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科幻小说 > 盗墓:我爹和我媳妇儿都是盗墓贼 > 第127章 千年不换的密码
    顺着支撑祭盘的铁柱缓缓向下攀爬,下方是一个颇为宽敞的空间,周围环绕着三个分出岔口的洞穴。

    胡飞飞稳稳踩在底部巨大的齿轮上,随后纵身跳下。

    没想到,带动上方铁盘的机关规模如此庞大,竟是由齿轮与铁链协同运作,那些铁链如同蜿蜒的小蛇,分别延伸至三个洞口之中。

    解雨臣率先抵达下方,他迅速观察四周环境,将上方的浮雕与眼前这些机关紧密联系起来。

    “铁盘上的洞口恰好对应三面墙壁,而此处的铁链又恰好分成三组,分别深入三个洞穴。这种结构表明,这里设有三个机关,每个洞穴正对着一面墙,也就是说,拉动这些铁链,便能改变墙上浮雕的位置。”

    吳邪对他的分析深表赞同,并进一步推测道:“连接我们后方的铁链,所处方位最低,应该就是第一道机关。”

    王胖子一拍手心,急切道:“那咱们还磨蹭什么,赶紧过去解开它呀。”

    然而,每个洞口前的通道都摆满了陶罐,通道上方还悬吊着好几根重达上千斤的条石。

    一旦条石坠落,人瞬间就会被砸成肉酱。

    黑瞎子猜测,那些陶罐很可能就是触发条石落下的机关,只要踩碎一个,条石便会轰然砸下。

    吳邪提醒道:“或许还不止如此,这些陶罐本身说不定也封存着极为可怕的东西。”

    阿宁不禁想起在塔木陀遇到的那些养着尸蟞王的罐子,那些小小的虫子,可是让与她一同进入魔鬼城的那支小队全军覆没。

    所幸胡飞飞还能用钩爪安装滑轨,应对这种机关不在话下。

    “阿宁,一会儿你和胖爷就在这儿等着。等我们解开机关,你们就上去把浮雕拍下来,发给巴乃那边。”

    她有条不紊地吩咐着,毕竟解机关无需太多人手,况且王胖子之前已经证明自己不太适合使用滑轨,就别让他为难了。

    “好的,老板。”阿宁干脆地应下。

    毕竟是打工人,老板怎么说就怎么做呗。

    “得咧,小姑奶奶。”

    王胖子心里也明白,在场几位都是破解机关的高手,暂时还用不上他,也就不跟着去凑热闹了。

    胡飞飞带着其余三人,小心翼翼地越过陶罐,来到第一道机关前。

    只见一个直径约莫两米的铜球,被错落无序的铁链悬吊在半空中。

    也或许这些铁链实则暗藏规律,只是众人尚未察觉罢了。

    “你们有没有听到什么奇怪的声音?”

    解雨臣话音刚落,胡飞飞的匕首便如闪电般甩了出去。

    众人定睛一看,那匕首精准地将一条蛇钉在岩壁上,恰好钉住蛇的七寸。蛇身因剧痛而剧烈挣扎。

    “野鸡脖子!”

    蛇脑袋上顶着鸡冠,身上还有明显的红色斑纹,这蛇的特征如此鲜明,在场众人都去过塔木陀,怎会认不出这是西王母宫的蛇。

    “这地方怎么会有野鸡脖子?”吳邪满心疑惑地问道。

    解雨臣想到家里养的小红,对此倒不觉得意外:“也许是有人从塔木陀带出来的。”

    况且他在陨玉中见到过诸多不同朝代的人,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前赴后继地追寻长生之法,总会有奇人能够活着离开西王母宫,并带出一些“特产”。

    张家人向来神秘莫测,他们既能在张家古楼豢养密洛陀,自然也能在四姑娘山饲养野鸡脖子。

    几人的注意力重新聚焦在被铁链拴住的铜球上。

    待走近后,他们才发现,这铜球并非铁制,而是青铜器打造而成。

    “青铜密码模块?”

    吳邪恍然大悟:“果然,只有青铜器才能历经如此漫长岁月,依旧保持完整与稳定。我在秦岭时,曾见过上千年的青铜古树,直至今日,它仍能用于祭祀。”

    青铜器的使用在商周时期便已相当成熟,而铁器的出现相对较晚。

    随着时代发展,后续出现的器具固然更为先进,铁器虽比青铜器好用,但不可否认的是,青铜材质更为稳定,也更易于保存。

    如今市面上出土的铁质文物,大多已腐朽得难以辨认原貌,而青铜文物却有许多保存完好。

    胡飞飞凑近仔细查看,她眼力颇佳,对这些物件的大致年代还算能辨别:“就这材质,少说也有千年历史了,估计是张家立家之时便已存在的东西,想必是他们的机密。”

    解雨臣微微歪头,手电筒的光芒在铜球上扫射一圈:“我说怎么感觉这东西如此突兀呢,样式雷的设计理念早已先入为主印在我脑海中,这根本不是样式雷设计的,而是张家人自己的杰作。”

    样式雷家族兴起于清朝康熙年间,这表明巴乃的张家古楼建成不超过三百年。

    但这个铜球模块,正如阿飞所言,乃是千年前的物件,这意味着它是张家人世代传承之物。

    张家古楼虽然历经多次搬迁重建,但其开启大门的密码却始终未变,延续了千年之久。

    吳邪解释道:“这便是张家古楼即便多次搬迁,仍能确保安全的原因。无论处于哪个朝代,由什么人修建,建在何处,只要密码模块掌控在张家人手中,就必定万无一失。”

    “这就好比一户人家搬了多次家,但门上的锁始终安装的是同一把。他们家中的人只要拿着原来的钥匙,就能打开家门。”

    黑瞎子笑着打了个比方,这种情况通常只会出现在家中有多年未归之人的情形下。

    因为那个人手中仅有原来的钥匙,家里人为了确保他能顺利开门,才会如此安排。

    这倒是符合张家人留给他的印象。

    张家人普遍都活的很久,古代交通又极为不便,若外出执行任务,几十年不回家也实属正常。

    万一在这几十年间,族里决定搬迁,那些外出未归的张家人只要知晓四姑娘山的密码,就能顺利进入新的张家古楼。

    而且这样做也能防止张家传承在某一代中断,只要密码一直留存,总有一天张家的后辈能够重返族地。

    就像是哑巴这个张家族长常年失忆,无法想起张家古楼的事,海外那些张家人还是可以来四姑娘山,自己找密码回家的。

    唉?怎么这样一想,哑巴的族长之位好像就变得可有可无了呢?

    还不如入赘胡家姑奶奶来的划算,果然宇宙的尽头是吃软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