满桨孔的战船介绍道:

    “寨主请看,此乃新式蒙冲斗舰。船身更为狭长坚固,船舱设有拍竿,船首加装了撞角,两侧设有多层桨手,速度迅捷,专用于突袭破敌、冲撞敌船。”

    他又指向旁边几艘体型宽大、船舱高耸的船只:

    “那些则是新造的运兵载粮的海鳅大船和分给各营巡逻哨探的快船走舸,载量更大,也更稳固,足以支撑我梁山数千人马的水上行动。”

    武植仔细察看着船只的结构,不时点头,又详细问了些船材用料、建造工期、武器配置等事宜,孟康一一作答,条理清晰,对答如流。

    武植大悦,重重拍着孟康的肩膀赞道:“好!孟康兄弟不愧是造船大家。

    有此等精良船只,再配上我梁山勇猛的水军兄弟,何愁不能纵横江湖。日后我梁山水师,必将威震天下。”

    武植正与孟康谈得兴起,意气风发,展望着梁山水师纵横四海的未来。

    就在此时,不知谁喊了一声。

    “武寨主?是武寨主来了!”

    这一嗓子,仿佛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什么?武寨主来了?”

    “当真是武寨主!”

    “快!快去拜见武寨主!”

    一时间,船坞内外,那些原本埋头苦干的工匠们,纷纷扔下了手中的锤子、锯子、斧头,如同潮水般朝着武植这边涌了过来。

    他们的脸上,满是激动与崇敬。

    “噗通!”

    “噗通!噗通!”

    当先几人冲到武植面前数步之外,齐刷刷地跪倒在地。

    “小人叩见武寨主,寨主万安!”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工匠赶到,黑压压跪倒一片。

    武植连忙上前几步,虚扶一把,朗声道:

    “诸位乡亲这是为何?快快请起,你们为我梁山造船,都是有功之人,不必行此大礼。”

    然而,那些工匠却无人起身。

    为首一个年约四旬,脸上布满风霜的汉子,抬起头,声音哽咽道:

    “武寨主!小人是王家庄的王老四,若非寨主替俺们做主,杀了那吃人不吐骨头的地主老财,给俺们分了田地,分了钱粮……俺们这辈子都不知道啥叫活路。”

    “是啊,寨主!”另一个工匠也激动地喊道,“俺是张家集的,以前给地主当长工,一年到头吃不饱穿不暖,娃儿生病都没钱医治。

    是您来了,俺们才分到了自己的地,家里才有余粮。”

    “俺是李家湾的,俺家的闺女,差点就被李员外的狗腿子抢去做小妾,是武寨主的兵马救了俺们全家!”

    “寨主大恩大德,俺们做牛做马也报答不尽啊!”

    “请受我等一拜!”

    一时间,群情激昂。

    这些原本只是普通的工匠,为了生计劳作。

    是武植推行的均田法令,才让他们真正挺起了腰杆,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武植看着眼前一张张朴实黝黑的脸庞。

    这些面孔,有的粗糙,有的苍老,但无一例外此满脸都是激动。

    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瞬间充斥了武植的胸膛。

    这种来自最底层百姓最真挚的拥戴,比任何封官许愿都来得更让人心潮澎湃。

    武植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朱武、阮氏三兄弟、张顺、孟康等一众梁山头领,望着这番景象,亦是百感交集。

    他们许多人也曾是受压迫的底层,对这种发自肺腑的感激,最能感同身受。

    孟康更是眼眶微红,他本是造船世家,却也见过太多官府的盘剥和富户的欺压。

    如今在梁山,不仅能一展所长,更能亲眼见到百姓因此受益,心中的激荡可想而知。

    这一刻,金戈铁马的肃杀,刀光剑影的凶险,仿佛都暂时退去。

    眼前这些最质朴的感恩,才是他们揭竿而起,反抗暴政,所追求的最根本的意义之一。

    民心所向,大业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