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是上级派来执行威慑任务的?”王自勇转向林守超,“用航程更远的轰炸机?”
林守超翻了个白眼,摇摇头:“谁家执行这种任务会只用一架飞机,而且……”他的声音逐渐降低,眉头紧锁,却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尽管随着三军通用数据链的日益普及,多军种协作在技术上已经不再有什么障碍,但总归需要一系列额外的协调操作。
如果只是一次普通的带弹巡航任务,那兴宁基地的空军轰6K直接起飞就是了,完全没必要来海军的陵水基地折腾这么一下。
换句话说,这架轰6大概率是直接从内陆地区起飞的,再结合机腹下面的那个神秘物体,难免给人以广阔的遐想空间。
思索间,第二架伊尔76也跟着开始下降高度,对准基地主跑道。
林守超当机立断,决定小小利用一下身为团长的“特权”:“我去看看情况,所有人留在会议室待命,没有我的命令不准离开!”
不等其他人做出反应,他已经大步离开会议室。
琼省这地方,即便是一月,也仍然能感觉到几分闷热。
小步快跑之下,汗水很快浸透了林守超的飞行服。
当他来到停机坪上的时候,两架飞机都已经完成降落,并且被引导到了一个远离常规停机位的隔离区域。
更奇怪的是,围着那架轰6的并不是陵水基地原本的海军机务人员,而是一群穿着07城市迷彩的空军地勤。
而且,还不断有人从伊尔-76的货仓里卸下各种专用设备和车辆,很快遮挡住了林守超的视线。
他正想靠近看看,身后却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转过身,只见师参谋长王志瑾正向自己走来,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
“参谋长!”林守超敬了个礼,然后快步凑上前去。
王志瑾回礼后,示意林守超跟他走到一旁。
二人还没站定,后者就迫不及待问道:
“什么情况?怎么突然有空军飞机降落在我们基地?”
王志瑾背过手去,解释道:
“这是上级的应对措施……既能有效达成威慑,又不至于让局势过度紧张。”
“一架轰炸机?”林守超看向那架轰6,面露困惑:“单独完成这种任务?”
“执行任务的不是轰6。”王志瑾笑着指向那个被卸下的神秘物体,“而是那个东西。”
从二人现在的角度,已经能够看清那个黑黢黢的大家伙了。
显然不是什么导弹,而是一架外形怪异的飞机。
“无人机?”
林守超其实认不出具体型号,但仅凭常识也能想到,上级应该不会让飞行员坐在这么个东西里被“发射”出去。
“准确来说,是一架冲压动力的无人侦察机。”王志瑾回答道,显然相关消息没必要对基地内部人员保密,只是没有大张旗鼓地通知道而已,“具体细节我知道的也不多,但据说性能远超SR71或者D21侦察机。”
林守超瞳孔微缩。
作为资深飞行员,他当然知道上面两个型号是什么概念。
而远超它们……
说明现有任何防空系统都难以拦截。
“所以……要用它突破多层拦截?”
王志瑾点头,但很快又纠正道:“用词不要那么生硬……只是去看看情况,防止对方做出什么侵害我方权益的举动。”
林守超撇撇嘴,没有搭话。
王志瑾则继续道:“按照计划,无侦8将从这里起飞,在轰6的帮助下达到初始高度和速度,然后自主飞向目标区域,然后以极高的高度无害通过华盛顿号和里根号上空——”
“让美国人知道我们在看着他们。”林守超接上话,嘴角微微上扬,“而且他们拿这架无人机毫无办法。”
“正是如此。”王志瑾满意地点头,“这是一种无声的威慑,既展示了我们的技术能力,又避免了直接产生军事对抗的风险。”
林守超望向正在紧张准备的地勤人员,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感情。
他的飞行员们渴望与强敌正面交锋。
但有时候,最有效的武器不是导弹和战机,而是智慧与技术。
“不过……侦察之后呢?”林守超又突然有些担心,“如果残骸坠落在公海范围,有可能被对方捕获到……”
D21基本可以认为是一架一次性飞机,因此他下意识以为眼前的无侦8也一样。
王志瑾一脸无语:“什么残骸……这东西可以自己飞回来降落,就像一架正常飞机那样。”
实际上,由于冲压发动机在低速下无法工作,因此无侦8乙号方案的降落过程跟正常飞机并不一样,是靠滑翔完成的。
但这些细枝末节目前只有直接负责任务的相关人员才清楚。
“好吧……”林守超觉得自己像个第一天从航校毕业的毛头小子,“需要我做什么?”
