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其他小说 > 我武大郎,单挑梁山很合理吧 > 第129章 宋江当说客,武植的反击
    片刻之后。

    引路的喽啰将宋江四人带到了议事大厅门口。

    武植也领着林冲、杨志等一众头领,在门口相候。

    该有的礼数,武植必须给到位,至于待会如何计较,他已经有了腹稿。

    “哈哈,宋押司大驾光临,未能远迎,恕罪恕罪!”武植脸上带着笑,主动上前抱拳。

    宋江连忙回礼:“武寨主气了,宋某不请自来,才是叨扰。”

    双方见礼。

    武植暗中打量着宋江。

    这便是江湖上传得神乎其神的宋公明?

    貌不惊人,身材矮小,面皮黝黑,瞧着也无半点武艺傍身。

    可就是这么个人,居然能让晁盖这等桀骜不驯的豪杰甘心陪同,又能让绿林好汉争相传颂,足见其笼络人心的手段,非同小可。

    叮,检测到可收服对象。

    姓名:宋江

    特长:权术、笼络人心

    武力:35

    谋略:88

    这时候系统给出了提示音。

    武植忍不住吐槽起来,就连系统都判断宋江的特长是权术和笼络人心,我特么怎么可能收他?

    一番套寒暄之后,众人分宾主进入议事大厅落座。

    自有喽啰奉上茶水。

    待众人坐定,武植也不绕弯子,目光落在宋江身上,开门见山问道:

    “不知宋押司今日大驾光临我梁山,有何见教?”

    宋江放下茶碗,连忙对着武植拱了拱手,脸上带着惯有的笑容:

    “武寨主言重了。宋某此次前来,实是受人之托。”

    “哦?”武植眉毛一挑。

    只听宋江继续说道:“听闻贵寨前些时日,动了黄家坞堡,缴获颇丰。此事传开,梁山周边不少乡绅大户都是人心惶惶,日夜不宁。”

    “他们素知宋某在江湖上还有几分薄面,便凑在一处,特请宋某上山来做个说。”

    “乡邻们说了,愿意凑集一批钱粮奉与梁山,只求武寨主高抬贵手,莫要再对他们动手,给大家留条活路。”

    此话一出,聚义厅内梁山众头领都是一愣。

    本以为宋江是来投奔,万万没想到,这位大名鼎鼎的“及时雨”,居然是替那些地主老财来说情的。

    就连林冲、杨志等人,也是眉头微皱。

    阮小二更是直接撇了撇嘴,低声嘀咕:“俺还当是啥大人物,原来是给地主当狗腿子的。”

    武植听完,脸上却露出了笑容,抚掌笑道:

    “哈哈!宋押司果然名不虚传,真乃是‘及时雨’,为人仗义肯为乡邻奔走,佩服,佩服。”

    宋江脸上堆着笑,连连拱手:“武寨主谬赞,谬赞。宋某不过是受乡邻所托,跑个腿罢了,当不得‘仗义’二字。”

    武植笑容不减,目光扫过下方一众头领:

    “宋押司的提议,诸位兄弟以为如何啊?”

    厅内,顿时安静下来。

    头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无一人先开口。

    他们中不少人,确实敬佩宋江“及时雨”的名头。

    可这宋押司一开口,就是要断山寨的财路,阻止大家“打秋风”,这谁心里能痛快?谁会主动附和?

    武植将众人神色看在眼里,心中微微一定。

    看来这宋江虽名声响亮,梁山上这些人之中并没有宋江的死忠粉。

    这就好办了。

    武植不动声色,轻轻拍了拍手掌。

    立马,从侧门走进来三个穿着粗布衣衫、面带风霜的汉子。

    正是张贵三人。

    武植指着宋江,对那三人朗声说道:

    “这位便是江湖上鼎鼎大名、扶危济困的‘及时雨’宋公明宋押司。”

    张贵三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和好奇,望向宋江。

    只听武植继续说道:“宋押司今日特意上山,是来替山下的地主乡绅们求情,劝我们梁山莫要去动他们,放他们一条生路。”

    “张贵,你们三个,对此可有话说?”

    什么?

    张贵三人一听这话,先是一愣,随即当场炸毛。

    三双眼睛,如同三把淬毒的刀子死死盯住了宋江。

    “及时雨?”

    “呸!什么狗屁及时雨!你这黑炭头竟然跑来替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地主恶霸说话?”

    “放他们一条生路?那谁给我们活路?”

    “俺张贵,祖祖辈辈给黄家当佃户。一年到头起早贪黑,累死累活,打下的粮食半数都要交租!剩下那点都吃不饱。”

    “去年遭了灾,收成不好,黄老狗那挨千刀的,还要加租!交不上?他带人打打死我父亲。”

    “要不是武寨主替我们做主,我们一辈子也没有报仇的机会。”

    他旁边的李才和王远也开始控诉地主老财对自己的迫害。

    说完又把宋江一通骂。

    “俺们遭难的时候,你这‘及时雨’,在哪里?”

