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穿越小说 > 大唐:家父李建成?我选黄袍加身 > 第57章 你们惹错人了
    于麟一脸羞愧的低下头,“都是我不好。”

    李承宗摆了摆手,说道:“不要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你没错。”

    马周却是讶然道:“殿下消息真够灵通的。”

    李承宗笑了笑,没有告诉他锦衣卫的事,目光注视着于麟,问道:

    “国子监为什么不要你?”

    于麟不敢隐瞒,实话实说道:“因为我父亲是粮商,国子监的郑博士说,粮商的儿子,不配当助教。”

    李承宗呵笑道:“你父亲又不是最近才当的粮商,要是真就因为你父亲是粮商而辞退了你,早干什么去了。”

    于麟点头道,“殿下说的是,可是,国子监那边,不听这个理。”

    李承宗闻言起身道:“走吧,跟我去一趟国子监。”

    “殿下您这是......”

    李承宗笑容和善道:“他们听不进去你讲的理,我倒要看看,我讲的理,他们听还是不听。”

    于麟听出皇太孙是要为自己出头,感动的眼眶瞬间红了起来。

    马周见他站在原地不动,起身用胳膊肘杵了他一下,说道:“赶紧去准备啊,别傻愣着了。”

    于麟擦了擦眼睛,对着李承宗行了一礼,转身出去准备。

    李承宗看向马周和于祥,说道:“你们就不用去了,在这等消息吧。”

    马周咧嘴一笑,应了一声诺。

    于祥激动的拱手道:“多谢殿下。”

    李承宗笑着摆了摆手,随即走到粮铺之外,坐上马车。

    等于麟也上了车之后,马车缓缓驶离东市。

    国子监,位于紧挨着皇城安上门的务本坊。

    过了两刻钟,马车来到了国子监外,停靠在了边上。

    李承宗撩开车帘,抬头望去,看到一座很是大气的府门,府门上面,挂着一块门匾,上面写着“国子监”三个大字。

    李承宗感觉一阵恍惚,有种看到大学校门的感觉。

    事实上,武德年间的国子监,就是最高学府,是专门研习儒家经典的经学学院。

    总管国子监的官员,叫做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教育部部长和最高学府校长。

    国子监另有一名主簿,和一名录事,统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等官学。

    国子监内,有三十八名老师,其中十九人为博士,十九人为助教。

    学员有三百人,皆为贵族子弟。

    国子监门口,站着一名国子监属吏,看到一辆车驾停在门口,微微皱眉,大步走过去,说道:

    “这里不许停车。”

    李承宗闻言看向他,神色多了几分古怪,有种把车停在路边遇到交警的感觉。

    王晊从李承宗身后走出,快步来到那名国子监属吏跟前,低声对他说了几句话。

    国子监属吏脸色一变,连忙迎了上去,看着坐在车驾上的十二岁少年,恭敬行礼道:

    “拜见皇太孙殿下。”

    李承宗笑吟吟问道:“徐祭酒在吗?”

    国子监的祭酒,名叫徐文远。

    史料记载,这是位大儒。

    “在。”

    听到肯定的回答,李承宗微微颔首,说道:“叫他出来。”

    国子监属吏连忙道:“殿下稍等。”

    说完,他快步走入国子监内。

    很快,一名身穿正四品绯红官袍的古稀老者,跟在属吏的身后,神色带着几分惊色朝着这边而来。

    当看到站在马车旁边,双手背在身后正在欣赏国子监门匾的少年,古稀老者步伐更快了几分,来到少年身边,躬身行礼道:“臣国子监祭酒徐文远,拜见皇太孙殿下。”

    李承宗目光下移,放在老者身上,一看就知道是个饱读诗书的人,教书匠的气质很是浓郁,面露笑容说道:

    “徐公,我正巧从这经过,想进去看看,不知方便不方便?”

    徐文远此时正在思索他来这里的目的,当瞧见站在李承宗身后的青年,正是被辞退的国子监助教,若有所悟,并没有揭穿李承宗的话,而是面带笑容道:“殿下视学,焉有不便之说,殿下请。”

    说完,他摊开手掌,比划出一个请的手势。

    李承宗笑吟吟点了点头,和他一起,朝着国子监内走去,同时对着身后打了一个手势,让徐玥,王晊,还有于麟跟上。

    三人立即跟着他走了进去。

    徐文远见状,不动声色,来到国子监监厅之后,指着最上方的位置说道:

    “殿下请坐。”

    李承宗坐了下来,摊开左手指了指下方的坐垫,说道:“坐下说吧。”

    徐文远缓缓入座,说道:“这两日,京城发生之事,老臣都已听说。”

    “粮荒之急,因殿下而解,殿下真不愧是人中龙凤啊。”

    李承宗笑道:“徐公谬赞。”

    “我皇爷爷把我放在储君这个位置上,我要是不做点实事,就对不起我皇爷爷予我的厚望。”

    徐文远闻言,目放异色看着他,这番话怎么听都不像是个十二岁少年能说出的话,少年老成啊,感慨道:“殿下能有此心,万民之福啊。”

    李承宗笑了笑,说道:

    “徐公,国子监今日的博士,忙是不忙?我想都见一见。”

    徐文远看了一眼于麟,已经明白李承宗今日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于麟出头的。

    辞退于麟的,并不是他,他也是事后听说。

    虽然辞退于麟,不符合国子监的监规,但徐文远并没有去追究。

    毕竟,国子监内的生员,都不是普通人,教他们读书的博士和助教,亦都不是普通人。

    唯独于麟是个普通人。

    于麟能进国子监,除了他父亲的运作,主要也是他确实对儒学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平日里兢兢业业,对教书育人很是上心,徐文远看在眼里,也很欣赏。

    只可惜,他的出身,太普通了,普通到了让国子监内的一些人看着都嫌弃的地步。

    徐文远不喜欢这些勾心斗角,所以只要底下人做的不过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麟的事也是如此,他之所以默认,也是觉得离开国子监,对于麟而言是一件好事。

    却没想到,于麟背后,竟然有个恐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