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他,孙嫔目光柔和了几分,任由他扑在自己怀中,轻轻抚了抚他的后脑勺,声音柔和道:“元昌,为娘有话对你说。”
“还有五天,你父皇要在两仪殿,举行皇子月考,为娘不想你去,你会怪为娘吗?”
李元昌闻言讶然,“真的可以不去吗?”
孙嫔点头道:“真的!”
李元昌顿时眉开眼笑,叫道:“不去好啊,我都快烦死我父皇的月考了!”
孙嫔闻言,露出笑容,抱住他道:“那就这么说定了。”
“不过,到时候可能要委屈你一下,让你在榻上躺两天。”
李元昌抬头眨眼道:“只要娘亲陪在我身边,我躺一百天都行!”
孙嫔闻言,眼眶一红,抚着他的头道:“好孩子,好孩子......”
说着,她抬头望向两仪殿方向,说道:“他们愿意斗,就让他们自己去斗,咱们娘俩不掺和!”
——————东宫,显德殿。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正坐在殿内,看着门口,等着李承宗回来。
当看到身穿赭黄太孙常服的李承宗背着双手,悠然回来,李建成问道:“怎么样?”
李承宗走到正上方的主位跟前,盘腿坐下,说道:“跟父亲预料的一样,我皇爷爷真是打着这个心思。”
虽然已有预料,但听到这话,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不由陷入了沉默。
许久,李元吉叹了口气,“老七有点可怜啊。”
这件事里,看似李元昌占尽了好处,但洞悉形势的人,会一眼看出来,元昌其实没有得到一丁点好处,反倒只有坏处。
毕竟,跟五姓七望那些人绑在一起,一旦五姓七望的人出了事,他这杆大旗,焉能不被牵连。
李建成嗯了一声,“是难为他了,不过,这是父皇的意思,你我无可奈何。”
就在此时,李世民忽然握紧拳头,猛地捶在桌上,看到他们三人投来目光,抿着嘴唇,咬牙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现在来看,咱们相互争斗,不是因为咱们自己看对方不顺眼,是有人想让咱们彼此看对方不顺眼。”
李元吉闻言,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咱父皇这事干的确实不地道。”
李建成沉声道:“韩非子说,作为帝王,威势不能分置,皇权不能同享,帝王心术,说白了,就是为了聚拢威势,独揽皇权的法子,咱父皇最喜欢用的,便是其中的制衡。”
“只要让底下人斗起来,自然的,他们只忙于争斗,就不会想着夺权的事。”
李建成望向李承宗,说道:“虽说你皇爷爷确实想要拿你打压五姓七望出身的大臣,但同样的,他也是在拿五姓七望出身的大臣制衡你。”
“我们就是因为这样,弄到最后兄弟不睦,你可不要步我们的后尘。”
李承宗望着此刻一条心的哥仨,咧嘴一笑,他能感受到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身上的改变。
几天下来,虽然彼此都看不惯对方,但是在某些事上,他们会很自然的拧成一股绳,或许他们自己都没有感觉到,也可能他们感觉到了微妙的变化,但是没说出来。
不管怎么说,李承宗很是满意现在的结果,想到了那位年仅八岁的七叔,沉吟道:“我会想办法,拉他一把。”
“争斗,是我跟那些五姓七望出身大臣的事,跟他没关系。”
李世民叹息道:“只怕你与他,到最后都会身不由己啊。”
李承宗瞅着他说道:“春秋时期,楚成王不听臣子‘子上’的劝告,立大儿子商臣为太子,后来又偏爱小儿子,就想废黜商臣,改立小儿子。”
“商臣听说之后,询问他老师潘崇的意见,潘崇给了他三个选择,一曰‘甘心被换’,二曰‘逃亡国外’,三曰‘弑父自立’。”
“最后,商臣选择了第三个办法,弑父自立。”
李承宗说着语气顿了一下,嗯了一声说道:“就是你们当初想干的事。”
“......”
李建成眼角直跳。
李世民扯了扯嘴角,没有应声。
李元吉则对着他翻了一个白眼。
李承宗继续说道:“最后,商臣弑父自立成功,成为了楚穆王。”
“我这里,也有三个办法。”
李承宗竖起三根手指,看着他们哥仨,说道:“第一个办法,我是本次皇子月考的主考官,我可以忤逆我皇爷爷,不让我那七叔拿到月考第一。”
“第二个办法,我去劝我那七叔,让他放弃参加月考。”
“第三个办法,我谋反,我当皇帝,那样一来,天下的事,全凭我做主,我不用看任何人的眼色。”
李建成闻言脸色一变,“逆子,慎言!”
李元吉也是吓了一跳,“不要命啦?”
李世民却目光欣赏了多看了李承宗几眼,随即摇头说道:“你这第三个办法,行不通。”
“我们三个失败之后,你皇爷爷现在很警觉,不会给任何人谋反的机会。”
说着,他又补充道:“你的第二个办法,和第一个办法,本质上都一样,你是在反抗你皇爷爷,那样只会让你皇爷爷对你失望,会让他把事情做的更绝。”
“所以,听二叔一声劝。”李世民严肃说道:“趁早绝了这个想法。”
李承宗微微颔首,“好吧,我到时候再看看,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帮他一把。”
时间一晃,来到了五日后,六月十三这天。
东市中,被李承宗任命为拆迁司主事的于祥,在东市的拆迁事宜,进展的很顺利。
所有商铺的店主,都表示愿意拆迁。
当然,他们也不是没有好处,他们除了得到商铺的市价钱款,还另外得到了三百贯的补偿款。
这件事,在京城闹得满城风雨,引来不少百姓的羡慕。
六月十三日,当天早上。
罢朝一日。
因为要进行皇子月考。
大清早,李承宗在徐玥的服侍下,穿上赭黄颜色的太孙常服,与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在显德殿吃了早饭,便来到了两仪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