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秦大河拎着两份还没收拾的小杂鱼,特意放了不少小螃蟹放里面,骑着艳艳的踏板摩托就去了豆腐坊。
这踏板摩托减震还可以,走在乡村的道路也不颠簸。
到了豆腐坊,他直接把两份杂鱼拿了过去。
“阿爷,这几天搞了不少杂鱼,今天特意给您送点。”
“哈哈,这孩子真实在。”豆腐坊老板喜滋滋的接过杂鱼。
秦家小子确实不错,能时常想着给自己送杂鱼。
“我给你拿两块豆腐,回去炖一下鱼。”
“行,谢谢阿爷。”
“豆腐渣要不要?”
“那个就不用了,家里还没用完呢,这次过来就是杂鱼太多了,亲戚朋友都送一点。”
言外之意,就是拿他当亲戚朋友一类。
老板听到就更高兴了,江里的杂鱼可是很漂亮的,上面还有那么多小螃蟹。
直接用刀割了两大块豆腐递过去。
“豆腐好馊,回去记得用水养着,明天就要吃哦。”
“没事,我昨天买了冰箱回来,放冰箱里就行。”
老板闻言竖起大拇指,这年头有钱买冰箱的还真没几个,村里就对面张大猪买了个大冰柜。
“厉害。”
这会儿家里也没什么事,他陪着豆腐坊老板闲聊了一会儿。
说着说着,就说到对面张大猪家了。
“你跟我上来。”老板神秘的把他拉上楼。
到了二楼,他看了看时间,才七点半。
“等会那个杨家的女人该过来了,都是从我家豆腐坊后面小路走呢。”
秦大河瞪大眼睛,好离谱。
“这么早就来啊?”
“回去还得干家务,给身子洗刷一番,不得早点儿啊。”老板脸上露出不可名状的笑容。
秦大河掏出双喜给老板递了一根,他现在几乎都是抽双喜了。
因为对外交接比较多,盛唐抽着抽着就没有了,拿双喜顶上去,后来就懒得去买盛唐了。
两人点上香烟深吸一口,还没等烟抽完,就看到一个凹凸有致的身影进了张大猪家。
对面仿佛知道晚上有人过来,门都掩着的。
从楼上看去,女人径直穿过后院,后院有个小屋子,张大猪他阿爸就在那住着。
女人还没等敲门呢,就被人一把拉进去了。
“啧啧,这女人虽然长相一般般,身材倒是挺好,别把老头儿给弄死了。”豆腐坊老板一脸羡慕的说道。
看到人进去之后就没动静了,这边也听不到,秦大河只能告辞。
他一身正气的,怎么可能背后蛐蛐别人。
从豆腐坊出来,他特意靠了点墙边,听到一些隐约的声音,才心满意足的骑上踏板回家。
到了家里,豆腐用水养好放保鲜层。
然后开始焊接鱼竿支架,再这样钓下去手都要废了。
支架直接用细钢管做支撑,然后弄卡扣。
卡扣就是两个活动的圆槽契合到一起,留下一个空挡可以用螺丝调节。
螺丝的螺帽上面还焊接了铁条,方便直接用手拧动。
总共做了五副,艳艳想下来陪他还被赶走了,电焊可不能让孕妇多看。
不管是气味还是火花都伤人的。
把这些弄好都快九点了,他简单洗漱一番才上去。
“阿哥,过来吃东西。”
到了上面,艳艳已经把拷好的东西用铲子铲出来了。
有花生、核桃这些东西,还有小麦。
“小麦怎么还烤上了?”秦大河随手抓了一把,直接塞进嘴里。
“怎么样?香不香?”
