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装修好后,空置几个月。天气转凉的时候,我搬了新家。这是我有生以来,感觉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
我在劲松四区住了三年多,在我离开的时候,房东对我恋恋不舍。我这样的房让他很省心,房租从来不用催,每次都是提前缴。
租房时期买的家具,都是一些便宜货,我都留给了房东。如果卖的话也只有处理给收废品的,卖不了几个钱,还不如做个人情。
在新房子里,我购买的都是品牌家具,使我的家有了一番品味。在北京工作的人,上下班能回自己家,已经有很大的幸福感了,更何况这套房子是我完全靠自己买下的。
我姑姑的同事要给我介绍女朋友,姑娘是石家庄人,硕士毕业后被父母托关系安排在石家庄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工资1600元。
媒人问我是否想和对方做个了解,其实,我不在乎女方的收入,因为我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自信。
我只要对方人好,形象说得过去就行。男人的要求都是差不多的,物质女很多,物质男却不多,如果你是物质男,说明你压根不配做一个男人。
凡是对女方的收入有要求的男人,是对自己的前途不自信,他们要求女方经济独立,要求女方有兄弟姐妹,可以一起照顾老人,说明这个男人已经意识到自己没能力养活双方的老人。
对那个女孩子来说,找到我这样的属于很幸运。我不在乎她的收入,又这么积极向上,恋爱经历又这么干净,也比较顾家。在媒人的撮合下,那位女孩子的母亲先和我姑姑通了一次电话,人家问了如下问题:
“你侄子的老家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
“农村的。”
“她父母做什么工作的?”
“父亲是司机,母亲务农。”
“他们有养老金吗?”
“没有?”
“他父亲是司机,在什么单位开车?怎么都没有养老金?”
“在村子里给个体户开车,不算什么正规单位,所以没有养老金……”
女孩母亲叹了一口气,说:“小伙子的这种情况,跟我们家姑娘不合适。”
我姑姑也不示弱,说:“我觉得也不合适,你们适合找个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父母有退休金的。孩子将来不用自己打拼,一切都有的。”
“对对对!我们就是不希望孩子们以后生活压力太大……”
女孩母亲的心思,被我姑姑一句话说中。人家将我“灭灯”后,还很不好意思的向我姑姑委婉的说了几句抱歉。
我听了后,笑了起来,我姑姑是在嘲笑这些人的无知。这个母亲给女儿找男朋友,不关注我本人的任何信息,一直在盘问我的父母。这种思想陈旧的人,如何为人父母?这样的人教育出来的子女,不是照样会祸害了下一代吗?
他们认为,年轻人不管怎么努力,也挣不了太多钱,而且现在的就业率那么低。在石家庄这样的城市,他们眼中的年轻一代,很少有混得有模有样的。如果父母不给力的话,生活都很贫困……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三天后。那位女孩的母亲又给我姑姑打了电话,说这件事可以再谈谈。
我姑姑忙说:“还谈什么?我哥哥和嫂子都没有退休金。”
女孩母亲说:“没关系的,都怪媒人之前没说清楚,听说那小伙子年收入快三十万了,是真的吗?”
我姑姑笑了,说:“这倒是真的。”
对方又问:“收入倒是不低,他属于单位的在编制员工吗?”
“不属于。”
“以后会失业吗?养老有保障吗?”
我姑姑被问得烦了,说:“还是别再来谈了,我侄子不如你家女儿的事业单位好,每月1600块钱的工资,都是很稳定的,一分也不多发。”
这件事就这么彻底的黄了,听到我姑姑这么讲述,我也觉得出了一口气。很鄙视那些自以为是的父母们,很多孩子都是这样的父母毁掉的。
父母的这种思想,已经形成一种风气,他们不仅没有歧视啃老族,还会助长子女的“啃老”思想。
一个崭新的民族“啃老族”就是这样诞生的,他们常说希望对方的父母不能有经济上的拖累。其实就是希望对方父母有钱,孩子最好不要花钱去养父母,还能从父母手里捞点钱回来。
国外的父母看到小孩子摔倒了,会让小孩子自己站起来。国外的孩子,18岁后就经济独立了,如果以后没钱了,回去找父母要钱,还要打借条。
我们的中学老师当时还抨击国外的父母,说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已经渗透家庭,导致亲情都不存在了,充满了金钱的铜臭。
我懂事后,才发现我们的中学老师是不折不扣的土鳖。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他们是孩子灵魂的工程师,国家应该选用最高素质的人去担任人民教师。
国内的情况却是恰恰相反,社会上没有大出息的人纷纷去当老师,让他们来“启蒙”中国孩子的思想。
学校的老师经常说,这辈子没什么出息了,老老实实当一辈子老师。每想到这里,我身上都会隐约的冒汗。不管在中国式父母的教育下,还是在中国式学校的教导下,中国的孩子很少受到正向的思想启蒙。
上次在火车上碰见一个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谈及找工作的事情,她说一定要报考公务员。当我问为什么如此热衷考公务员的时候,她说公务员工作轻松,收入稳定且有保障,不需要再努力,可以轻松混到退休。
一个人刚走向社会的人,就想着混到退休,天底下再没有比这种“堕落”更可怕的事情了。我说句刻薄的话,这样的人和猪又有什么区别?如果我们的国民都这样想,我们国家的未来会怎样?
