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开局退婚 > 第九十八章  陈守信这口黑锅,终于在11个月后洗清了

第九十八章  陈守信这口黑锅,终于在11个月后洗清了

    “大茂,快去叫大夫!”许大茂媳妇秦淮茹焦急地喊道。许大茂立刻跑出去找大夫,刘光天刘光福兄弟也都来帮忙。

    老太太过年送的那些饺子,总算是起了点作用。这半年没见陈守信的人影,胡同里都在传他犯事坐牢了,毕竟年前还有当兵的闯进他家,后来人就不见了。在这种时候还愿意帮忙,已经很难得了。

    或许整个四合院,只有老李头隐约猜到了什么。这情况和他儿子儿媳当年何其相似,为此他还躲在屋里喝了顿闷酒,又哭又笑的。

    建国十年大庆的时候,赵芸从上海回到了京城。她还带回来了一个小女孩,肉嘟嘟的脸蛋让人忍不住想捏一把。

    有了外孙女,老两口心疼得不行,一边又忍不住宠溺这个小家伙。调回百货大楼担任服装部主管。

    百货大楼好几个领导都是老赵带过的兵,骂骂咧咧地就把事情办妥了,还得过来帮衬一把。这个年代,大多数部门的前几任领导都是从部队退下来的。建国初期,只有跟着打江山的人才最值得信任。

    洪雨薇得知这个消息后,去拜访了赵将军家。见到了吐着泡泡的小女孩,心里五味杂陈。

    “陈守信...他还好吗?”赵芸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口。

    洪雨薇摇摇头:“去年过年前就走了,说是被派到西北,到现在连封信都没有。”

    赵芸当场就哭了,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老赵其实知道陈守信的消息,但他没告诉女儿。洪雨薇这次来访,意外引爆了父女之间的矛盾。

    “爸,你早就知道是不是?”赵芸红着眼睛质问,“为什么不告诉我?”

    老赵沉默不语,只是默默地抽着烟。这么多年来,赵芸从未对老赵发过这么大的火。

    田妈妈既担心父女关系,又为其他事情忧心。自己的闺女奶水不足,这就很可疑了。身材没变样,又没奶水,孩子从哪来的?

    回来第一天,田妈妈就看出端倪,当晚照顾孩子时就问清楚了真相。陈守信这口黑锅,终于在11个月后洗清了。

    在田妈妈看来,陈守信不仅是蒙冤的,还是最可怜的受害者。

    “唉,你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糊涂啊...”田妈妈看着熟睡的外孙女,轻声叹息。

    远在上海的秦晓休完病假和年假后重返工作岗位,一心扑在船厂工作上,渐渐被人称作“铁女人”。其实她只有在忙碌工作时,才勉强压下思女之情。只能拼命加班,才能挤出时间去京城看望女儿。

    路大导演最近很红火。虽然年纪不大,但在导演界已经是响当当的人物了。建国初期战事频繁,一部讲述发动群众打游击战的电影,本身就是很好的宣传素材。

    这部作品展现了普通人的英雄气概,被点名表扬,还成了军事教学片。陈守信身边的人都知道这部电影的编剧是谁。

    路滔导演还有一部姊妹篇在筹备。筹备电影期间,特意来陈守信家看望弟妹和小陈童鞋。对这个小兄弟,满怀敬佩和感恩。

    直到他受田妈妈所托,探望闹别扭搬出小区的女儿。得知赵芸女儿的父亲是陈守信后,莫名其妙更敬佩。

    老赵家的千金都敢招惹,还能全身而退,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小区里早就传开了,老赵虽然军衔不是最高的,但脾气绝对是一等一的。

    远在大西北的陈守信,帐篷里收获荣誉和掌声。两杯青稞酒,一碟花生米。简单却真诚,让他很感动。

    尽管联络中断,却意外收到总部通知。这次嘉奖后,陈守信意外收到了赵芸的消息,可能部队已经知道内情。

    对这两个晚辈,出身正派,有人表现格外出色,也只能装作不知道。陈守信这才知道,自己不仅有了个儿子,又添了一个小祖宗。

    赵芸?陈守信敢拍着胸脯保证,连正经碰都没碰过。嗯,几乎没碰过。其他地方,绝对没碰。嗯...隔着衣服压根不作数。

    咋就中招了呢?陈守信猜测可能是上海秦晓的孩子。为何甘冒奇耻大辱,收养照顾秦晓的女儿呢?

    陈守信还被蒙在鼓里,不知道那一夜是赵芸有意为之,他还以为是系统捣乱或者纯属意外。可怜兮兮的小家伙,被赵芸坑惨了。

    眼下这当口,陈守信很感激赵芸。他也很想知道秦晓的情况。毕竟京城有李老太太和洪雨薇,而上海的秦晓,恐怕就她一个知道。

    有没有好好调理身子?有人照顾吗?耽误这么久工作怎么办?邻居们会怎么说?会不会出点岔子...陈守信抿着青稞酒,思绪万千。

    对他的褒奖和纵容,仅仅一个多小时。睡一觉,明天又要投入到紧张的验算中去。

    一开始就以工匠身份加入,逐步攻克技术难关,随即被调离岗位。现在的陈守信,每天都在数据的海洋里遨游。一睁眼就是推算,闭着眼睛也能推算。

    在别人忙碌的时候,他也不想也不能闲着。在关键时刻提供数据支撑,让整个进度提升了两倍多,节省了几个亿的成本。险些夭折的项目获得新生。

    如今,胜利的曙光已经出现。一颗大炮竹,即将在青海戈壁引发轰动。

    一串数据拉长了陈守信与亲人团聚的日期,一枚炮弹提前在罗布泊引爆,许多离家已久的科研人员陆陆续续返回...

    陈守信却因为数据计算出众,转入另一个研发小组,夜以继日地忙活。虽然去过上海,但因为保密政策无法见秦晓。最终还是回到苦寒之地,在寸草难生的地方拼命较劲,和数据捉迷藏。

    三年多过去了,两个牙牙学语的孩子都长大了,却都没见过自己的爸爸。

    拼了命地干活,把苦难当成磨砺,越是艰难越觉得轻松。照看孩子细心周到,连最倔强的老头子也泪目,但还是换不回从前那个朝气蓬勃的小闺女。

    田妈妈经常下班后“路过”赵芸家,看看外孙女,虽然知道不是亲骨肉。年纪大了,特别喜欢小屁孩。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闺女亲手养大的,跟亲外孙女没什么两样。

    老头子也心痛女儿,想见外孙女。却不敢登门拜访,他受不了亲眼看女儿受苦的地方。对女儿有个疼爱的外公感到欣慰,田妈妈偶尔会接小丫头回家住。

    小丫头很懂事,不吵不闹,让人心疼。每到这时,老头子偷偷躲起来擦眼泪,对这小子恨得牙痒痒。

    看起来倒是挺能扛,默默工作,忍受着邻里的闲言碎语,只在深夜独自上二楼哭泣。孩子渐渐长大,在厂子的小学念书,老师正好是阎埠贵。

    阎家可能是唯一没在外面传陈守信事迹的人家。即便如此,周语对这个三大爷也从不假以颜色,和她爱人当初的态度一样,一直延续到现在。

    周语也不参加院里的大会,就算是粮食供应打折,号召互帮互助的时候,她也狠下心来,一粒粮食都不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