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都市小说 > 重生东京1986 > 第340章 那就曲线进行吧
    既然有了发展日本半导体行业的想法,自然要整理行业资料。

    “内田桑,三天内帮我整理好半导体行业数据情报,我有急用。”

    “嗨!”

    内田美穗刚鞠躬回应,竹下雅人连忙补充道:“是半导体公司的发展情报资料,尤其是中小公司,不是技术发展方向情报。”

    日本顶级半导体巨头,除了东芝之外,后世都活的很滋润。

    只不过大多抛弃了内存芯片和闪存芯片产业,转型成互联网软硬件服务商。

    这些公司,都是各大财团的心头宝,星海集团基本没有机会。

    反而是中小公司,财团暂时还不重视,有青年插手的机会。

    他要助推日本半导体产业,尤其是芯片设计类公司的成长。

    因为只有日本拥有数量众多的芯片设计公司,星海晶圆才能持续压制有美国扶持的台积电。

    除了芯片设计类公司,他的另一大目标是半导体材料领域。

    这一领域是日本的强项,但不是星海集团的强项。他要走的是三星发展路线,不能留下如此明显的破绽。

    只不过该领域更多的是巨头垄断经营,想要突破非常有难度。

    不过竹下雅人,就喜欢看公司攻破技术方面的难题。他想要在时代留下更多的印记,想让星海集团的抗风险能力更强。

    “是,会长!”

    新任秘书长内田美穗忙着帮他收集资料,竹下雅人也就没带她前往星海晶圆。

    “小池社长,中国那边的项目敲定了吗?”

    “已经达成基本合作协议,也找好了场地,现在就等申城那边完成拆迁工作。”

    中国很早就认识到了计算机的强大,差不多和日本同时起步,也只比美国落后几年。

    甚至在70年代,虽然受到了一些冲击,但核心依旧没有遭受太大影响。仿制出英特尔先进CPU的时间,比德国都要早上一年。

    只不过当时中国的技术都局限于科研等少数领域,没有进行市场化发展。所以随着半导体规模的扩大,中国在这方面开始逐渐落后。

    毕竟没有进行市场化,就代表赚不到钱,而赚不到钱,就没有巨额的研究经费。

    没有大笔研究经费,就买不起最先进半导体设备。

    一环套一环,导致80年代后中国半导体技术和世界主流迅速拉开差距。

    高层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中国经济还很贫穷,外汇也非常紧缺的1990年,专门拨出数亿美元投资半导体,代号908工程。

    但中国当时各部门配合不是很好,也没有一个强力执行者,导致908工程的项目进展速度非常慢。

    一个经费审批,就耗费了2年时间。又一个技术引进方向,又耗费3年时间。

    众所周知,半导体芯片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因此等到大家达成一致,项目正式上马的时候,曾经还算先进的技术早已落后。

    也就是说908工程刚一落地就早已过时,濒临淘汰。

    相对于908工程,首钢和NEC的合作反而比较顺利。两家公司组建的6英寸晶圆厂,今年就会正式投产。

    首钢集团上下都非常重视这座晶圆厂,甚至喊出了“首钢未来不姓钢”的口号。

    首钢集团后来确实做到了,只不过转型成房地产投资公司。

    至于晶圆厂,那是什么?

    当然,也不能全怪首钢。

    首钢和NEC的合作,NEC公司占据着主导地位,首钢基本什么事都要依赖NEC公司。

    这种不正常的关系,导致首钢无力发展晶圆厂,也没办法进行先进技术的研发。

    只能说合资这种事,一定要看准看好。不能完全依赖对方,需要有自力更生能力。

    这方面中国汽车的合资之路属于一半对一半错。

    错的地方是,几大国企严重依赖合资公司发展,自己拥有的技术很少。

    对的地方在于,促进了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为电动汽车行业的爆发奠定基础。

    至于电子产品中的手机,中国则主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早期帮摩托罗拉代工,后来帮诺基亚代工,最终发展出了几家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影响力的手机品牌。