“没什么特别需要做的。”王志瑾回答,“继续待命,以防万一……不过可能性非常非常小,无侦8的飞行包线远超任何战斗机,或许米格25有机会在它转向的时候抓住一个窗口,但也只是理论上的。”
…………
与此同时,华盛顿号上。
斯威夫特重新回到舰桥,一脸凝重。
“舰队那边有什么指示?”
劳斯曼回头询问道。
“让我们继续演习,同时派出部分战舰北上待命,原则上发生正面遭遇,但也不能让那两艘小船遭到冲撞或损伤。”
“……这和没说有什么区别?”
“新的舰队司令刚刚到任,恐怕还没怎么熟悉情况……”斯威夫特耸了耸肩,“总之,在做出任何可能引发争议的动作之前,都要先获得书面许可。”
就在这时,通讯军官再次来到二人身后:
“日向号上的大江道山一等海佐发来通讯,希望允许他们离队北上,执行前出警戒任务。”
自卫队的军衔设置极其别扭,从大型舰舰长到护卫舰队指挥官再到舰队群指挥官全都是一等海佐,斯威夫特低头寻思了好一会儿,才意识到对方的意思是希望由海自的三艘舰艇一起前出。
一旁的劳斯曼对此顾虑重重:“将军,日向、高波和五月雨都没有区域防空能力,本质上只是一支反潜编队,由他们负责警戒……”
“你之前不是担心指挥协调问题么。”斯威夫特揉了揉太阳穴,“况且,我也不相信海上自卫队的训练水平,现在正好可以甩掉包袱”
“啊?”
劳斯曼一脸震惊。
之前斯威夫特对他的表态不置可否,他还以为对方和自己的看法不同。
结果倒好,他看不上海自只是嘴上说说,面前这位则是真的准备把盟友丢出去自生自灭。
“你听说过‘第十雄洋丸’号事件么?”
斯威夫特突然反问道。
“雄洋丸”的片假名发音对于劳斯曼这样一个出身德州乡下的传统美国人来说还是过于生僻了,以至于他茫然地思索了片刻,最后还是摇摇头。
中将耸耸肩,提醒道:
“1974年,一艘油轮起火……”
劳斯曼脑海中的记忆被唤醒:
“哦……以前上学的时候好像看过相关报告。”
第十雄洋丸是一艘油轮,在出港后不久与另一艘货船相撞,导致船上装载的数万吨油料起火,燃烧了12天之后仍然没有熄灭或沉没,为了避免肆意漂浮的船只对港口造成威胁,海上自卫队决定将其击沉。
然而,面对一艘已经遭到重创并失去动力的无武装民船,海自出动了4艘水面战舰、1艘潜艇和1架反潜机,分前后两轮总共发射了数百枚127mm炮弹、十几枚航空炸弹和4枚重型线导鱼雷,用了近10小时时间才最终完成任务。
虽然单看结果应该算是好的,而且也是海自成立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实战行动”,但具体过程实在过于丢人,所以一直以来,日方对这件事情的态度都是讳莫如深,更不可能主动拿出来宣传。
“我那时候还是个刚从海军飞行学校毕业不久的菜鸟,被部署到中途岛号上面服役。”斯威夫特回忆道,“碰巧在一架S2G反潜机的副驾驶位置上看到了第一轮攻击的全过程……”
听到这里,就连一直忧心忡忡的劳斯曼上校都忍不住露出笑意:“我想,场面一定非常壮观?”
“确实令人印象深刻。”斯威夫特点点头,半是玩笑半是吐槽道:“在那之前没人能想到,在20世纪70年代,竟然还能看到和日德兰海战类似的场面……你知道么,那四艘护卫舰甚至还完成了一次抢占T优的标准操作。”
“…”
舰桥内一时间弥漫起了快活的空气。
不过,玩笑归玩笑,眼下毕竟是战云弥补的关键阶段,斯威夫特很快就再次恢复严肃:
“总之,把这么几艘船留在附近对我们没什么好处,既然他们主动提出想要出头,那我们正好扔下一个累赘,顺便把这个烫手的麻烦给丢出去……到时候就算出了问题,也可以说是对方自行其是,不听指挥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