“嗯。”确实香哦,这婆娘脑瓜子都往这里琢磨了。
“我就知道好吃,小时候就听别人讲过烤小麦好吃的。”艳艳得意的说了一句,赶紧抓了一把。
阿哥真是的,吃东西好快哦,她都还没吃呢。
“明天去超市帮我买点啤酒和饮料呗,等忙完了我带你去市里搞个大采购。”
光吃东西多没意思,必须得有东西喝才行哦。
“好吧,就是没多少钱了。”小丫头扁了扁嘴,家里就剩几百块了。
“先用着,明天虾子卖了就有钱。”
小丫头点了点头,再次开口:“那个稿费应该也到了吧,你带我去街上邮局问问呗。”
秦大河听到忽然想起来,自己还有一笔工资呢,那个马总说第一个月工资已经汇过来了,估计也在邮局。
“好,明天八点才去钓鱼,我俩早点起床出发。”
“嗯嗯。”小丫头一边点头一边还在吃。
秦大河也是哭笑不得,这丫头婚后性格只是憨了一点,但是胃口变化是真大啊。
目前最高记录是两碗饭和十块红饶肉,不是吃不下,是老娘怕她撑坏了没敢给她吃。
结果下午她自己在阁楼偷摸烤板栗吃。
“慢点儿,明天让妈蒸一些大馒头放冰箱里,晚上我们切片烤就行。”
“好,还要肉,没有肉吃不下。”
“听你的,哈哈。”他轻轻的拍了拍丫头的脑袋,比自己还馋哦。
第二天早上六点,小夫妻俩一起出门了。
今天骑的摩托踏板,正好试试车子,摩托三两被秦父开到镇上去卖鱼去了。
迎面的出来的春风带着一丝暖意,清晨的太阳也是橘色的,挂在天边的树枝上。
小丫头在后座安心的搂着秦大河,时不时还伸头看看前面。
“阿哥,坐摩托车好舒服啊。”
“哈哈,肯定舒服,花这么多钱呢。”秦大河呵呵一笑。“以后你自己骑可得慢点儿,肚子里揣崽子了的。”
“嗯嗯,我知道的。”
到了镇上,这会儿时间还早,邮局没有开门,两人就先去采购东西。
直接到这边的食品批发部,在镇上十字路口往南三百多米,偏的很。
一个很大的仓库门头,里面堆满了货物。
直接让艳艳去挑选货物,看到什么好吃的就买上。
“阿哥,啤酒和饮料要不要在这里买?”
“车子装不下,你买点吃的就行。”
秦大河丢了一根香烟给老板,两人点上香烟就在门口抽烟,小丫头是孕妇可不能闻二手烟。
“老板,你这冰棍、雪糕这些东西什么时候上货啊?”
“有了啊,都在后面冷柜里面,你们自己吃啊?”老板有点纳闷。
现在农村自家没人大老远过来批发冰棍,都是一些开超市的来进货。
“嗯,我去挑两箱,先放你这里放着,等回家的时候再过来拿行不行?”
“行。”老板点点头,送上门的生意哪有不做的。
秦大河到了后面才看到两个大透明冰柜,用厚厚的棉布盖着。
“艳艳,你过来挑一点,我帮你拿。”
“来了。”小丫头看到这边好吃的这多么,都有点挑花眼了。
听到阿哥在叫她,连忙过来。
看到冰棍更是惊喜,现在可没人卖这个,只有镇上的大超市才卖呢。
“我先说好啊,你买回去可以,一天只能吃一根,还得分两次,不然肚子里的宝宝受不了的。”
“我知道了,阿哥,肯定不会多吃的。”
小丫头兴致勃勃的开始挑选。
奶糕拿了两版,一版十个,五块钱,相当于五毛一个,这个算很贵的了。
双子冰棍,两根冻一块的,一毛二,拿了十个。
还有绿豆的、草莓的,各种口味都买了不少,足足挑了两箱。
老板就拿个本子在边上记,两箱冰棍挑完她还意犹未尽,不过现在家里钱不多,只能作罢。
“多少钱?”
“四十二块五,算你四十二。”老板想到刚刚对方还派了一根双喜,这五毛钱就算了。
随后艳艳又把她挑选的零食拿了过来,总共花了八十多块,要是老娘知道肯定要讲他们。
夫妻俩花钱真是没个够的,想买什么立刻就买,哪有农村人过日子的样子。
大包小包的拎在手里,直接骑车去大姐那里了。
“阿姐,给你买了零食。”艳艳刚进门就凑到大姐边上献宝。
“艳儿,今天出来玩啦。”大家看到艳艳可稀罕了。
拉着人去板凳上坐着,还给倒了一杯热水。
两人坐在那里叽叽咕咕的,秦大河走路去了菜市场。
找到五爷的摊位,也没看到老爸在。
“五爷,我爸早上来了没?”
