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都市小说 > 重生东京1986 > 第192章 改变!
    1988年的半导体制造行业还处于初级极端,光刻机项目的研发投入只需要几百万美元。

    就算添加上侵蚀机、光刻胶等项目,2000亿日元的贷款也完全花不掉。

    这笔钱可都是借贷所得,将来是要还利息的。

    竹下雅人干脆将绝大多数资金,全部用来购买美股的明日之星。

    微软、沃尔玛、英特尔,都是青年选定的目标。

    这些公司的股票价值增长速度,并不比日本股市逊色。

    剩下的1000万美元资金,全部注入刚刚成立的星海半导体制造公司。

    这将是一家完全独立的公司,并不会放在逐渐走向成熟的星海半导体麾下。

    一方面是不想被NEC等股东唠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完全掌控光刻机的发展方向。

    可惜,现在的星海半导体制造公司,完全就是个空壳。

    不过没关系,很快岗位就会填满。

    中国虽然有丰富的智力人才,但也不能完全依赖中国。

    竹下雅人很快靠着研发移动电话掌控的人脉。

    联系上了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相关领域的教授,以及在尼康光刻机项目上的不得志者。

    来到只有零星几位文职人员的星海半导体制造公司。

    竹下雅人一脸不好意思的看着,从尼康挖角而来的田村康夫。

    “田村桑,公司暂时还处于一穷二白状态,就拜托你了。”

    田村康夫心里早有准备,并不在意眼前的一切。

    他仔细打量着实验室的各项设备,甚至有些满意的回应道:“设备什么的都很齐全,也非常新,已经大大超出我的预料。”

    “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正式开工。”

    虽然田村康夫在尼康不得志,但还是有几位忠心的下属。

    他此次跳槽到星海半导体制造公司,自然也要将下属也一同带来。

    同时,这也是尼康非常乐意见到的。

    尼康的高层领导,早就想将格格不入的田村康夫一伙人全部干掉。

    所以此次竹下雅人的挖角,属于双方的一拍即合。

    至于星海半导体制造拥有了田村康夫后,未来是否会威胁到自家光刻机项目的发展。

    尼康根本就不在乎。

    一方面光刻机项目只是尼康的边角料,就算被超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反正也赚不到多少钱。

    另一方面,尼康也不相信自家光刻机会被超越。

    自家的光学实力独步天下,没有光学研发能力的公司,别想在光刻机领域超越自己。

    美国光刻机公司为什么被尼康打的节节败退,就是因为它们的镜片来自蔡司。

    蔡司是个大公司,根本不在意光刻机项目的小订单。

    所以美国公司在光刻机镜头的调试方面,始终落后于尼康。

    产品落地时间,同样如此。

    竹下雅人也要面临这个问题。

    不过他根本就不在意,反正也不指望现在就追上尼康。

    只要自家的光刻机技术能追上尼康脚步,就完全所谓。

    21世纪,才是自家光刻机崭露头角的时间。

    “这是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光刻机领域的教授名片。他们已经答应和我们公司进行合作,你可以随时进行联系。”

    “这些可都是行业顶级专家。”

    田村康夫十分震惊,完全没想到竹下雅人可以这么给力。

    有了这些顶级专家团队的帮忙,他相信自己很快就可以拿出媲美佳能的光刻机产品。

    至于尼康,还是比较艰难的。

    “除此之外,我还准备和中国那边进行合作。”

    说完,竹下雅人将自己和中国合作的想法,全盘向福田康夫仔细说出。

    “嗯,这是个不错的想法。我可以给那边留下首席科学家职位。”

    田村康夫知道自己主要擅长的是管理,对于技术方面,逊色于很多专业人士。

    所以他很愿意让出技术负责人一职,从而更好的管理公司。

    “我明天就会去和那边谈。”

    第二天一早,竹下雅人迫不及待的搭乘飞机前往申城。

    “首长,这次我想和中科院旗下的45所进行光刻机方面的合作,不知道您是否能帮忙进行牵线。”

    “半导体方面的合作?”

