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使臣两日后相继回国。

    萧睿封赵璟为丞相,前朝有反对,有支持。

    可帝王一言九鼎,无人敢不服。

    下朝后,以兵部尚书为首的贺尚书走出大殿,频频摇头叹气。

    “赵璟才入朝两年,这就被封为丞相,未免太儿戏了。”

    身边的大臣附和,“皇上现在是愈发独断专行了,哪里还会听我们进言。”

    “依我看,还是早些告老还乡罢了……”

    最后说话的是个老者,御史大夫一职。

    这几人形成一派,自打之前打压他们的杨丞相被抄家后,就更加肆无忌惮起来。

    周太傅跟在他们后面走出大殿,把这些话都听得清楚,冷哼怼道:“当初杨丞相在位时,怎不见你们几个这么多意见?”

    “赵大人虽然入朝时日尚浅,却是个能干事的,不比你们强多了?”

    “有本事,你们到皇上面前说去,本官倒是要看看,你们能说出什么来。”

    周太傅面色带着鄙夷,很是瞧不起他们。

    御使大夫黎大人不忿道:“周太傅,你是如何说话的,难道你也觉得这个赵璟担任得了丞相一职?”

    “赵璟不过是区区一个府尹,也才两年就爬上丞相之位,怕不是有什么猫腻。”

    “都说后宫不得干政,看来北原的江山到了这,就变得不同了。”

    这些人一言一语,都对姜弥月产生不满。

    赵璟从殿内走出来,听到他们这么说,不由剑眉一凛。

    “诸位大人不服本官,本官能理解,可刚才这话说的,怕不是对皇上的决定不满?”

    “不如,本官随诸位大人去面圣,让皇上收回成命?”

    三位大臣怔住。

    他们哪里敢?

    质疑皇帝的决定,这不是找死吗?

    “下官有话说话,身为进官,向来知无不言,忠心向主,若是这些话让赵丞相不高兴了还请见谅。”

    “赵丞相既然是皇上钦定,我等哪敢置喙。”

    几人纷纷认怂。

    说完后,便急忙作揖走了。

    周太傅看着他们匆忙离开的背影,眼神充满蔑视,“胆小如鼠,也敢在这嘀嘀咕咕,丢人。”

    赵璟被周太傅这话给逗乐了,轻笑,“周太傅如此护着在下,在下感激不尽。”

    周太傅身为皇帝的恩师,平日里又极为公平正直,是个不错的人。

    因此,赵璟对他也颇为尊敬。

    周太傅看着赵璟面露赞赏,“你的确有这个本事担任本朝丞相,官职的晋升本就该看能力,而非年限,何况朝廷平内攘外,元气大伤,需要像赵大人这样的人好好辅助皇上,成就北原大业。”

    赵璟恭顺作揖,“但愿在下,不负皇上所望,不让周太傅失望。”

    周太傅拍着他的肩膀,朗笑几声。

    明月宫。

    慕容晓收到家书,书中说明进入翰林院的慕容旭虽不错,却更想进入那军器监。

    慕容父想要慕容晓早些获得圣宠,怀上子嗣,并且为慕容家争光。

    看完信件,慕容晓眼神黯淡,略带忧伤。

    秀珠看出她不开心,关切道:“美人怎么不开心了?可是家里出了事?”

    慕容晓苦涩一笑,“姑母出事,父亲来信问的不是这个,却是催着我想方设法争宠,怀上子嗣。”

    秀珠劝慰:“许是大人不希望看到美人吃苦,在宫里受委屈,他也是担心你的。”

    担心?

    慕容晓心知肚明,失望道:“我这个父亲,从来都好吃懒做,好高骛远,胸无大志却想着靠着姑母,靠着我巩固慕容家的荣华富贵。”

    “入宫前,我曾以为与表哥情投意合,定能在后宫有个一席之地,如今看来,怕是我一厢情愿。”

    秀珠想到最近的种种,就连安慰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谁都看得出来,皇帝专宠皇后,无人能及。

    慕容晓把信件交给秀珠,面上露出疲惫,“烧了。”

    随后起身,走到床边看着西边夕阳,红霞映红了绿瓦,却也掩盖不住的萧索。

    可万和宫这边,却是恩爱和谐。

    萧睿抱着痊愈的小皇子,俊美年轻的脸庞尽是悦色。

    “月儿,朕要下旨,封我们的皇儿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