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个月的班是15块钱,费奇有10天是晚上加了班的,加班费一共5块钱。

    费奇拿到手是20块钱的工资,他这一次来还得了一套新衣服,做上班的工作服。

    现在这一套衣服也送给他了。

    费奇主动的到红月那里,给妻子崔秀买了一件,腰间有皮带的小洋装。

    他早就看好了这个新款式了,之所以没有跟小姑说,是害怕小姑不肯收钱。

    红月给他最低的原价。

    刘红星也给自己的妻子买了一套衣服回去。

    因为玉鹏的媳妇金秋留在了这里,一起来帮工的琴儿,就跟刘红星和费奇一起回去了。

    几个孩子都算礼貌,先去了大舅舅家,汇报情况后才各奔自己的老家。

    刘泉看着三小子,“红星,以后有机会好好的干!再过两天,就要轮到我和你妈去城里做饭了。”

    刘红星拍着胸脯,“爸,你放心好了,有我跟大哥在家里,保证田里的活,家里的事都给你料理的明明白白。”

    周玉环看着这小子就好笑,“这才刚挣了一点钱,还不知道又花出去了多少。

    这老三两口子啊,没有老大夫妻会过日子。”

    刘泉看着老三的背影,“你瞎操心啥?他们早就分出去了,各过各的日子了,还能把自己饿死咋的?”

    费奇回家的时候,阿秀问长问短,对服装店的事很好奇。

    看费奇拿出送给她的礼物,阿秀嘴上嗔怪,却当场就穿起了衣服。

    在镜子里面左照右照的,“奇哥,这衣服太洋气了,我在乡下穿不出去啊。”

    费奇,“谁说的?你腰细,穿这个带收腰效果的不比城里那些姑娘差。

    咱们下地干活的时候不穿它,等周末我带你进城,咱们就穿着它逛街。”

    阿秀,“别,去城上逛要多花钱呢,我们就去镇上逛逛行了,顺便看看你爸妈。”

    小夫妻俩在家里,日子异常和睦。

    自从金秋留下来,刘美娟就让玉鹏和金秋两口子学着做账。

    每天的收入进行盘账,玉鹏隐隐的像个店长一样了。

    店面上差什么货,小两口一起去后院取,每天账目记得很详细。

    金秋俨然是个会计。

    刘美娟带着他们管理了几天,就开始放手。

    男装这一边,小雨做组长,女装这一边红月做组长。

    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销售模式,又观察了半个月,刘美娟决定放手了。

    这天刘玉松又要外出,被刘美娟拦下来了。

    “玉松,跟我去乡下一趟,这收旧物的事情,扔给老三父子俩吧。”

    刘玉松放下空麻袋,“行,你准备去哪?”

    刘美娟,“先去郭庄,我二姐给建筑工人做饭去了,将我们花圃那边的养鸡场交给春生他妈了。

    我有点不放心,今天正好去看看。”

    刘玉松鼻子哼了一声,“这有啥不放心的?亲家给我们看着,我们都给钱呢。”

    夫妻两个骑了车子往郭庄去。

    老远就看到他们矗立在斜坡上的别墅。

    夫妻两个进了院门,亲家母李秋娣正在喂鸡呢,看他们两口子来,连忙将手在围裙上搓了搓。

    “亲家,过来看看的吧,你姐走后,我就接手了这里,反正在家里也是闲着。”

    刘美娟点头,看一切井然有序,“不错,你们离得近,来帮忙最为合适。”

    刘玉松骑着自行车往北面走,那里有十几头猪,围成的猪圈里,小猪仔已经成了半大的青壮猪了。

    到了年底肯定能大卖一票。

    春生的二弟——秋实正在给花圃浇水,现在这个季节开的花不算多了。

    城里有人要,他们弟兄俩就会帮忙,干活挣的钱都是大嫂子刘秀兰给付的。

    亲家郭平安在家里待的时间久了,前一阵子扯了红薯藤,挑着担子去镇上,给卖了不少红薯。

    果树上结的桃子,也给卖了不少。

    这些钱全部都交给美娟的大女儿刘秀兰,再由她给婆家人发工钱。

    郭平安观察了大媳妇一阵子,发现媳妇刘秀兰公事公办,她做小辈的不尴尬,自己这个做公爹的,反倒有些放不开了。

    刘美娟,“亲家母,等我们镇上的楼房建起来了,一些娇嫩的花朵会移植到那边的顶层。

    有大阳光房,以后冬天也会盛产鲜花的。到时候让秋实去帮忙。”

    春生的二弟人还可以的,以后在镇上帮着种花,也算有一项收入。

    李秋娣连忙点头,“多谢亲家照顾了,以后有事叫他们,我跟春生他爸岁数大了,不掺和孩子们的事。

    以后这花圃的生意让他们自由发展。”

    李秋娣现在可学聪明了,率先表态,让亲家消除顾虑,以后他两个小儿子才有可能跟着挣钱。

    至于郭平安,还是跟她在家里帮着养鸡,种红薯吧。

    没得话多让人讨厌,阻了孩子的挣钱路。

    刘美娟跟她聊了几句,就跟玉松一起去了别墅。

    郭家的人没有这里的钥匙,不过打开门上楼一看,二姐临走的时候早就打扫过了。

    刘美娟和刘玉松又仔细的收拾一下,去了顶层,眺望一下远处的田地。

    刘玉松,“早知道你要在镇上盖那么大的楼,咱们也没有必要弄这么大的地皮。

    你看现在也分不开手来管理。”

    刘美娟轻嗤一声,“你嫌我多此一举了?真是目光短浅,那镇上的大楼能养猪?还是能种果树?”

    刘玉松,“我也没有其他意思,就是觉得咱们铺的场子太散了,忙忙碌碌到现在也没有啥个余钱。”

    刘美娟,“我这是抢占资源!就像当初那个服装店一样,要不是我顶着压力买下那栋小楼。

    咱们家的服装店会开得这样丝滑?当初也不知道是谁,一张老脸拉的特长,生怕我亏了他的本钱。”

    刘玉松老脸一红,“行行行,还是我老婆大人有眼光,我不说了,家里全让你做主,行了吧。”

    确实,那个服装店盘下来之后,这才短短的两年间,服装店加后面的小院,成本已经翻上10倍都不止了。

    原来5800块的房,现在58,000块连两个门面都买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