    同一时间段起步的日本,则十分幸运。

    早期缺市场的时候,美国市场完全对日本半导体开放。

    如此这般,日本才会迅速拉大与中国之间的差距。

    但后来遭到一系列严重打击的日本,已经在许多领域不如中国。

    最典型的就是面板企业,中国后来居上。日本面板技术的辉煌代表夏普则无比落寞,甚至被曾经看不上眼的代工企业收购。

    竹下雅人脑海中一瞬间闪过两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事宜,然后又被他快速抛到脑后。

    眼下更重要的是半导体芯片封装测试工厂的建设问题。

    “对方给我们批了多少的地?”

    “200亩,其中50亩可以是非工业用地。”

    “不愧是中国第一大城,做事就是大气。”

    青年非常满意,这样就可以在建设工厂之余,满足员工们的住房生活需求。

    “是的,申城的领导很开明,非常欢迎我们投资。”

    小池淳义也对这边的领导非常满意,工作效率很高,不会像日本那样磨磨唧唧。

    “那我们计划投资多少钱?”

    “首批投资3000万美元,如果不够再继续添加。”

    “股份占比那边答应了吗?”

    星海集团不准备独立经营芯片封装测试工厂,选择和申城进行深度合作。

    星海集团以资金、技术、设备占股75%,对面以资金、土地、科研人员占股25%,属于非常平等的合作。

    “是的,对方没意见。”

    “很快,等到那边完成拆迁工作后我们就迅速进厂,争取早日完工投产。”

    “是,会长。”

    芯片封装测试很重要,晶圆厂更加重要。

    竹下雅人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在港城靠近大陆的地方建一座晶圆厂。

    不仅可以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招揽华人,还可以引进中国内地的高端人才。

    就算将来港城容不下晶圆厂的发展,搬迁工作也会十分容易。

    想到就去做,竹下雅人很干脆的说:“我们在港城建一座8英寸的晶圆厂,方便就近供给中国。”

    港城的对面就是特区,而特区有著名的华强北。

    这里是中国电子零部件产业的中心,对于高端芯片有着巨大的需求。

    星海晶圆在这里建厂,不仅自己节约成本,也为户节约成本。

    “港城,好,明白。”

    小池淳义其实更看好新加坡的发展,准备将海外第一座晶圆厂放在那里。

    但既然会长有要求,自然按照会长的想法进行。

    “那不知,会长准备投入多少资金?”

    “10亿美元吧,规模太小发挥不出区位优势。”

    “嗨!”

    这下小池淳义兴奋了,没想到自己竟然如此轻易的又可以有一座晶圆厂的控制权。

    如果竹下雅人知道小池淳义的想法,只会觉得他想多了。

    他在星海晶圆待的太久,需要向上挪挪位置。

    一方面是奖励他在星海晶圆的辛勤工作,另一方面是避免他尾大不掉。

    星海晶圆走了一圈后,下午时间竹下雅人匆匆前往星海科技。

    然而还没等他到地方,私人电话响起了铃声。

    “咦,竟然是郭士纳?”

    看着眼前熟悉的电话号码,青年内心暗想。

    “看来郭士纳现在很辛苦,这么晚了还要给我打电话谈工作。”

    现在纽约差不多是凌晨,如果换成星海科技,根本不会忙到这么晚。

    不过想到他是IBM新人,并且IBM内部人事复杂,青年也就不再奇怪。

    工作起步阶段,总是会有忙不完的事情。

    心里这样想着,竹下雅人的语气和表情却丝毫未曾显露。

    他按下手机接听键后开心的笑着回应说:“嗯,你也好呀,那边工作还顺利吗?”

    “不是很顺利?”