    姜首长是技术出身,对于半导体还是很敏感的。

    他想听听,眼前这位看起来对中国有着不错好感的国际友人,更具体的想法。

    “日本的光刻机技术被尼康和佳能垄断,我们公司想在这方面进行突围,缺少足够的人才。”

    “我听说贵国的中科院45所,早在1985年就研发出了性能可以媲美国际一线大厂的光刻机。”

    “所以想和贵国的45所,在申城合作成立光刻机方面的实验室,持续攻坚最先进的光刻机技术。”

    既然想要长时间合作,那么就必须要坦诚。

    谎言可以蒙蔽一时,但终究会戳破,从而形成隔阂。

    当然,不能揭别人短,也是一种重要的谈话方式。

    如果竹下雅人开口45所的光刻机技术落后尼康7年,闭口45所的光刻机项目组已经解散。

    那么就算45所愿意合作,出于民族自尊心的考虑,也很有可能失败。

    此外,只有达成多方共赢的项目,才最容易实现。

    中国45所的光刻机项目已经解散,竹下雅人选择合作接手,可以帮助中国锻炼这方面人才。

    至于将光刻机项目放在申城,则属于一项政绩。

    这样,这就是一场三方都会有收获的交易,自然最容易成功。

    “嗯,我先和同志们商量一下,可以吗?”

    姜首长老成持重,依旧没有选择答应。

    他要收集一下相关资料,了解一下大概情况,然后才能答应。

    “当然,涉及到尖端技术,这都是应该的。”

    竹下雅人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光刻机行业眼下确实不怎么样,但毕竟涉及到的是最顶级技术。

    相关领导只有经过仔细权衡,才能帮忙牵线。

    不过竹下雅人,对此并不担心。

    中国的光刻机技术不如日本,并不涉及技术泄露问题。

    并且中国光刻机技术已经举步维艰,开始陷入到停滞状态。

    如果能获得国外的投资,无论是中科院还是45所,都十分乐意。

    姜首长回到政府办公室后,立马让秘书联系中科院。

    然后将竹下雅人想要和45所合作研发更先进光刻机的事情,全盘说出。

    中科院那边先是不信,然后立马陷入到狂喜之中。

    不过考虑到是和外国公司进行合作,还是立马上报中央。

    “外国公司,这不太好吧?”

    “不能相信外国鬼子,里边可能有什么阴谋。”

    “没错,不能进行合作,万一是渗透行为呢?”

    中央的反对意见非常多,不想让自家最顶级科研单位,和国外产生瓜葛。

    如果真的是渗透活动,万一个别人思想不坚定,可能会造成很严重后果。

    “可是,45所的光刻机项目已经解散。如果我们不进行合作,光刻机方面的实力,会越来越落后。”

    “是啊,日本已经有了更先进的尼康,就算合作也没什么不好。”

    “我觉得可以合作,用别人的资金发展我们的技术。”

    反对的声浪很大,想要答应的同样很多。

    尤其是竹下雅人在申城的所作所为,赢得了许多领导的好感。

    这一位虽然在中国赚钱,但很明显属于比较友好的国际人士。

    正反双方都有各自的理由,都说服不了对方。

    就在大家僵持不下之时,科技部门的大领导直接拍板决定。

    “我们先听听那边的条件,再谈合作的事情。”

    大领导内心也倾向合作。

    光刻机未来重不重要,他不知道。

    如果重要,那么此次合作就是大赚。

    如果不重要,也能让45所获得更多经费,同样不是很亏。

    总好过45所的光刻机项目组,消失的无影无踪。

    “竹下同志,那边已经答应和你在京城会面,这是前往京城的车票。”

    “啊,真的吗?谢谢首长。请放心,申城一定会有相关实验室,就放在交大旁边。”

    就算中科院那边强烈要求在京城建造实验室,竹下雅人也一定会在申城跟着建一个,同时利用中国两大最顶级智力人才城市发展。

    姜首长温和的笑了笑:“小滑头。”

    “嘿嘿,这不是也看重了申城的科研实力吗?”

