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会复兴。”老支书赶紧喊道。
李复兴回过头去:“还有其他事吗支书?”
老支书有些难以开口,犹豫再三后,这才说道:“是想问你带没带好烟,咱们村马上要去交公粮了,如果送两包好烟,便会容易一些。”
之前如果能送的起好烟,那也就不会被退回来好几次了,来来回回折腾,浪费了大把的时间。
“就这事啊?两包烟而已,给。”李复兴说罢便递过去两包华子。
老支书一看是华子,心中瞬间便有点心疼,拿过来后说道:“多谢了复兴,没这两包烟,还真不好办事,咱们按老规矩,这钱从菜钱里扣。”
“不碍事,我去赵家庄了。”李复兴摆摆手。
就两包华子罢了,钱倒是无所谓。虽然不能当烂好人,可有些事也得大方一些。
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度,李复兴自己都不太好掌握。
赵村长一连几天都在没事的时候去村口坐着,对李复兴可谓是翘首以盼。
他正抽着烟,眼前忽然出现一道骑着自行车的身影,他一看是李复兴,便赶忙上去打招呼:“复兴,过来了?”
李复兴看见赵村长,也有些意外,笑道:“赵村长,这也太早了,您莫不是专门等我的吧?”
“还真说对了,这两天可让我好等啊。”赵村长笑着说道。
他一下看到自行车后的采购筐,问道:“复兴,是带鸡蛋来了?”
李复兴说道:“赵村长眼神真好,里面是一百五十个鸡蛋,给我十块钱吧。”
现在鸡蛋一直在涨价,而且这还是拿来孵小鸡用的,稍贵一些也无可厚非。
赵村长点头:“行,就照这个价格来。”
说罢他便掏出来十块钱。
李复兴见赵村长直接掏钱,便清楚他是早就做好了准备,否则是不会带这么多钱在身上的。
他接着说道:“等晚上我就把粮食给送到你们村口这,到时你直接让人来搬进去就行。”
“行,一会我就安排好人。”赵村长笑着说道。
晚上的时候,李复兴悄悄到了赵家庄村口一处僻静的地方,见左右无人,便从背包中取出来了小米和土豆等东西,随即骑上自行车快速进了村。
赵村长早就带着一帮壮劳力严阵以待,个个都左右张望着。
看到李复兴,赵村长赶紧问道:“粮食到了么复兴?”
“对,就在村口,跟我走。”李复兴点头。
说罢便带着众人往村外走,七八分钟便到了放粮食的地方。
周遭非常寂静,在深夜还有些渗人。
李复兴说道:“粮食都在这,你们搬回去就行,我便先回去了。”
“好,太感谢你了复兴。”赵村长道谢。
村民们把袋子打开,发现都是些品质极好的小米、土豆等粮食,个个都笑的合不拢嘴。
现在这年月,没东西比得上这些粮食能让人开心了。
赵村长立马安排村民们将粮食给搬进村去,他们特地把村里的牛车之类都集中了过来,这样能干的快一些,否则只凭人力,怕是得搬到天亮了。
在牛车的帮助下,赵家庄的村民们只用了几趟便把粮食都给搬回村了。
赵家庄的人喜气洋洋搬粮食的时候,李复兴已经回到了城里的四合院。他把粮食放在家里,随后趁着夜深人静,去了李寡妇家。
他轻轻敲了敲门。
早就守在门旁的李寡妇一下便把门拉开,说道:“复兴,先进屋喝口水吧。”
“李婶,我就不进去了,你们来搬粮食吧。”李复兴说。
李寡妇点头:“行,我马上让阿兴去搬。”
她随后便进去把阿兴叫了出来,阿兴也不废话,直接跟着李复兴回家,把一袋袋的小米都给搬回了自己姐姐家。
即便肚子觉得很饿,可一想到自己搬的是粮食,阿兴便立马有劲起来,只用了六七分钟的功夫,便把粮食都搬了回去。
……
第二天大早,老支书带着李家庄一伙村民,把晒干的麦子往牛车上装,今天得交公粮了。
足足搬了将近一个小时,才算是把牛车都给装满了,剩下那些没装上的,便不得不用人力扛着送去了。
老支书见一切都准备就绪,一摆手:“走!”
众人便跟在老支书身后缓缓进发,因为每年都得送的缘故,所以大家都习惯了。
村食堂为众人带上了路上所需的干粮和水,足有一大包。
“支书,这些干粮能够吃么?”大队长疑惑问道。
以前每次都得吃三四包才够呢。
从他们李家庄到交公粮的地方,距离比较远,得走两个多小时。
而且到了之后,并不是立马便能交的,得排队,等轮到他们村,还不一定会是啥时候呢。
何况麦子还有可能不达标,需要找空地重新晒一晒。
不过,他们李家庄今年可能情况会好一些。
怎么说在公社里也算是有了关系,李伟可是由于脱壳机的缘故被上面提拔了,现在听说在公社是个重要领导了。
毕竟朝中有人好办事嘛!
老支书掏出华子晃了晃:“有这两包华子,另外还有李伟帮忙,咱们村今年一定很顺利。”
以前他们根本拿不出好烟来,因此不达标便成了常态。
不过也不能怪他们,毕竟没有票根本买不着华子这种好烟,只有黑市才能碰一下运气,不过黑市太贵,而且风险也高。
大队长看见华子之后,略微愣了一下,突然觉得烟瘾有些犯了,便笑道:“支书,这华子先给我抽一根呗?”
他还没抽过这种好烟,以后吹牛都倍有面。
老支书白了他一眼:“想啥呢?都是给粮站的领导们抽的,我都没舍得抽一根,你抽你自己的吧。”
大队长挠了挠头,没再说话。
李家庄众人走出村子,正好碰上了赵家庄去送公粮的村民们。
两边互相打了招呼,寒暄一下。
随后两个村便结伴上路了,毕竟人多了安全系数也就高了,现在这年月不要命抢粮食的人可不在少数。
一路上他们碰到了不少村子的送粮队伍,可谓是浩浩荡荡。
不过除去李家庄跟赵家庄以外,很多村备的干粮都不够吃,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谁叫现在这么缺粮呢。
原本互不相识的众人,在路上也渐渐熟悉起来,互相开始攀谈。
便在此时,忽然有人喊道:“这有人晕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