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玩笑,要是按照户口计算,我到目前,还有八个父亲,十个母亲存活在世。”

    “只是这八个父亲,十个母亲,都不是我的亲生父母。”

    “而死去的所有父母,我也没有为他们任何一个送行。”

    “甚至都没有见过。”

    听到这话,陶海彦不禁感慨,每一行都有自己的门道。

    至少他陶海彦的父母,在陶海彦出生时,就没有如此麻烦,给他打造过这么多的身份。

    虽然心里吐槽,他还是问道:“既然这样,那你北直隶有户口吗?”

    “有。”石强点头。

    他说道:“我在京都就有一个身份。”

    “那个身份有完整的徭役和纳税记录,除了其本人不存在以外,那个身份的所有一切,都有完整记录。”

    “我在京都住店,就是用的这个身份。”

    其实,这种操作在武林里非常常见。

    只是,因为修炼过武功之人多有独特的内力和气息波动。

    懂行的高手一瞅就能发现问题。

    所以这种操作可以瞒过寻常官差,瞒过住店的掌柜,瞒过守城门的大兵。

    但一定瞒不过在城市中日夜巡逻,戒备防守的西厂番子。

    但是陶海彦想在商场上进行一番操作,倒也不用跟西厂番子有什么接触。

    所以这点,他倒不算担心。

    他对石强说道:“虽然你有一个完整的身份,可想来你那个身份进行一些住店旅行的开销还行。”

    “可一口气掏出三十万两现银,就太招摇了。”

    “虽然按照大周律法,只有官僚才会因为不明原由的巨额财产获罪。”

    “可是,普通人忽然得到这么一大笔财产,难免也被御史台盯上。”

    听到这话,对大周现在的税务系统不太了解的石强问道:“别人突发横财,也要被管?”

    陶海彦摇头。

    开口道:“普通人经营着千百两银子的生意,普通富豪经营几万、几十万的生意,跟我们这种人经营几百万两的生意,要缴纳的税款是不一样的。”

    “经营规模越大,需要缴纳的税款就越多。”

    这种阶梯式税率,并非基于朴素的仇富心理建立的。

    它的建立,皆因大周朝廷担心出现庞大的垄断组织。

    所以,才对规模比较大的商业公司征收高昂的赋税。

    其实目的,就是鼓励他们分家,拆分成很多个小型的商业公司。

    和石强说了一下税务的个中原理之后。

    陶海彦继续说道:“虽然朝廷想打击那些较大的商业实体。”

    “可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其实在商界,有很多人既不想承担高昂的税款,又不想把自己的产业进行拆分。”

    “所以在商界,有很多人试图把自己的产业,表面分配给无权无势之人。”

    “那些人由于无权无势,所以即便得到了那些产业,也没法控制。只能接受产业原主人的指示,变成他们的傀儡。”

    “这样一来,那些大商贾既可以掌控一个庞大的商业集团,又可以规避高额的税务压力,一箭双雕。”

    听到这话,石强若有所思地微微颔首。

    但是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朝廷要是真的禁止这种情况,那岂不意味着谁也没法从这些商贾手里拿走财产?那还怎样分割他们?”

    陶海彦笑道:“那当然要看商贾分割资产的举动究竟合不合理了。”

    “如果是赠与一个毫无根基的普通人,这种行为当然会被看做逃税。”

    “但程序上只要属于合理的范围,那朝廷也不会管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