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穿越小说 > 大唐:家父李建成?我选黄袍加身 > 第146章 诱饵,“主持科举”!
    太极宫,武德殿。

    “砰!”

    伴随着一声花瓶掉落地上的声响,李元芳满含愤怒的稚嫩嗓音,响彻殿内。

    “可恶,可恶!”

    “裴寂这个老东西,就是个小人!”

    李元方越想越气,愤然的将面前的案几,推到在地。

    殿内的其他人,此时脸色也是极为难看。

    毕竟,这一下子,他们身边,就少了两个可用之人。

    而且还是最重要的两个人。

    少了他们,让他们一下子不知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事情发生的骤然,让他们毫无防备。

    众人看着此时有些许冷静的李元方,崔仁师这才沉声说道:

    “殿下所言甚是!”

    “裴寂被皇太孙送进了太医署,按理来说,他跟皇太孙是死敌,没想到,他竟然以德报怨。”

    卢祖尚皱着眉头道:“在我印象里,裴寂不是这样的人啊!”

    “如果他真是这样的人,刘文静就不会死!”

    李袭誉开口道:“刘文静,是陛下想杀,裴寂只是顺势而为.......”

    听到这话,崔仁师、卢祖尚心中一凛。

    一句话,提醒了他们。

    如果如他所说这般,那崔民干和王凝呢?是不是李渊自己想要将他们流放,裴寂是顺势而为呢?

    众人神色凝重,不敢再想下去,再往深里去想,那结果,就是他们几个,都是“刘文静”,都是李渊刀子下的待宰羔羊!

    李元方虽然年幼,但也听出了弦外之音,立即摆手道:

    “不可能!崔卿和王卿,是因为被皇太孙抓住了把柄,才落得这个下场,要怪只能怪皇太孙,不该怪我父皇!”

    众人微微颔首,就眼前来看,确实是如此。

    李元方咬牙切齿,说道:“该死,让皇太孙被废,就这么难吗!”

    崔仁师看着他,说道:“咱们身边可用之人,还是太少了。”

    “要是咱们人多一些,大事可为!”

    李元方闻言,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他也觉得,这次没有斗过李承宗,就是因为身边可用之人太少,问道:“那怎么能让身边的可用之人,变得多一些?”

    崔仁师不假思索道:“科举!”

    “如果殿下能把科举的事,揽到自己手里,那殿下身边将会不再缺少可用之人!”

    李元方眸光一亮,这倒是个好办法。

    就在此时,一名小宦官忽然神色焦急的走入殿内,行礼道:

    “殿下!”

    李元方正思索着科举的事,看到对方焦急模样,问道:“何事?”

    小宦官喘着气,说道:“宫里传闻,七月初,将举行科举,东宫那边放出消息,说此次主持科举一事,皇太孙势在必得。”

    听到这话,李元方噌的一下站起身,惊声道:“他也想主持科举?”

    小宦官没有应声,毕竟,分析皇太孙为什么这样做,不是他的职责所在,他只负责传话。

    李元方也没有询问他,而是询问身边的三位老师,说完之后,他便转头望着他们。

    崔仁师眸光闪烁着,分析道:“皇太孙初为储君,身边可用之人,也没多少。”

    “他是想通过科举,招纳人才为己用。”

    李元方气声道:“美死他!”

    “他可以主持科举,我也可以!”

    崔仁师重重点头,说道:“殿下说的极是。”

    “此番谁若是能够主持科举,谁便能多一些可用之人,所以,殿下应当争取才是!”

    李元方皱着眉问道:“可是,怎么才能让我主持科举?”

    “皇太孙那边也说了,势在必得,我怕我抢不过他。”

    崔仁师轻笑了一声,“这也不难。”

    听到这话,众人目光都看向了他。

    崔民干和王凝被流放之后,眼下众人俨然已经将崔仁师看做了主心骨。

    崔仁师此时也意识到自己必须要挑起大梁,便不再犹豫,继续说道:“能不能主持科举,不是皇太孙一句‘势在必得’,就说了算的。”

    “真正说了算的人,是陛下。”

    崔仁师肃然说道:“只要能得到陛下同意,殿下便能主持科举。”

    李元方愁眉苦脸道:“我父皇不一定听我的。”

    崔仁师笑道:“殿下不要去说,让您的母亲去说。”

    “陛下宠爱婕妤,若是由婕妤去说,此事大有可为。”

    听到这话,李元方眸光一亮,对啊,自己办不成的事,母亲或许能够办成,当即站起身道:“本王这就去找我母亲!”

    崔仁师也站了起来,拱手道:“臣等愿与殿下一同前去。”

    李袭誉、卢祖尚当即也站了起来。

    “那就一起!”

    李元方说完,便带着他们三人,朝着皇宫方向而去。

    张婕妤寝宫。

    当李元方带着三人来到大殿门口,便看到殿内竟然全是残破的花瓶。

    不愧是母子啊......想到武德殿地上的那些破碎的花瓶,崔仁师、李袭誉、卢祖尚心里想着。

    李元方并没有意外,毕竟,身为张婕妤的儿子,知道她是什么性格,早已见怪不怪,走入大殿,看到张婕妤正神色愤怒的坐在主位上,上前问道:

    “母亲,你怎么发这么大脾气?”

    “元方,你怎么来了?”张婕妤看到他,先是关切的说了一声,随即眼眶发红道:“看到你受委屈,为娘心里生气。”

    李元方闻言眼睛也是一红,扑在了她的怀里,“母亲......”

    张婕妤抚着他的后脑勺,抬头望向了崔仁师三人。

    崔仁师拱手道:“婕妤莫要生气,臣等一定尽心竭力为殿下谋划。”

    张婕妤声音温和道:“有劳你们了。”

    李元方这时抬起头,说道:“母亲,儿臣需要您帮忙。”

    张婕妤低下头,望着自己儿子那张脸庞,知晓他这次过来,肯定是崔仁师他们的意思,问道:“你要为娘帮你什么?”

    李元方认真道:“儿臣想要主持七月初的科举。”

    “只要儿臣主持科举,身边就能多一些帮手。”

    “儿臣和三位老师的商议是,让母亲你去我父皇那里,跟他说说。”

    张婕妤毫不犹豫的站起身,“好,为娘这就去跟陛下说,让他把主持科举的事,交给你!”

    李元方欣喜道:“多谢母后!”

    张婕妤看向了崔仁师三人,说道:“你们随我一起去两仪殿。”

    “诺!”崔仁师、李袭誉、卢祖尚纷纷行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