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峰简单的洗漱完毕之后。

    就朝着厨房那边而去,此时的厨房内可以说是非常的热闹。

    因为今天大家都是第一天上班了。

    大家都穿上了工人服装。(经过大家提醒,了解到啤酒厂了。)

    “云峰来了?”

    “看看咱这工人的衣服好看不好看?”

    “哈哈,没想到我们居然还能够去啤酒厂上班呢。”

    “关键是就在这附近,去轴承厂的要做无轨电车呢。”

    “嘿嘿,电车的月票我们都办理好了。”

    “对了,家里的孩子等来年三月份就有不少要上学的了。”

    “我打算等过几天找李主任帮帮忙。”

    “这点事情李主任还是能够帮忙的。”

    听到家人的话之后,李云峰笑呵呵的说起了孩子上学的事情。

    “不用,我们工人的孩子都能够上工人子弟小学。”

    “对啊,我们孩子都能够上学的,到日子直接去学校报到就行了。”

    “嘿,说起这个我不得不夸一句我们工厂了,居然还有育儿班!”

    “就是我们工厂为了那些带孩子的父母安心上班,专门弄了这么一个地方。”

    “里面看孩子的都是没有工作的工人家属,可耐心了。”

    这话让李云峰也不得不敢开,难怪无数人都在怀念这个火红的年代。

    连孩子都有工厂帮你专门带了。

    而且八九十年代这一段时间,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

    教育水平都差不了太多,城市的教育水平最多领先农村三到五年而已。

    农村的孩子努努力,还是有希望鲤鱼跃龙门的。

    想一想自己穿越之前,农村还有啥教育了,学校都黄了个屁的了。

    就连城市里面的教育水平都拉开的特别大。

    想要上好学校?可以啊,买学区房啊!

    甚至清华北大这种国内的顶尖学府,差距都相当的大。

    普通人家的孩子,那你只能真正带着自己的天赋,在高考之中脱颖而出。

    巨富家的孩子直接移民到国外,然后以极低的分数就能够进去了。

    中高产阶级的孩子,也能够在高中参加夏令营啊,各种活动啊,直接提前录取。

    “行,你们看着办吧!”

    对于孩子上学的事情,李云峰是真的不打算管。

    就自己家这几个孩子的智商,这么说吧。

    哪怕是自己家孩子上课睡觉,也能够考入顶尖学府之中。

    毕竟智商三百,啥考试都挡不住他们的!

    吃饱喝足之后,众人离开了家,朝着工厂而去。

    李云峰则是穿上了衣服,拿着票据朝着最近的供销社而去。

    来的时候,孙姐给了李云峰送了不少票据。

    李主任也给了不少票据呢!

    “自行车一辆,手表一个,缝纫机,收音机。”

    路上,李云峰查看着自己手中的这些票据。

    这些票据是孙主任送给自己的,李云峰虽然现在有了自行车了。

    但是在买一辆也没有任何问题啊!

    自己有,自己那俩爹还没有呢。

    正好这辆自行车给俩老头,没事还能去江边钓钓鱼。

    自己那老丈人,在大草甸子村的时候钓鱼都钓上瘾了。

    那家伙,每天不是在钓鱼就是在钓鱼的路上。

    “这位女同志,我买一辆自行车,手表一个,缝纫机和收音机也要。”

    “另外我这里还有一些票据,都帮我买了吧。”

    说着,李云峰就把手中的票据递给了售货员!

    “等一下子。”

    “不过你咋买这老些东西呢?”

    “能整过来吗?不行咱们门口有倒骑驴,你花点钱就给你送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