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步,便是把凝固的豆腐脑倒进垫好白布的木板槽中,盖好后压上木板与石头,压出多余水分从而成型。
她们也记得留出来了一些豆腐脑,给李复兴送到家里。
村里今天的晚饭吃的很晚,可大家却都很有耐心的等待,学校里的学生们也一样,因为能吃到豆腐。
距离上次吃豆腐,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了。
村里没有种植黄豆,所以吃豆腐的机会也就很少。
李复兴在厨房里剁了点肉末。
“复兴,剁肉干啥?”爷爷问道。
是做肉圆还是包饺子?
李复兴说道:“我做个肉末豆腐来吃,很香的。”
这道菜并不难做,步骤很简单。
“行,今晚爷爷看来又得喝一口了。”李老爷子没吃过这道菜,可但凡是乖孙子做的,那一定都好吃。
李复兴提前把肉末给腌上,放好备用。
一直到晚上七点半左右,豆腐才完全成型,之后在老支书的带领下,开始分豆腐,首先自然是给李复兴家分。
接着便是学校厨房,学生们还一直没吃饭呢!
那些小孩们,个个都翘首以盼。
老师点亮油灯,教室瞬间亮了起来。这灯是李复兴带回来给学校的,每间教室都有三盏,光亮足以扩散到整个教室。
“同学们坐好了。”小香老师说道。
孩子们在老师面前都很乖,老老实实坐在座位上,面前放着各自的碗筷。
然后,小香便给孩子们讲故事。
这门是故事课,内容便是老师为学生们讲故事。
小香讲故事很有一手,声情并茂,让学生们一时间都忘记了饥饿。
讲完故事之后,豆腐便可以吃了,刚刚出锅的。
“大家都排好队,一个个来。”小香叮嘱。
看着吃饭的孩子们,小香忽然想起之前自己上学的时候,心中不禁感慨,现在的孩子们真好。能吃饱饭、还能穿新衣服,除了学习之外,什么都不必担心。
待到学生们吃完晚饭,便被等在校门口的家长们陆续接回家。
作为校长的李志广提前通知了家长们,今天得来接孩子们,已经有些晚了,害怕孩子们乱跑找不到了。
教室里最后只剩下一个孩子,他家长没有来接,李志广拿上手电筒,把孩子送回家。
走进屋里,他便骂了孩子爹娘。
“实在不好意思老师,的确是忘记了……”孩子他爹有些尴尬的解释。
李志广哭笑不得,接孩子都能忘?家里人不全,你们看不出来吗?
他看了看屋里。
行吧,看不出来倒也能理解了。
总共七个孩子。
虽然现在这年月,大家都非常乐意生孩子,可你这也太过于乐意了吧?穷成这样了,还生这么多?
“李老师,我家这俩小孩,明年可以上学吗?”正在哄婴儿的妇女问道。
她说的是她旁边那俩长相相似的小孩。这是对双胞胎,她连续两胎全是双胞胎,因此家里的孩子这才会这么多。
她非常想把这两个虚岁六岁的孩子送到学校去,那样便能减轻家里的负担了,就算现在已经送了一个去学校,可仍旧是非常难啊!
李志广说道:“这个要问复兴,我也没法做主。”
七岁开始上学,是学校定的最低年龄。
看这家的情况,的确是非常困难。
李志广又说道:“我问一下复兴吧。”
其实,村民们现在都希望能把入学年龄降低,他觉得李复兴肯定也听说了。
“谢谢您了老师……”
“好了,孩子送到,我便先走了。”李志广打声招呼,随后便打开手电筒离开了。
手电筒同样是李复兴给的,学校一共配备了俩。
走进学校,李志广便看见自己媳妇在洗餐具。
“对了,我听说二十一弟已经向村里建议,你跟小香往后不再记工分,转而变成村里来发工资。”他媳妇高兴的说。
工分才赚几个钱?
他们当然更乐意要工资,这么一来,丈夫与女儿便和工人差不多了,就算工资与工厂的工人们没法比,可对他们来说,这样便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李志广说道:“支书与我说过这事了。”
他十分感激二十一弟。
他可以感觉的出来,李复兴对老师总是非常敬重,就算他们不是正式老师,也一样给予了最大的尊重。
“往后咱们家也是双职工家庭了!”李志广媳妇笑的合不拢嘴。
她不是老师,因此就算在学校干活,仍旧还是记工分。她对比并没有什么意见。二十一弟对他们家这么照顾,她已经很知足了。
此刻,李复兴一家人正围坐在桌前吃豆腐。
“这豆腐里面放上肉末,还真是好吃。”李德军一边吃一边说。
他活了三四十岁,是第一回吃肉末豆腐。
“好吃就多吃些。”李复兴笑道。
虽然今晚做的多了些,可完全不必担心会剩下,这年月人人都很能吃,饭量大的惊人。
……
到第二天,老支书和大队长便带着村民们,着手修建温室大棚。
听完李复兴的讲解,他们已经大致了解该如何弄了。
待到李复兴过去看时,村民们都搭好了三四个了,而且看上去也比他想象的好很多,村民们在他设计的基础上,加以改良优化,让大棚变得美观又实用。
“复兴,看看咋样,还有要改进的地方吗?”老支书问道。
这大棚搭建出来,和李复兴昨天说的不太一样,他很怕不合格。他们李家庄这回可是大出血啊。
“不用改,这比我构想的好多了,就这样干!”
李复兴非常笃定的夸赞道。
在有的事上,的确不能看不起以前的人,他们的能力其实并不弱。
一听李复兴这么说,众人都松了口气,干起活来也更带劲了。他们干出的成果被肯定,心中当然非常高兴,劳动积极性也就一块提高了。
看村民们干的比他想象的更好,李复兴便不再多说什么。
他直接开车拉着那批金丝楠木回了城。
到一处僻静无人的地方,他便把那些木头都收进拼夕夕背包里。跑上一圈,便回去李家庄,让村民们接着往车上装木头,如此循环两三次,这才算是把那些木头全都收完。
这种老金丝楠木,要是放在后世,每一根都能卖上几百上千万。
不过还破不了亿。
就算材料再金贵,都没法与成品的价值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