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图南愣住了。

    小李教练?

    是巧合么?她从前的队友也喜欢这么称呼她。

    最开始大家是管她叫“队长”的,随着她这个教练当得越来越有模有样,大家便把称呼改成了“教练”。

    再到后来,又有人觉得只叫“教练”显得太冷漠,最好在前面加上她的姓氏,于是她的称呼又变成了“李教练”。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李教练”听起来跟她们差辈儿了,便自然而然在前面加了个“小”字。

    就这样,“小李教练”成了球员们对她最常用的称呼。

    ——小李教练,今天我们练什么啊?

    ——小李教练,这个糖给你,特别好吃!

    ——小李教练,我好累啊,我们今天能不能少练一点点?拜托拜托。

    她很喜欢听她们这样叫她。

    这让她觉得,在她的球队里,她不是与她们存在一定交流隔阂的教练,而是与她们肩并肩上场的战友。

    如何平衡教练和球员的身份对她来说是个难题,“小李教练”这个称呼给了她解决问题的出口。

    此时在这个世界里又听到了这四个字,她蓦地感到一阵恍惚。

    “为什么?”

    她问。

    谢言礼双手合十,笑得灿烂:“因为我觉得‘教练’的指向性不太明显,可是我们之前的教练也姓李,所以想叫你‘小李教练’来区分,听起来也亲切一点嘛。”

    李图南沉思片刻,随后轻轻点了下头:

    “如果你觉得这样称呼我不麻烦,那请随意。”

    “真的吗?”

    谢言礼的脸上顿时浮现惊喜的神色,如青湖般清澈的双眼在微微流淌:

    “太好了,那我以后就这样称呼你了,小李教练!”

    看着她兴奋的样子,李图南也不禁笑了:“好的。”

    此时球员们正在进行热身活动,在正式开始训练之前,她得交代谢言礼去办些事:

    “那个,谢言礼,我们周六要去广海学园打训练赛,麻烦你跟学校那边对接一下包车的事,再把我们要带过去的物资准备好。”

    谢言礼连连点头:“嗯嗯好,我会尽快去办的!”

    ……

    接下来几天的训练,李图南都以基础战术教学为主,她让谢言礼搞了块大白板过来,自己在上面画出不同战术的示意图。

    在此期间,球员们都坐在地上听讲。

    不过光讲肯定是不够的,还得配合实战来看。

    每讲完一种战术,她就会挑出十个人来演示,一旦有人犯错,她就吹哨暂停,提问旁边围观的球员,他们错的地方是什么。

    表现糟糕的球员要留下来加训,随便一次加训都是十遍起步。

    几天训练下来,球员们都觉得比起球队训练,他们更像是在上课,甚至有人都快对李图南的哨声PTSD了,一听到哨声就发颤。

    可即便如此,也没有人选择退出。

    因为他们能感觉到,自身的篮球素养是在快速提高的。

    ——篮球这项运动,原来能这么有趣。

    他们产生了这样的深刻体会。

    周五是和广海学园打训练赛前的最后一天,训练结束前,李图南确定了明天的首发阵容:

    “控球后卫,周景和;得分后卫,骆山;小前锋,曾竹;大前锋,付知城;中锋,郑庭。”

    之后她又挑了七个人出来作为替补——

    在一场篮球比赛中,每支球队最多有十二个人能上场。

    被点到名字的球员都很高兴,剩下的球员则是失落地跟彼此对视,颇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凄凉悲催。

    见状,李图南又开口了:“没有被选到的人也别难过,上场的机会以后还有很多,这次训练赛的主要目的是交流学习,你们在场边观赛的时候认真些,学到的不会比场上的球员少。”

    听到这番话,大家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些。

    李图南轻吐一口气,拔高音量:

    “今晚大家都好好休息,别太紧张了,明天都给我拿出最好的状态!那么,可以解散了,各位明天见!”

    ……

    在这几天里,除了组织日常球队训练外,李图南也在不断更新她在“篮球小报”上发的帖子。

    她发了几个进攻战术的解释和示意图上去,引起了论坛网友们的热议。

    兔头头秃:诶,你别说,你还真别说,这几个战术看着还真挺有用的诶

    佛系冲浪选手:有意思有意思,我明天打球的时候就跟朋友试试

    Zpule:这不典型的纸上谈兵吗?真实的比赛哪里有这么理想的环境?楼主是不是不懂理论和实际之间有多大的鸿沟?

    八重奏:这发的都什么玩意儿,你看看实战中有没有人用?乱七八糟一堆所谓战术,贝克一个全场三分就给你破解了,还轮得到你搁这跑来跑去?

    争取三十岁前退休:这些战术,怎么说呢,有价值,但不多,目前只存在于理论中,还得看它们在实战中的效率

    心静自然凉:不是很懂,我先不发表评论了

    网友们的立场主要分为三种——赞同、反对和中立。

    赞同的人认为她发出来的战术很有趣,也有实操价值;

    反对的人认为她只是在纸上谈兵,再严密的战术,在实力逆天的球员面前也都是零;

    中立的人就是单纯吃瓜看戏了,不发表任何有倾向性的评论。

    李图南不着急。

    她不着急让所有人认可这些战术,也不因他们的反对言论而质疑自己。

    全场三分那样的逆天技能确实可以破解很多战术,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技能啊,而且篮球本质是团队运动,只要勤于动脑,总能想到克制那些技能的办法。

    她发布上去的战术不是自己想出来的,而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篮球人探索和检验的成果。

    她相信这一代代人的智慧结晶,不会因为虚拟游戏世界中几个逆天技能就失效。

    总有一天,她会改变这个世界的设定,让所有人都意识到战术配合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

    到那时,她也将重新收获在球场上恣意驰骋的快乐。

    ……

    周六早晨,李图南按时出门。

    听到她要出门的动静,原主的母亲李雪归打着哈欠走出房间,有些讶异地看向她:

    “南南,你今天要出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