    “现在武寨主愿意给俺们这些人做主,你凭什么阻止?”

    “你八成是收了那些地主老财的好处。”

    张贵三人一番血泪控诉,字字泣血,声声如雷,骂得宋江找不到理由反驳。

    厅内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宋江一张黑脸涨得如同锅底一般。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一开口,还没等梁山头领表态,就被这几个泥腿子指着鼻子一顿痛骂。

    武植见气氛也烘托得差不多了,大声呵斥道:“放肆,张贵,你等怎么能如此羞辱宋押司,传扬出去,江湖好汉岂不是要说我梁山不懂待之道?赶紧滚下去。”

    张贵三人被喝止,对着武植躬身行了一礼,退下。

    在转身经过宋江身边时,三人的脚步几乎同时顿了一下。

    紧接着,三道淬毒般的目光,狠狠剜在了宋江身上。

    那眼神里,是刻骨的愤怒,仿佛下一秒就要扑上来,将这个替仇人说话的“及时雨”生吞活剥。

    其中一个汉子,更是从鼻孔里发出一声沉重的“哼!”,充满了鄙夷和不屑。

    这无声的动作,比刚才的叫骂更具冲击力。

    眼看着三人的身影消失在门口,武植这才快步走到宋江面前,脸上堆满了歉意,连连拱手作揖:

    “宋押司,实在是对不住,让你见笑了!”

    “这几个都是山野村夫,没见过世面,被那些地主老财欺压得狠了,性子暴烈,说话不知轻重,冲撞了押司。”

    “都是武某平日管教无方,还望宋押司大人有大量,莫要与他们一般见识才好。”

    武植这番话说得恳切,姿态也放得极低。

    然而宋江又不傻,他哪里看不出来?

    这三人,分明就是武植早就安排好的一出戏。

    故意让自己难堪。

    偏偏这戏做得滴水不漏。

    人家句句血泪控诉,桩桩件件直指地主恶行,他宋江就算有天大的本事,此刻也找不到半句反驳的理由。

    总不能说,那些地主欺压佃户是对的吧?

    宋江脸上的肌肉不自然地抽搐了几下,硬生生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呵呵……武寨主言重了,乡野村夫,性情……性情直率,宋某……宋某岂会放在心上。”

    话虽这么说,宋江只觉得屁股下的椅子仿佛瞬间长满了尖刺,扎得他浑身不自在。

    他心中暗暗叫苦。

    来之前,他想的是凭借自己“及时雨”的名头,就算不能说服梁山,至少也能在江湖上落个为乡邻奔走、调停纷争的好名声。

    哪曾想这才刚开口,就被几个泥腿子指着鼻子骂了个狗血淋头。

    这要是传出去,他宋公明的“及时雨”招牌,岂不是要蒙上污点?

    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趟梁山之行,当这个说,真是越想越亏。

    武植仿佛没看见宋江那比锅底还黑的脸色,继续说道,

    “宋押司,并非我武某和梁山众兄弟,刻意要与那些乡绅大户过不去。”

    “实在是他们过往所作所为,太过伤天害理,人神共愤。若非如此,百姓又怎会走投无路,逼上梁山?”

    说到这里,武植轻轻拍了拍手掌。

    时迁捧着一本厚厚的账簿,快步上前,恭敬递给了武植。

    武植接过账簿,将其放在宋江面前。

    “宋押司不妨过目。”

    “上面清清楚楚记录着那些地主乡绅,干了些什么‘好事’!”

    宋江的目光落在账簿上。

    翻开了第一页。

    只看了几眼,宋江的脸色便愈发阴沉。

    强占民田、草菅人命、利滚利逼死佃户……

    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

    记录的日期、人物、事由,都极为详尽。

    宋江在郓城县当了多年押司,形形色色的案卷见过不少,心中雪亮,这账簿上的记载,恐怕十有八九都是真的。

    武植一直留意着宋江的神色变化,见火候差不多了,这才收回目光,朗声说道:

    “宋押司,还有晁天王、公孙道长、刘唐兄弟,几位是,远道而来,按理说我梁山上下理当扫榻相迎,好酒好肉款待。”

    “但!诸位今日,却是要为山下那些作恶多端、鱼肉乡里的地主老财,来当说!”

    “这件事,就算我武植点头,你且问问我大厅里这些兄弟答不答应?”

    “再问问我梁山数千被逼上山的儿郎,他们答不答应?”

    “最后问问山下那些被他们逼得家破人亡、无路可走的百姓,他们,又答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