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两仪殿内,李渊身穿天子常服,坐在龙榻御座上,正和一个五十余岁的红袍老头有说有笑的闲聊着。
看到李承宗走进来,李渊笑吟吟招了招手。
李承宗面露笑容,走到他身边,行礼道:“皇爷爷。”
随即,他看向了坐在一旁的红袍老臣。
红袍老臣起身行礼道:“老臣崔民干,见过皇太孙殿下。”
李承宗微微颔首,打量着他。
老头面容瘦削,额头上有三道很深的横纹,眉头皱起来时,额头上的横纹格外明显。
李渊这时指了指身边的坐垫,说道:“好皇孙,过来坐这。”
等到李承宗坐下,他笑着问道:“想好等会出什么题了吗?”
李承宗笑道:“都想好了。”
李渊满意点头,“那朕就放心了。”
他指了指一旁的崔民干,说道:“朕今日叫崔爱卿过来,也是让他看看朕这几个儿子读书读的如何。”
其实是想让我俩见面吧......
李承宗看破不说破,只是笑了笑。
就在此时,殿外响起一阵脚步声。
一个个身穿皇子袍服的孩童,在一个个嫔妃的牵手引领下,走入两仪殿内。
“臣妾拜见陛下。”
“儿臣拜见父皇。”
一众嫔妃和年幼皇子纷纷行礼道。
李渊笑着点了点头,当看到众人都是相伴而来,唯独孙嫔只身前来,没有带今天的主角,顿时收敛起了笑容,眉头一皱,“爱妃,怎么不见元昌?”
孙嫔低着头,欠了欠身子,说道:“陛下,元昌他,他病了!”
李承宗闻言,不由多看了她几眼,挺有眼力劲啊。
李渊脸色一沉,冰冷的声音让两仪殿内的气氛都宛若凝固一般,“元昌病了?他病的可真是时候,早不病,晚不病,偏偏今天生病!”
孙嫔解释道:“陛下恕罪,五日前,陛下召见臣妾时,元昌就已身体不适,当时臣妾不想陛下担忧,就没有说,谁知这几天,元昌病情一直加重,这两天,都不能下榻了。”
李渊冷眼看着她,“让太医看过没有?”
孙嫔低头道:“看过了,太医这几天,一直在为元昌诊治。”
李渊问道:“太医署的哪一位太医?”
孙嫔如实道:“是陈严陈太医。”
李渊猛地一拍龙榻御座的把手,怒声道:“这么大的事,他也敢隐瞒不报?”
孙嫔赶忙道:“是臣妾不让他告诉陛下。”
李渊怒然道:“那他就更可恶!”
说完,他转头望向站在身边的贴身太监王贺,大喝道:“王贺,派人拿了陈严,押到东市,斩了!”
王贺拱手道:“奴婢遵旨!”
说着,他便要离开两仪殿,带人去太医署捉拿太医陈严。
孙嫔脸色一白,立即拦住王贺,哀求道:“陛下开恩啊!”
李渊呵斥道:“混账!你与他非亲非故,给他求什么情!”
孙嫔啜泣道:“是臣妾让他这么做,他因臣妾获罪,臣妾若不为他求情,余生心中难安。”
李渊冷哼道:“你要是早早告诉朕此事,他安能如此?”
他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不必为他求情了,路,是他自己选的,怪不了任何人!”
说完,他见王贺没有行动,斥责道:“愣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快去!”
王贺连忙拱手,从孙嫔身边掠过,朝着殿外而去。
孙嫔目光哀求望向张婕妤,希望她站出来,为自己说几句话。
然而,张婕妤却看也不看她一眼,低头凑在她儿子李元方耳边,不知再说什么。
孙嫔心中又气又急,五日前,在张婕妤起居殿里,都说好的,今日她会为自己求情,可现在,她食言了。
她看向其他嫔妃,只见其他嫔妃不是眼观鼻鼻观心,就是幸灾乐祸看着她,显然是觉得她咎由自取。
孙嫔咬着嘴唇,红着眼眶看着王贺走向殿外,心中悲愤又自责,更多的是无力感。
仅凭她自己,根本撼动不了李渊做出的决定。
就在此时,一道少年声音,在两仪殿内响彻而起:
“皇爷爷,那位陈太医,给孙儿看过病,医术特别好,尤其是治疗疑难杂症,很有一手,要是杀了他,对宫里来说,是个损失。”
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李承宗看着李渊,正色说道:“而且,今天是个高兴的日子,皇爷爷莫要因为他,搅了心情。”
李渊先看了李承宗一眼,随即板着脸,盯着孙嫔道:“哼!”
“看在朕的皇孙面子上,就饶他一次。”
孙嫔闻言激动不已,怎么也没想到,李承宗竟然会站出来帮她,对着他欠了欠身子,感激说道:“多谢皇太孙殿下。”
李承宗笑吟吟点了点头,望向李渊,问道:“皇爷爷,鲁王既然来不了,那这次的月考......”
鲁王,也就是李元昌。
没了李元昌,就意味着李渊的部署,全部打乱。
李承宗倒是不觉得有什么,相反还高看了孙嫔一眼,很显然,对方知道这是个火坑,这才没把她儿子推进坑里去,真是个有眼力劲的人啊。
不过,李承宗觉得,以李渊的性格,断然不会就此放弃。
果然,李渊抬起手指,从左到右指了指一众年幼皇子,沉声说道:
“元昌是皇子,他们,也是皇子,朕岂能因为他一个人,而牵连他们?”
“一切照旧。”
说完,李渊转头望向崔民干,说道:“崔爱卿,本月的皇子月考,由你来出题。”
这是不让我当主考官了......李承宗心头一动,瞬间心里有了判断,牢李这是让崔民干自己选人。
“臣遵旨。”崔民干低头行了一礼,随即站起身,走到一众皇子嫔妃面前,对着他们行了一礼,然后扫视了一眼年幼皇子们,缓缓说道:“诸位殿下,老臣出的这个考题,与《论语》有关。”
“还请诸位皇子,都说一说,对《论语》当中,哪一句最是深刻。”
话音甫落,张婕妤用手掌轻轻抚了一下她儿子的后背。
九皇子,周王李元方立即会意,站起身朗声说道:
“‘人不知而不愠’,本王最喜欢这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