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种事他还不能声张,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收买播音员的事一旦说出去,对他的仕途会造成致命打击。
他强挤出笑容:“马上开始,马上开始。”
参赛队员们手忙脚乱地表演起来,没有音乐伴奏,动作显得杂乱无章。她们时不时撞到队友,脸上的尴尬和慌乱怎么也掩饰不住。
台下的观众看不下去了,有人开始交头接耳,有人摇头叹息,还有人干脆低头玩起了手中的扇子。
最后在一片唏嘘声中,绿枝商贸联社的参赛队灰溜溜下台。几个年轻姑娘眼圈都红了,有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更是抹着眼泪跑进了后台。
“那个小姑娘哭了。”谭竹站在幕布后,小声说道。
李冬梅冷哼一声,眼神里闪过一丝不屑:“活该!他们想花二十块钱抢风头,害得其他供销社吃亏,现在遭报应了。做人要凭本事,不能投机取巧。”
绿枝商贸联社的参赛队员们确实可怜,但她们并非无辜。从穿红绸布到贿赂播音员,如今不过是自食其果。这个教训或许能让她们明白,做人做事要堂堂正正。
竞技还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轮到盐市供销社上台时,评委们都以为又是一场模仿秀。毕竟前面的节目大多千篇一律,要么唱歌,要么跳舞。
“下面请欣赏盐市供销社参赛队带来的情景剧——《百姓心中的好售货员》!”主持人的声音透过话筒传遍整个会场。
话音刚落,台上就热闹起来。几个穿着整齐工作服的售货员忙碌地布置着场景。
中年男子和年轻姑娘搬来桌椅,动作麻利地摆上肥皂、搪瓷缸、水果糖和秤。一张长桌竖起,上面贴着“盐市供销社”的红纸,字迹工整有力。
观众们顿时来了兴致,原本昏昏欲睡的气氛一扫而空。
“这是要演戏啊!”
“终于有点新意了!”
“看看他们准备了什么节目!”
周副主任挺身而出走上舞台,他整了整衣领,有些紧张地说:“我是盐市供销社参赛队队长周马明,我们准备了一个小节目,时间可能会比其他队稍长,还请大家见谅。”
台下立刻有人喊:“快开始吧,我们等不及了!”这声音里充满期待。
钱婷婷站在幕后,手握铜锣。她用力吸了一大口气,用力敲响,清脆的锣声划破空气,演出正式拉开帷幕。
李冬梅、秋孙月、李婷三人饰演的售货员走上台。她们身着整洁的工作服,胸前别着工作牌,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专业。
“早会开始!”李冬梅喊道,声音洪亮。
三人迅速站好,开始例行早会。检查仪容仪表,核对货品摆放,一切井井有条。
“供销社开门啦!”钱婷婷站在幕后喊道,声音清亮动听。
李冬梅转身面对两个徒弟,语气严肃:“还能背出昨天咱们学的那套服务标准口诀不?”
“能!”秋孙月和李婷异口同声回答,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
“那就背一遍。”李冬梅双手背在身后,像个严厉的老师。
两人挺直腰板,朗声背诵:“仪表要大方,服务要热情,进门笑相迎......”
台上,两个年轻售货员的声音清脆悦耳,一串服务规范顺口溜被她们一气呵成地背了出来。
台下瞬间安静了。
台下的观众被这生动的表演吸引,有人不自觉地坐直了身子,目不转睛地看着。就连评委席上的领导们也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
这顺口溜朗朗上口,内容又都是实打实的干货。从“仪表要大方”到“服务要热情”,每一句都直指供销社工作的关键,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点头。
“这也太厉害了吧!”坐在前排的一个中年妇女忍不住低声感叹,她身上的制服显示是邻县供销社的,“简单易记,太实用了!这下我们输定了。”
“谁想出来的?真是绝了!”旁边戴着眼镜的女同志也跟着附和,眼镜片后的目光里闪烁着羡慕。
钱婷婷坐在台下第三排,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嘴角忍不住上扬。这个顺口溜是她连着熬了三个晚上才想出来的,为的就是这一刻。其他供销社的参赛队员们面面相觑,显然没想到盐市供销社会来这么一手。
台上的灯光明亮,李冬梅站在那里,目光温和地看着自己的两个徒弟。她们身上的制服笔挺,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朝气。作为老师傅,看到徒弟们表现得这么出色,她心里满是欣慰。
李冬梅轻声说道:“背得好不算本事,关键是要用在实处。”她的声音不大,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沉稳的力量。
话音刚落,一个裹着蓝头巾的大娘突然从观众席冲上台来,手里还提着个竹编菜篮子,篮子里装着一包打开的咸菜。她走路带风,脸上写满了不高兴。
“同志啊,你们这咸菜有问题!”大娘嗓门很大,整个会场都能听见,“昨天买的,今天就坏了!这是什么质量?”
李冬梅立刻换上一副和善的表情,从柜台里走出来。她的动作不急不缓,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阿姨您先消消气,让我看看是怎么回事。”
她接过菜篮子,仔细检查了咸菜的包装和成色,眉头微微皱起:“大娘,这个包装我很熟悉,应该是三个月前的咸菜吧?”
“胡说八道!”大娘立刻变了脸色,声音提高了八度,“就是昨天买的!你们这是不认账?让你们老大出来一下!”她的脸涨得通红,手指颤抖着指向李冬梅。
李冬梅不慌不忙,语气依然温和:“大娘,您听我说。这批咸菜是咸辣口的,包装上有红色标记。我们现在卖的都是咸口的,包装是绿色的。您看看日期记录,这确实是三个月前的批次......”
大娘的气势顿时弱了下来,低头看了看手里的咸菜包装,支支吾吾地说:“可能...可能是我记错了。”说完,匆匆下了台,脸上挂不住了。
评委席上传来赞许的掌声。这种投诉情况在供销社太常见了,李冬梅处理得恰到好处,既讲理又给台阶,没有让顾太难堪。
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的评委点点头:“这才是我们要的服务态度啊。”
接着又上来几个“找茬”的顾。有个老大爷说自己的孙子在供销社门口走丢了,急得满头大汗;还有个小伙子偷偷把商品塞进衣服里,被售货员发现;甚至还有人想讨价还价,说隔壁供销社便宜两分钱。
李冬梅带着两个徒弟一一应对。她们或是耐心解释,或是婉转劝导,或是坚持原则,每一次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赢得阵阵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