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其他小说 > 综影视:从在甄嬛传当皇子开始 > 第162章 甄嬛传162宣战
    第二日早朝,雍正便向准噶尔使臣表明了大清没有适龄公主,不予和亲。

    此言一出,所有官员都大吃一惊,连廉亲王都对他另眼相看。

    这冷酷无情,唯利是图的老狗今天居然这么刚?

    廉亲王心思百转,难不成他想开战了?

    老四登基不满三年,推行的那些政策,除了开海禁,开夜市,促商补贴等丰盈了国库。

    其他的一直受士绅诟病,民间也有不少人恨他入骨,朝堂也未稳固啊,这个时候驳准噶尔的和亲请求。

    难不成他是看国库丰盈就飘了?

    那可是准噶尔啊,可不是谁银子多谁就能打赢的。

    银子能多变出一百索伦兵咋滴?

    廉亲王觉得换作是自己就不会选择这个时候开战。

    果然,准噶尔使臣先是惊愕,随后露出不悦的神色。

    他们家可汗年事已高,已经察觉到了大限将至,唯恐大清趁权利交接,王权不稳之际出兵骚扰。

    这才想要求娶大清嫡亲的公主暂且稳定两国关系,以防内忧外患。

    这可是送上门来的和平软协议,这新帝居然还不收?

    他还想开战不成?

    “陛下,准噶尔向来敬重大清,此番求娶公主,便是望两国能化干戈为玉帛,和平相处,永结秦晋之好。”

    “此事若成,准噶尔将永不与大清为敌,共抵沙俄边疆之患,岂不皆大欢喜,还请陛下以大局为重,不要辜负可汗的诚意。”

    准噶尔也不想在此时交战,到时候绝对是一场混乱。

    使臣看似气势十足,毫不露怯,其实心里已经有些慌了。

    若不能达成和亲,就意味着大清随时有攻打准噶尔的打算。

    届时,可汗绝对会再派他来请求缓战,他可就面子里子全没了。

    “诚意?若准噶尔可汗真有诚意,那你此次出使就该献上罗卜藏丹津的项上人头。”

    弘昭出声,提起这件事来。

    年羹尧之前打青海为的什么——平定罗卜藏丹津之乱。

    那这事儿咋乱的捏?

    原来啊,这罗卜藏丹津,是和硕特汗国贵族。

    当年先帝平定准噶尔的时候,他在青海有辅助之功。

    原本他想以此邀功,借大清之力独霸青海,恢复和硕特的统治政权。

    结果仗打完了,大清拍拍手说:

    “小罗啊,以后就安安心心当我的臣子吧,青海和准噶尔,我都要!”

    一下子把人家毕生的梦想给灭了,罗卜就黑化了。

    他化身成了愤怒的萝卜,掀起了青海之乱,自立为大汗,这一次,他要讨回失去的一切。

    然后,就被年羹尧四个月给速通了。

    此战虽然大获成功,但罗卜溜得快啊。

    他溜到准噶尔去了,在那好吃好喝的,时不时联系一下和硕特旧部,在青海内部搞点小骚乱,让雍正头疼。

    而准噶尔礼待他,就是因为这俩货约定好了,要同时一起骚扰大清。

    罗卜主内,策妄主外,他俩过挺好。

    准噶尔使臣重重地哼了一声:“罗卜藏丹津对我准噶尔有灭国之恨,正关押在我国牢狱之中,岂敢放虎归山!”

    和硕特汗国就是准噶尔灭的。

    但这俩有了共同利益又搅和在一起。

    还放虎归山,罗卜一冒头就会被大清连根拔起,也配称虎?

    而使臣口口声声说他们之间有灭国之恨,这还不杀了罗卜以绝后患,留着过年啊。

    因此众人对这说辞完全不信,什么在牢狱之中,糊弄人罢了。

    准噶尔使臣的意思很明确,罗卜藏丹津,他们罩了。

    弘昭之前就觉得雍正以没有适龄公主为由,其实有委婉拖延之意。

    皇帝不是最讲究出师有名嘛,此刻就给他一个名头,弘昭当即出列道:

    “皇阿玛,大清数次命准噶尔送还罗卜藏丹津,他们就是不答。”

    “准噶尔藏匿叛贼,与其同流合污,狼狈为奸,毫无诚意可言,竟还敢大言不惭求娶嫡亲公主!鼠贼也配!”

    “儿臣请命,率兵征讨准噶尔与罗卜藏丹津。”

    准噶尔使臣都懵了,不是,你咋这么直接啊!

    要不等他回国再问问他们可汗的意思呢?

    雍正胡子一抖,弘昭就是太心急了些,好像朕会反悔一样。

    好吧,的确有些后悔了。

    儿子把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雍正自然不会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下他的面子。

    “朕,亦有此意。”

    除了才被召见过的军机房大臣,其他官员和使臣一样震惊。

    啊?这就开战了?

    文官大部分劝阻,武官大部分赞成,雍正心里有数,闭上眼睛,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那准噶尔的使臣则直接被雍正下令驱逐了出去。

    众大臣们叽叽喳喳吵了大半个月,最终定下怡亲王为抚远大将军,弘昭为威远大将军,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为三路主将。

    这种大将军并非固定品级,而是临时职位。

    这期间,说弘昭从未上过战场却领主将之衔实在是荒谬。

    雍正便拉着文武百官再次祭祀了武曲星。

    那可怜的礼官已经偷偷学了剑舞,一边舞一边念祝祷词,差点闪了老腰。

    钦天监于武曲星像前问卜,得到了吉祥圆满的答案。

    众人因此被强行捂嘴,什么?你不信?那你就是蔑视神灵。

    弘昭都看无语了,觉得他越来越信这一套。

    点将环节还有惹人注目的一点是,年羹尧因伤无法参战,举荐了他的儿子年富为靖边大将军。

    为了安抚西北军队的士气,雍正同意了。

    又半个月过去,大清正厉兵秣马,顿时听说了准噶尔可汗去世的消息,可把雍正乐坏了。

    “哈哈哈哈哈,朕就说那老驴贼活不过今年冬天了!”

    “朕的卦象从无不准!”

    “真是天佑我大清!”

    他又瞥向岳钟琪的名字,有些不满,他的八字算出来可不好,若不是十三弟保他,他早就把他踹出去了。

    弘昭刚练军回来,就见他又在埋头算卦,不由挑眉:

    “不许以命数卦象替换将领,否则儿臣就要玩你的胡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