    首长毕业于交大。

    竹下雅人将申城的实验室建在交大,确实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看重学校的高端人才力量。

    1988年的中国还没有高铁,都是他小时候乘坐的绿皮火车。

    青年的车票属于最顶级座位。

    不仅十分宽敞,还有各种美味的食品。

    “果然是一分钱一分货。”

    下车后,竹下雅人还有些留恋的看了眼绿皮火车。

    商务车票就是舒服,乘坐体验远远超过卧铺和硬座。

    难怪将军出行喜欢乘坐火车,不仅安全程度拉满,还能舒舒服服的欣赏沿途美风景。

    无论是广阔的大平原,还是小巧的丘陵山地,亦或者是低矮的农村,都让青年感慨万千。

    改革开放不愧是世界最伟大的政策之一,着实改变了神州大地。

    几十年后的铁路沿线,再也没有了茅草屋,最差的都变成了面积宽广的平房。

    人民的生活水平,肉眼可见的大幅度提升。

    “你好,我是竹下雅人。”

    青年快步走到接站处,同前来迎接自己的相关人员一一握手。

    这些人中有中央官员,也有京城领导,但更多的还是科学院的相关人员。

    每一位,竹下雅人都十分的热心。

    不会因为职位,产生怠慢的心理。

    这可是京城,说不定某一天,一个不起眼的跑腿之人,就一飞冲天。

    “竟然是钓鱼台国宾馆,看来这边很重视这件事。”

    这是竹下雅人前世从来没有来过的地方,他好奇地东摸摸,西看看。

    虽然各种设备都不如后世的三星级酒店,但感觉完全不同。

    这可是钓鱼台。

    晚宴的规格同样很高,在相关人员的认真指引下,竹下雅人来到专门招待贵的国宾馆宴会大厅。

    “很好吃,味道很棒。”

    中国这边关于竹下雅人的相关调查很多,知道他的口味特点。

    特意做了些口味稍微重一点的鲁菜、东北菜和川菜,而不是传统的淮扬菜。

    青年吃的很开心。

    “是吗,那就多吃一点。”

    吃饱喝足之后,众人并没有聊起工作的事情,而是聊聊生活,聊聊个人喜好。

    有的时候,也会说一些中日友好的话题。

    当下中国和日本的关系,确实非常亲密。

    有点类似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民国。

    虽然有历史的伤疤,但在大局为重的情况下,双方都有意进行回避,更多的是宣传中日友好。

    不像未来,在媒体的刻意宣传下,双方渐行渐远。

    竹下雅人不知道这一情况可以维持多久,但他希望越长越好。

    他希望看到东亚团结,而不是在域外国家的干涉下,走向四分五裂的道路。

    上一世他只是芸芸众生中不起眼的一个,丝毫无法改变局面。

    这一世他可以爬向很高位置,尽自己一切可能改变僵局。

    “怎么,在想什么?”

    林清浅看着发呆的会长,小声询问。

    “没什么,就是希望能永远这样。”

    “什么?”

    林清浅有点不懂,歪着头可爱的看着青年。

    “不懂就算了。”

    竹下雅人坏笑着揉了下女孩脑袋,没有将自己所思所想说出的意思。

    “你……”

    女孩没想到,青年突然这么大胆,脸顿时红了。

    竹下雅人就像没发现一样,一本正经的转移话题问:“要不要现在就留在中国,做一些联络方面的工作。”

    光刻机项目非常重要,事情也比较繁杂,所以青年并没有想让女孩负责这方面工作的意思。

    只是想着,让她在这边多积累些工作经验。

    这样在接手相对简单的学校项目后,会更加顺手。

    “还是不了,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林清浅的理智告诉她,留下会更好。

    但人不是理智的怪物,她选择多留一段时间。

    “这样啊,不错。”

    晚宴结束后,竹下雅人回到宾馆。

    他看着灯火不是很旺盛的窗外,陷入到深深沉思之中。

    他还在想着宴会中的一切,不断筹划着如何改变未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