“来了一趟,不过这边收货的价格低了他就骑车去了市里。”五爷笑呵呵的说着,还给他发烟,秦大河连忙接过来点上。
“你这车子搞得是真不错,皮实的很,有了这个方便多了。”五爷拍了拍背后的摩托三轮。
有了三轮车,他卖鱼是真方便,不用骑自行车两边挂大筐子了,那种遭罪不说,还带不了多少东西。
“哈哈,帮您搞肯定搞最好的。”
秦大河也不急着回去,就在五爷边上帮他卖鱼。
“现在天天钓鱼啊?我看你爸的车子里全是草鱼,皮毛是真好啊。”
“嗯,现在镇上草鱼多少钱?”
“零卖两块五、三块样子,送到市里价格也不高。”
主要就是养殖的草鱼腥味儿大,哪有江里的草鱼好吃,他钓上来的鱼批发价都三块多了。
五爷这边的鱼都是鲢鳙和草鱼为主,还有一些鲫鱼、鳊鱼这些东西,都是迷魂阵弄上来的。
“五爷,和我说说你那个塘呗。”刚帮五爷杀一条鱼,他也不嫌把身上弄脏了。
“我那个塘?想知道些什么?”
“都说说,这边我来干。”他很有眼力的给人称鱼,这边养殖货胜在便宜,五爷还有不少固定户,算比较忙的。
五爷笑呵呵的看着秦大河不停的忙活,点上一根香烟,这个侄子还挺好,经常来镇上,过年后还特意来家里吃了饭,比亲侄子都不外道。
“我那个塘九十几亩,现在隔了三个小塘在养鲫鱼。”
“本身就是大混养,以青鱼和草鱼为主,附带混养一些鳜鱼,青鱼值钱,草鱼饲料便宜。”
“其他鲫鱼和鳊鱼苗子都我没放,都是自然生长的,每年打甲鱼和昂丁这些东西都能赚不少。”他也不藏着掖着,该说的都说了。
“那您那边一年能起多少鱼?”秦大河好奇的问道。
他想承包屋后面的大湖,肯定要先了解一下。
“每年大概四千斤鱼,这个钱没多少的,我也是两三天卖一次鱼。”顿了一下,五爷继续开口:“大头就是螃蟹。”
“每年的螃蟹大概两三万块样子,这个是从夏天就开始网螃蟹,慢慢在库塘里面积攒着,冬天价格高的时候在卖。”
秦大河点点头,三爷那边也差不多,螃蟹是一年的大头。
“最后就是清塘了,我那边五年清一次,平时我可不卖青鱼的,就是等清塘的时候卖大青鱼。”
说道清塘,五爷眼睛都亮了。
“前年我清塘赚了多少知道吗?”五爷声音放小了一点。
“多少?”
“十五万。”
策,这真把秦大河惊到了,十五万啊,现在农村能挣这个钱的还真没几个。
“具体的多少斤鱼?”
“七千斤青鱼,一千三百斤鳜鱼,六千五百斤草鱼,其他各种鳊鱼、鲫鱼也有个四五千斤吧。”
“你把成本都给我说说。”秦大河有些意外,没想到现在农村养鱼这么挣钱。
不想出去干企业,就在家养鱼也好,五爷和自己老爸的交情好像很不一般。
自己现在多学点,以后承包大湖就方便了。
“每年蟹苗四千到五千样子,草鱼、青鱼、鳜鱼的苗子一次性要放一万块作左右,就是累。”五爷笑着说道。
“每天天刚亮就要去拉网收鱼,隔两天再喂个饲料,鱼儿生病还得撒药,百亩的塘撒个药都好几百了。”
“饲料不是天天喂吗?”
五爷听到摇了摇头:“我哪有功夫天天喂,和你婶子两个人都干不动。”
“还有清塘的时候,电费、柴油、人工要两万出头,一年的网具也有一两千块。”
他转头看向秦大河:“你小子是不是想承包鱼塘?问这么细。”
“嗯,三爷那个塘今年到期了,不知道放不放出来,要是放出来我去搞搞。”他老实的说道。
没想到五爷听到立刻来了兴趣。
“那个塘能搞,就在大堤边上,每年省饲料钱都不知道省多少哦。”
“怎么省饲料?”
“草啊?大堤边上几百亩的地不能种农作物,全是青草,割草喂鱼太方便了。”五爷羡慕的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