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对她的评价也是两极分化。

    评价好的一派认为,岳清天生就是做技术的,智商高、很专业,和她因公打交道非常轻松,没有多余损耗;

    而对其评价不好的人,极度讨厌她,觉得她情商极低、吹毛求疵、不近人情、恃才傲物……

    所有的评价都是围绕着她工作上的人格。

    对于她个人生活,貌似没什么深入的消息。

    也是,岳清在和人打交道这方面,貌似……说‘短板’有点过,但确实挺一言难尽。

    “情商低”这个评价,不能说十分中肯,只能说很有见地。

    不过在迟文松很长一段时间的观察来看,岳清只是懒得花时间来经营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或者说,她真的并不喜欢人类?

    *

    “想什么呢?”岳清把厚厚一沓资料往桌边一搁,夹带着一种类似桂花的幽香,“拿去再深入梳理下,下午六点半我们讨论。”

    迟文松忽然失笑:“老板,现在是午餐时间。”

    他们两个面对面坐在员工餐厅里。

    这个特设的员工餐厅,平时大家很少来,年轻人都喜欢去外面吃。

    今天迟文松散会比较晚,被饭搭子抛弃,自己懒得动又不想吃外卖,就来这里觅食了。

    岳清挑挑眉,摘下了眼镜道:“我没堵着你的嘴,也没让你现在看。”

    迟文松:“……”

    也是。

    “你怎么也现在才来吃饭?”迟文松扫完二维码点单后,把手机递给她。

    岳清:“你请我?这里不是不花钱?”

    迟文松:“……您都坐在我这里了,一起下单方便而已。”

    岳清撇撇嘴,点了下头,拿他手机点了一份简餐。

    迟文松忽然想从岳清本尊这里了解她。

    迟文松:“岳总,你好像活的很出世。”

    岳清点完菜把手机还给他:“没想过这种无聊的问题。”

    “……”迟文松换了个问法:“您从出生就是个淡人吗?”

    岳清浅淡的眸子里泄露出浅浅的讶异:“或许?没注意过。”

    迟文松对开展新话题锲而不舍:“岳总,你总是这么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吗?”

    岳清:“我这不是主动坐在你对面和你吃饭吗?”

    言外之意,哪里拒人了?

    迟文松:“我是说更深层次的……你懂。”

    岳清:“我们是同事。”

    言外之意,同事要有边界感,他越界了。

    迟文松被这句话搞的,心里忽然升腾起一股莫名情绪,顶了一句:“如果我不想和你只做同事呢?”

    这句话暧昧和暗示属性很强。

    很冲动的一句话。

    迟文松脱口而出之后也有点觉得不妥。

    岳清反应却淡淡的:“怎么,你想辞职啊?”

    迟文松:“……”

    那倒没有。

    “公司不是出了邮件么……”

    岳清提醒:“我们是上下级。”

    她总是以最简洁的话语,表达最精准的想法。

    虽然公司有这样人性化的邮件,但双方首先得不是敏感部门的,不能在业务上有直接的联系。

    他们这种一个部门的上下级,显然不合适。

    一句话,破碎他所有的“幻想”。

    这很岳清。

    迟文松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年轻气盛的人,哪怕他正处于这样的年纪。

    就连在感情方面,他也知道自己是一个习惯性掂斤称量的人。

    说不好听的,就是喜欢权衡利弊、精于计算。

    当然不是要计算得失图人家什么,而是计算两个人未来能够携手一生的可能性。

    可能性大,就会试试;

    反之,则不会开始。

    至少在朋友眼中,这是个大缺点。

    所以那句“我可以辞职”,迟文松一时间没说出口。

    因为最后理智占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