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从京市回来之后,大伯加重了小飞的练字任务,天一冷,他每天还得练字,家里暖和没事,但学校冷,一冷一热的,可不容易冻吗,还好没起冻疮,楚爷爷配了药给他涂,这两天好多了,最起码不会太痒。”

    孟祁宁也知道小飞的手冻了,为了这个,大伯娘还说大伯几句,怪大伯让小飞练了太多字。

    “小飞过了年都快十一岁了,家里人教的多,学校里的课程难不住他,爸多让他练字,也是为了收他性子,怕他觉得自己比同龄孩子厉害,骄傲自满,不过我觉得,爸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小飞的性子,稳重着呢!”

    孟祁宁也知道大伯的打算,所以大伯加重小飞习字,学围棋的课程和时间,她也没有干涉。

    “他想以后读军校,大伯想多给他打些基础。”

    李清听到这句话,就明白爸考虑的长远。

    “小飞才十岁,还早着呢。”

    李清抱着乖巧的靠在她身边吃红薯的暄暄,有些心疼小飞。

    孟祁宁看了眼她怀中的孩子,笑笑没说话。

    要是被二嫂知道,暄暄三岁就得开蒙,估计更心疼,但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家里的男人们意见尤为统一,就算她们再反对,只要不占理,绝对不会让他们松口的。

    “大伯心里有数,我看小飞接受的也挺好的。”

    孟祁宁最欣慰的就是这点,小飞丝毫没有厌学的情绪,不管大伯他们教什么,人家都照单全收。

    这估计也和大伯他们的教育方式有关。

    虽然看重小飞的文学素质教育,但他们也不会拦着小飞,不让他和同龄孩子玩。

    小飞玩耍的时候,他们这些长辈永远不会扫兴。

    大伯他们也很尊重小飞的想法,让小飞读书写字学围棋,也会事先征求小飞的意见。

    这种平等尊重的对待方式,或许才是让小飞如此顺利接受的关键。

    “这倒是。”

    想到小飞这孩子每天都乐乐呵呵的,一点抱怨也没有,李清就忍不住笑了。

    “教育孩子这块,还是家里长辈有办法,咱们家这两个,一根手指头都没动过,但十里八乡找找,就没有比咱们家小飞和暄暄更优秀的孩子。”

    孟祁宁眼神中有着明晃晃的骄傲。

    一个家族能否繁茂,最核心的就是人,要是子孙教养不好,繁华就是天边的浮云,风一吹就散了。

    “二嫂说的对,咱们都得学着点。”

    李清深以为然。

    这边姑嫂两个聊的开心,庄老和邵旭从书房沿着游廊来到厅。

    “邵旭你啊,还没小飞坐得住,人家小飞现在的字,写的都快比你好了。”

    庄老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瞪了邵旭一眼。

    “庄爷爷,我都这么大了,和孩子比什么,看了一上午的书,脑瓜子嗡嗡的,让我缓会。”

    邵旭掐着暄暄的咯吱窝,把人抱到自己怀里。

    “暄暄,红薯这么香,给邵叔叔尝一口呗?”

    暄暄大方的把红薯往前一伸。

    “太爷爷先吃。”

    庄爷爷顿时高兴的合不拢嘴。

    “太爷爷不吃,暄暄自己吃。”

    说完,还不忘嘀咕邵旭一句:“你看看暄暄,这么大人了,还不如人家暄暄懂事呢。”

    邵旭:……

    “邵叔叔吃。”

    暄暄问完太爷爷,把红薯往邵旭嘴边递。

    “谢谢暄暄。”

    邵旭笑着在红薯上咬了一小口。

    等周庭桉和苏南带着小飞从学校回来,就看到这其乐融融的景象。

    “你楚爷爷怎么还没回来,这么大的雪,没必要一直待在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