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其他小说 > 金疙瘩的科举之路 > 第 255章 会试(三)
    很快到了下午酉时,把写好的试卷再次检查一遍,确定无误后,把试卷放在一旁开始收拾考篮。

    钟鸣声响起,宋致远把考卷递到窗口处,等衙役过来收了试卷,开了号舍的门锁,宋致远赶紧拎着考蓝走了出去,哎,这三天他算是被屎尿给腌入味了,本来他还以为马桶是一天收一次,结果却是一场考试才收一次,这种天天和自己的排泄物待在一起真是要老命了。

    出了贡院大门,宋三牛梁伯父孟伯父几人早就站在外边等着了,见他出来宋二宋三赶紧上前接过少爷的考篮,把少爷扶到马车上,宋三牛不放心儿子跟着进了马车,一进马车就闻到一股臭味。

    用手捂住鼻子皱着眉问:“儿子,你身上这是什么味?怎么这么臭?”

    “屎味”

    “哦哦.....啥?”

    等梁师兄他们也出了考场后,几人这才乘坐马车回了周宅。

    三人都很疲惫,也不问考的如何,一起吃了顿丰盛的早饭后,早早回了房倒头就睡。

    等到第二天进了考场,还是一样的程序,考官喂了一波心灵鸡汤后,号舍落锁,第二场考试正式开始。

    今日天色有些不好,早上刚刚结束一场毛毛细雨,空气中寒意很重,饶是宋致远身上套了五件单衣,还是觉得有些冷,旁边号舍的学子应该也是觉得冷,“啪啪”的跺着脚,宋致远也跟着跺脚了好一会,又揉搓了几下有些僵硬的双手,才开始铺平草稿纸开始答题。

    第二场考的也和乡试差不多,只不过难度稍微大些,主要是考行政能力测试。

    如这一题问:“论唐代藩镇之祸与禁军改制得失。”

    这题目他考公务员的时候就见过,这题问题的根源是,从“边防利器”到“割据毒瘤”。

    唐玄宗自己给自己埋了一个大雷,为了打吐蕃、契丹等地方,他在边疆设了十大节度使,要钱给钱,要兵给兵,光是安禄山一人就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管理今天河北、辽宁、山西,兵力占了全国一半,这么大一块肥肉吊着,人家不造反才怪。

    后边德宗被镇藩打出长安,痛定思痛搞改革,把边防军改成中央直属部队,结果却让太监当军统帅,简直是“赶走豺狼,迎来猛虎。”

    宋致远想了想落笔写道,一:强干弱枝,中央军要比地方军多至三到五倍,军饷直接由户部发,要是地方官敢克扣直接砍头示众。

    二:兵将分离,将军固定三年五年就轮换,副将则是中央直接下达,既有辅佐之意,又有监视之意,这样能有效的防止将军拉帮结派,搞小团体。

    三:抓住军阀的“钱袋子”,地方税收大半要交于朝廷,只留一少部分养地方军,这样地方军没钱也能少折腾,朝廷再把地方上的盐、铁、马这些严格管控,让他们有想造反的心却无从下手。

    四:在各个地方建立督查办,监视着一切,当然这些都要秘密进行。

    总之做得好要大大的赏赐,加官进爵,做不好就大大的罚,做到杀鸡儆猴,让其他人在做之前掂量着点。

    一题做完,一个上午就过去了,宋致远把冻僵的手放在嘴边,一连哈了好几口热气,才觉得舒服一些,明明第一场考试还没有这么冷,怎么到第二场考试温度降了这么多,就这还是三月份呢,前朝可是二月份考试,也不知道那些考生是怎么熬过来的。

    冷的连手都不想伸出来,宋致远赶紧从书箱里拿出一件,稍微厚实一点的单衣穿在身上,又烧了一些热水喝下才觉得舒服了一些。

    “扣扣”

    外边衙役敲了两下号舍的门,然后一个木盘就出现在窗户上,宋致远上前把木盘端过来,饭菜依旧可口,可这次他吸取教训没敢多吃,只吃了一半就赶紧放下筷子,他可不想在号舍里拉屎,再与屎共存三天了。

    下午接着做题一直到了晚上,天气越来越冷,宋致远睡觉前把炭火点上才觉得舒服些,不过炭火不多,又要分两晚使用,所以没到半夜炭火熄灭后,阴冷潮湿的空气再次袭来,即使他带的被褥还算厚实,但也觉得有些冷,迷迷糊糊的想着事情,宋致远再次睡着。

    东方泛起鱼肚白,宋致远缓缓睁开双眼,听着两边号舍发出的轻微呼噜声,唇角扬起,真好,挨冻受罪的不止他一个。

    一早醒来解决完生理需求,有些臭,宋致远把炭盆里的炭灰倒进马桶才觉得臭味消失了一些,又用小铁炉烧了一些热水,简单洗漱一番,吃了衙役送来的早饭,宋致远开始打起精神考试。

    刚写完一题,肚子开始有了上大号的感觉,宋致远准备不管它,让它坚持两天,过两天回去了再排泄,可平日里宋致远生活规律,每天早上是固定的排泄时间,昨天已经忍了一天,今天这实在是忍不了,无法,宋致远只能认命的坐在马桶,扬起45度的忧伤,造孽啊!

    解决生理需求后,宋致远下笔如有神助,刷刷刷写个不停,写到诏诰表时候才放慢了手速,因为写诏诰表要注意格式,千万不能写错,开头一定要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结尾千万不能漏写“布告天下,咸使闻知”几个字,不然就等着降等处理吧!

    等所有卷子做完时间已经来到了第三天上午,宋致远细细检查一番,发现没有错处,才摊平好放在桌子上,悠哉的躺在木板上,当然要是没有满屋的臭味会更悠哉。

    等下午酉时交完卷子,会试的第二场考试也终于结束。

    回了宅子,看着爹娘和娘子都是捏着鼻子靠近自己,宋致远自己也忍不了身上的臭味,索性让宋二宋三他们准备一桶开水,好好把自己洗刷一遍,才上床睡觉,准备第三场考试。

    最后一场考试,宋致远灌满一肚子姜汤入了考场,不过今天的气温还算可以,不算特别冷,宋致远经历过一系列检查搜身后走进贡院。

    随着落锁声,宋致远再次回到了熟悉的地方,第三场考试考的是时务策,也就是现实问题对策,一共有五题。

    这种题目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那就是不能嘲讽当朝的时政,又不能全篇拍马屁不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宋致远把几道题目全部一目十行看了一遍,心里稍微松了一口气,他有时候真的怀疑他的夫子就是出题目的考官,难怪那么多师兄都能当官。

    五道题居然有四道类似的夫子都讲过,还有一道甚至是原题,夫子妥妥的押题高手啊!要是把周夫子搁在现代当他的老师,那他不就是妥妥的985、211高材生嘛,不过现代985、211的含金量可不如古代的举人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