    竹下雅人听着手机对面传来的抱怨声,笑着安慰道:“这样啊,不过很正常。新人空降,再加上IBM是百年巨头,注定要忙碌一段时间才能理清头绪。”

    “嗯嗯,我相信你有这个实力摆平一切。”

    前世郭士纳去IBM之前没从事过半导体行业,因此公司内权威不足。

    但就算面对如此不利局面,他都能很快压服IBM的高层管理。

    这一世有青年掺和,郭士纳在星海科技学了一声武艺,甚至亲眼见证了星海科技在半导体行业的突飞猛进。

    因此只会更快压制住IBM高层领导,指挥IBM这艘沉沦边缘的巨舰驶出浅滩。

    两人随意的聊了会后,郭士纳这才说出自己打电话的目的。

    “我们已经搞定了全美同行,想邀请会长您来美国做,一起讨论电脑接口统一的事情。”

    “不了,这种事还是让钱伯斯社长去吧,你们两个应该更有共同语言。”

    钱伯斯是星海科技负责人,他只负责敲敲边鼓。

    电脑插件统一成USB接口这件事,还是让他去比较好,顺便多认识点同行。

    日本暂时在应用领域胜过了美国,但半导体的科研中心依旧在美国。

    单单是计算机人口,美国就是日本的数倍之多。

    至于各种科研机构和资金设备方面的投入,眼下美国更是日本的10倍以上。

    “行,那我等会再给钱伯斯打个电话。”

    “嗯,谢谢啦。”

    “谢什么,这个点子可是我们星海集团的点子,是会长想到的。”

    虽然郭士纳离开星海科技选择IBM公司,但他内心还是更认可星海科技。

    一方面星海科技的事情比较轻松,他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另一方面,星海科技更有人情味,没有IBM的严重内斗。

    此外,星海资本也是一大重要因素。

    星海集团员工离职后,公司并不会强迫他取出基金内的财产。

    只要他曾是星海集团员工,就能享受到公司基金的财富增长。

    当然,他们离开公司后赚到的钱,已经不能再投入到星海资本专为集团员工成立的基金。

    他担心放宽政策,会有人过来钻空子。

    毕竟星海集团内部各基金的收益,要高于对外募资的私募对冲基金。

    可以说,靠着公司的年薪和奖金,以及基金方面的收入。郭士纳在星海科技赚到的钱,要远超过就职IBM。

    但对于有钱人来说,钱重要名声也重要。如果以少赚一点为代价获得更高的声望和荣誉,许多有钱人都愿意干。

    最典型的就是NBA,许多巨星为了追求总冠军,都愿意降低自己的薪水收入,甚至底薪加盟都在所不惜。

    竹下雅人自然知道点子是自己想到的,但很多事点子不重要,可以实现才重要。

    电脑接口的统一,就是做事远比点子重要的类型。

    在这件事,星海集团最多就能第二功。

    因此青年笑着说:“点子没那么重要,实现才是第一。郭士纳桑你的贡献,才是最多的那一个。”

    两人互相夸了对方几分钟后,这才高兴的结束这一话题。

    然后郭士纳笑着问:“会长,我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一下。”

    “嗯,你说。”

    “我有个朋友投资了一家互联网小公司kidesll。这家公司预计在7月份上线新软件,想在星海网吧提前安装试运营一段时间。”

    竹下雅人聪明,别人也不傻。

    眼光长远的,已经意识到网吧出色的宣传效果,想要借助这一渠道白嫖。

    “当然可以,我们现在有正式的收费报价。并且在不同地方,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收费标准。”

    有竹下雅人在,白嫖是不可能的事情。就连星海集团自家软件想要借助网吧平台宣传,都要花钱购买。

    毕竟星海网吧不是自家公司独资经营,是和各地电信运营商合作建立。

    当然,作为创始人还是有一定折扣优惠的。

    “竟然收费了?”

    “是的,年后刚刚完成改革,以后去宣传都要花钱。”

    “我觉得应该没问题,至于更具体的我们再联系。”

    “行,你自己拿定主意。”

    事情都说完了,两人又墨迹了一会这才挂掉电话。

    他伸了个懒腰,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

    “没想到聊了这么久,都到星海科技总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