父母陈旧的思想和无原则的溺爱,折断了孩子们理想的翅膀。他们给孩子画的饼就是,将来找一份不需要努力,不需要进取,能轻松混到老的工作。很多父母倾家荡产也要为孩子买一份“稳定”工作。
还有那个土豪丈母娘,动不动送女婿400万的豪车。这样的父母们,恨不得把孩子们的一切,都帮着做好。他们希望看到自己孩子们光吃,也能吃到老,他们才能给安心,恰恰把孩子们都教成了废物。
孩子们的理想没了,目标没了,承担责任的能力没了,他们还能剩下什么?只有一张嘴等着吃饭了。
自从搬家到燕郊以后,有一次逛街,路过一家小型的婚介所,我抱着碰碰运气的态度进去谈了谈。
里面坐着一位50多岁的男人,据他介绍,自己退休了找点事情做。我表明了来意后,对方说先收取300块钱的服务费,才会帮我介绍女孩。300块钱也不多,我随手就交了钱。对方收了钱,开始就问了我几个问题。
“你房子有吗?”
“有。”
“在哪里买的房?”
“燕郊。”
“户口是哪里的?”
“河北。”
对方听了后,摇了摇头,说:“我这里有两位女孩,都要求北京的房子和北京户口。”
我为了让对方知道我的工作以及才华,忙说:“我在一家外企上班,做培训师,还出版几本书,其中有一本书已经卖出去电视剧……”
对方将手一挥,表示不想听我的话,顺手拿出了一本相册。他翻出一位小伙子的照片,说:“这小伙子比你强吧?”
我看了一眼,觉得对方长得愣头愣脑的,没看到比我强的地方呀。我问:“他哪里比我强了?”
“人家是军校毕业,学校包分配的工作,人家现在银行上班。”没等我做任何反应,他又翻出了一位小伙子的照片,说:“看到了吗?这小伙子也比你强,人家身高一米八呢!”
他继续翻相册,又翻出一位小伙子的照片,说:“看到了吗?这小伙子也比你强,人家毕业后,父母就把工作安排好了,人家在航空公司负责安检呢,收入可好了。”
我冷冷的问了一句:“一个月收入多少钱呢?”
对方没说话,冲我伸出了三个手指,说:“这个数!”
“多少?”
对方把我一瞪,说:“三千!”
我站起来,想拔起屁股走人。走之前,我又把那300块钱要了回来。我并不是在乎这300块钱,相信大家也都理解我当时的心情,对吧?你们一定懂的。
前阵子感冒了,在家门口的小诊所看病。有位病人领着一位十来岁的小女孩,在诊所里正和大夫闲聊。
这位病人土里土气的,一看就是农民工。他们正在聊丈母娘送女婿豪车的新闻。他说:“看人家那小伙子运气多好,省得奋斗几十年,这辈子什么都有了,这才是本事……”
没等大夫回应,他又指着自己十来岁的女儿说:“女孩子,我常对她说,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将来如果嫁个有钱人,一辈子省奋斗了。嫁人才是关键,学习根本没什么用。”
我听了以后,说:“你不能这么说孩子,你这样的思想贯彻下去,会影响孩子的进取心。”
那人瞪了我一眼,说:“我教育我孩子,我让她以后知道什么事情最关键,让她将来嫁个好人家,怎么了?不对吗?”
我说:“如果学不好,肯定嫁不好。”
对方想跟我对骂,大夫马上笑呵呵插话,说:“大家都是随便说说,各自的观点不同,没必要必须一致……”
这位混蛋父亲的话,让我觉得非常汗颜。他这样教育下一代,以后谁还会上进?孩子长大后怎么会不拜金?如果这个小女孩长大了,自己没有读过多少书,一张嘴就被人看不起了,还会嫁得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当很多人都在咒骂80后和90后缺乏上进心和责任感的时候,我们可以看看祖国的上一代,一切的答案都在里面藏着呢。
如果要使一个国家强大,首先要强大一个国家的教育。要强大一个国家的教育,要先让一个国家的父母学会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