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远点了点头,“是。”
五姓七望,是由五大姓氏的七个郡望组成,分别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
五姓七望当中的很多人,如今都在朝堂上,身居要职。
而这种现象,从秦汉时期,便开始了。
因此,五姓七望也被认为是从秦汉时期,到唐朝末年,最具影响力的门阀士族。
从当今太子妃姓郑,便可见一斑。
李承宗皱起了眉头,这具身体的母亲,也就是太子妃,便是荥阳郑氏出身。
徐文远一直观察着李承宗的脸色,见他皱眉模样,便知晓他在想什么,缓缓说道:
“太子殿下没有被废之前,因为太子妃的关系,郑家这些年在一直出力,和尹家结下深厚友谊,因此,太子得到了尹德妃的帮助,才能事事力压秦王府一头。”
“就是说,殿下你,还有尹家,郑家,是一体的。”
徐文远叹了口气,“老夫刚才在监厅,一直打圆场,就是觉得你们之间,可能有误会。”
“郑豪的做法,老夫也能理解,他是觉得,东宫和尹家都是自己人,殿下不该与尹家交恶,这才在国子监提出辞退于麟,他这样做,无非是想让东宫和尹家和好如初。”
说完,徐文远看向李承宗。
李承宗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徐文远这番话,是在告诉他,与尹家交恶,对他不利。
李承宗摇了摇头,说道:“徐祭酒,你还是没看明白,不是我要与尹家交恶,而是尹家要与我交恶。”
“京城粮荒,尹家却囤积居奇,百姓已然怨声载道,我现在是储君,见此情形,焉能无动于衷?所以,我才调粮入京,结果呢,结果尹家的人,又是叫人不许我调来的粮入京,又是让人去抓帮我卖粮的粮商于祥,甚至到最后,还让人去我皇爷爷那里,参了我一本!”
李承宗问道:“徐祭酒,你告诉我,救朝廷之急,解民生之难,我有错吗?”
徐文远摇头,“没有。”
李承宗又问道:“于麟他父亲正在帮我做事,我就是靠着他,才压下了粮价,这个节骨眼,郑豪辞退了于麟,他做的对吗?”
徐文远再次摇头,“自然也不对。”
说着,他话锋一转问道:“只是,殿下为了百姓,与尹家交恶,为于麟出头,跟郑家翻脸,殿下觉得这样做值得吗?”
李承宗目望前方,说道:
“如果我不与尹家翻脸,粮荒便不知什么时候结束,如果我不为于麟出头,对他的遭遇视而不见,谁还愿意站在我这边?”
徐文远提醒道:“但殿下这样做,必然会引起尹家和郑家不满。”
“殿下现在能够站出来做事,是因为你是储君,经此一事,恐怕他们是不愿意殿下再当储君了。”
李承宗一笑,“徐祭酒搞反了,是我不愿意他们再做官了才对。”
徐文远沉声道:“他们能不能做官,是陛下说了算。”
李承宗笑道:“那我能不能当储君,也是我皇爷爷说了算。”
徐文远神色一肃,“所以,陛下的态度,很重要,但这一点,不利于殿下。”
李承宗莞尔,“你直接说,尹德妃会在我皇爷爷那里吹枕头风不就是了?”
徐文远挠了挠脸颊,有些尴尬道:“殿下有点直接了。”
李承宗注视着他,知晓他的心意,说道:“徐祭酒,我知道,从刚才到现在,你一直在提醒我,不要小看了尹家。”
徐文远顿时松了口气,露出了笑容,随即又说道:“殿下也不要小看了郑豪他父亲。”
李承宗心头一动,“他父亲是谁?”
徐文远沉声道:“现任大理寺少卿,郑允修。”
李承宗微微颔首,拱手道:“多谢提醒,我会注意,告辞。”
徐文远连忙行了一礼,“殿下慢走。”
看着李承宗坐上马车,离开的背影,徐文远叹息了一声,“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马车缓缓而行,离开务本坊,回到东市的于家粮铺。
从于麟口中得知李承宗为他出头的整个经过之后,于祥激动不已,不停地对着李承宗拱手感谢。
李承宗摆了摆手,让他不用多礼,望着于麟,说道:“苦读书,不如多见闻,于麟,好好跟着你的父亲学一学,以后,有你派上用场的时候。”
于麟认真道:“殿下之言,臣谨记于心。”
李承宗笑着点了点头,转头看向于祥,说道:“于祥,从今天开始,你在门口弄个粥棚,赈济一下穷人。”
“一个好名声,是块护身符,关键时候,还能救命。”
于祥连忙道:“草民记下了。”
李承宗最后望向了马周,见他手里端着个酒盏,时不时的抿一口,问道:“马周,你是跟我走,还是怎么说?”
马周咧嘴道:“我打算先留在这里。”
“日后殿下需要在下的时候,在下竭尽全力。”
李承宗微微颔首,没有再说什么,和众人告别之后,再次坐上了马车,离开了东市。
半路上,徐玥眨了眨眸子,看着李承宗道:“殿下好像觉得马周是个人才。”
“他确实是个人才。”李承宗一笑,身为穿越者,还是穿越前看了很多史书的穿越者,对方有没有才华,他都不用看对方能力,只听名字就辨别的出来。
徐玥疑惑道:“可是,马周如果是个人才,怎么这么没眼力劲,居然不跟着殿下。”
李承宗缓缓道:“就因为他有眼力劲,才没打算跟来。”
“如今东宫现在的处境,太危险了。”
徐玥闻言心中一紧,“那要不,放郑豪一马?”
李承宗抬起手指,轻轻敲了一下她的额头,肃然说道:“徐玥,你记住,人无信,则不立。”
“既然我已经说了,郑豪在国子监待不下去,那他就一定待不下去。”
徐玥闻言重重点了点头,“奴婢记下了。”
说完,她看向赶车的王晊,认真说道:“殿下的话,你也要记下。”
看到王晊一阵无语,又不得不点头模样,李承宗忍俊不禁,随即拍了拍王晊的肩膀,说道:“走,回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