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穿越小说 > 大唐:家父李建成?我选黄袍加身 > 第52章 尹家的反击
    于祥皱眉说道:“殿下挨骂,我不得挨殿下的骂?”

    马周笑道:“你没粮可卖,是你造成的吗?不是吧,那殿下骂你干什么?要我说,殿下还得夸你做得好。”

    于祥一愣,沉思道:“好像也对......”

    “可是百姓不乐意啊,他们闹事起来怎么办?”

    马周指了指外面骑着马匹按刀的东宫卫士,说道:“你真当殿下派来这里的东宫卫士手里的刀是摆设?”

    于祥闻言思索了几秒,旋即坐在他的身边,拿起酒盏感慨道:“听你这么一说,我心都安了。”

    看着他轻松下来,喝着酒的模样,马周笑道:“我还可以告诉你一个让你更心安的消息。”

    于祥好奇道:“什么消息?”

    马周指着于家粮铺外面道:“顶多中午,门口的人就会散去。”

    于祥一怔,“这是为啥?”

    话音甫落,忽然外面响起嘈杂声音。

    于祥连忙放下酒盏,跑出去一看。

    只见粮铺外面将大路围的水泄不通的百姓,此刻宛若潮水一般退去。

    于祥睁大眼睛,叫来一个伙计道:“快去问问咋回事。”

    那名伙计连忙跑了出去,很快回来大叫道:“店主,听说其他粮铺都开门了,而且粮价,跟咱们粮铺一样,都是四十九文钱一斤。”

    昨天五十文钱,因为李承宗说了,每天降价一文,所以,今天他才挂牌售卖四十九文钱一斤粟米。

    听到这话,于祥眼睛更睁大了几分。

    紧跟着,就听到退去的人潮之中,有人逆流而上一般,朝这边走来,嘴里大喊着道:

    “西市的粮铺也开了,也卖四十九文钱一斤!大家快去买啊,那边不用排队!”

    “东市孙家粮铺也开了,也是四十九文钱一斤粟米,大家快去买!”

    于祥见状,咂舌道:“这,这是什么回事?他们大发善心了?”

    马周走了出来,看着这一幕,笃定道:“他们要是有善心,怎会等到今日才行善?他们愿意割肉对百姓好,只能说明一点,皇太孙找过他们。”

    于祥恍然,啧啧称奇道:“皇太孙真有本事!”

    马周笑了笑,心中很是钦佩,这份决绝,果断,还有这般铁腕手段,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实乃治国之君啊。

    于家粮铺外虽然还排着长队,但大路上已经空旷到可以车马行走,于祥彻底放下心,转头拍了拍马周肩膀,说道:“马老弟,要不要与我多喝两坛?”

    马周问道:“你请?”

    于祥笑哈哈道:“我请,以后你所有的酒,都算我的!”

    马周咧嘴道:“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二人回到粮铺之中,于祥悠闲的给马周斟酒,嘴上说道:“马老弟,其实我看的出来,你是个大才,你不仅有才华,还有一双慧眼,能洞悉万事之根本,我儿就是拍马也赶不及你。”

    “可我这双眼睛,洞悉不了皇太孙。”马周说完,感慨道:“我怎么都没想到,皇太孙殿下,竟然能从三王夺嫡之中,脱引而出,摘得储君之冠。”

    “我更没想到,这京城粮荒本如一潭死水,竟然真被他给搅成活水。”

    于祥深以为然点了点头,笑道:“常言道,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殿下既然敢出来管粮荒的事,就说明他有这个本事。”

    “殿下人中龙凤,你看走眼,也不奇怪。”

    马周莞尔,“说的也是。”

    于祥又说道:“不过,不管怎么说,以你的才华,日后肯定能当个大官。”

    马周摇头道:“就算能当,我也不当。”

    于祥疑惑道:“这是为何?”

    马周望向皇宫的方向,抿了一口酒,说道:“朝廷是一滩深水,深水之中,藏着一头巨龙,以我的性格,要是跳进去,就是不被淹死,也要被那只龙给吃了。”

    于祥琢磨着他的话,“巨龙......你说的是当今陛下?”

    马周叹而不语,只是一味的举起酒杯,与他对饮。

    ——————

    安仁坊,尹府。

    砰!

    堂屋之中,响起茶盏摔在地上破碎的声音。

    下一秒,一道咆哮声,响彻而起:

    “一帮找死的东西!”

    尹阿鼠眼眸赤红,喘着粗气,茶盏中的茶水浸在了紫袍上,也全然不顾,咬牙切齿着。

    今早听到崔武,尹博文被抓的消息,他很是愤怒,但是,也只是愤怒了一下。

    毕竟,有女儿尹德妃在,等到李渊消气,让她替二人说几句话,二人就能从大理寺狱出来。

    但现在,听到那些粮商,竟然敢打开粮铺卖粮,他是发狂般的愤怒。

    粮商全部开张卖粮,卖的还是低价粮,他手中的五十万石粮怎么办?

    那些粮,可都是他以每斤一百文钱收上来的。

    按照现在五十文钱一斤的粮往外卖。

    就得亏损一半!

    “该杀,统统该杀!”

    尹阿鼠一把推翻面前的案几,大发雷霆吼道。

    站在堂屋外的一种仆役们,低着头,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喘。

    屋内,戴着幞头站在尹阿鼠旁边的中老年管家小心翼翼道:“国丈,要不咱们奏请朝廷,拿那些粮商是问?”

    不等尹阿鼠说话,屋外忽然响起一道男人声音:“来不及了!”

    “那些粮商这个时候开店卖粮,显然是投诚了皇太孙,奏请朝廷拿他们是问,皇太孙一定会保,搞不好,还会被皇太孙反将一军,对咱们不利。”

    尹府管家转头望去,只见一个二十岁左右,双眸狭长的青年,穿着一身紫色圆领袍,腰间挂着一块玉佩,神色淡然走向这边,连忙行礼道:“见过三郎。”

    来人正是尹阿鼠的小儿子,尹兴言。

    尹阿鼠见到他走进堂屋,神色一喜,他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如今女儿是陛下恩宠的尹德妃,长子和次子,在尹德妃的运作下,入朝为官,唯独这个小儿子,对朝政不敢兴趣,只喜欢结交读书人,自身又博览群书,才智齐佳,因此三个儿子中,尹阿鼠对他最是喜爱。

    京城粮荒时,就是小儿子给他出的主意,囤巨粮,弄粮引,使尹家赚了不少钱,看到他,尹阿鼠心中宛若有了主心骨一般,高兴问道:“兴言,什么时候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