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其他小说 > 靠着寡妇津贴,我在红楼当富婆 > 第309 章 豁然开朗
    见李纨不知内情,竟还觉得蓉儿是个好的,贾珠有些欲言又止。

    他虽知道那些,但也不想把污糟事说出来,免得脏了她的耳朵。

    “应该会说的,自有大爷爷他们决定,咱们干涉不了太多。”

    说着有些小心翼翼地问道:“兰儿可有什么消息传来吗?太爷爷一直记挂着,最近老是动不动就发脾气。”

    “我没接到信,也不清楚那边儿具体怎么样了。”

    李纨一边暗笑一边说道:“太爷爷年纪大了,有气不能憋着,你们暂时忍耐一二,等兰儿回来兴许就好了。”

    她纯粹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仗着自己见不到贾源,才会说这种风凉话。

    作为亲身经历过的人,贾珠一听到这话,就跟哑巴吃了黄连似的,一副有苦说不出的样子。

    只不过,李纨懒得看,嫌弃碍眼。

    他自己的老祖宗,他不受着谁受着?权当做尽孝了。

    不然呢,难道还要外包给她这个重孙媳妇不成?

    “你可还有什么要嘱咐的?”

    “没有了,若你有事要见我的话,烧香告诉我就行。”

    说完之后,有些慢吞吞地离开了。

    他着实有些不想回去面对贾源的严加拷问,但是又没有办法逃避。

    等他走后,李纨逐渐清醒过来,摩挲着桌子上的那方小印,她开始盘算自己怎么用才好。

    没想到家里还有这种东西,幸好现在元春在宫里还没有出头,整个府里也就兰儿看着上进一些,不然这些东西绝对到不了自己手里。

    既然归了自己,那当然要物尽其用才好。

    她稍微想了一下,便把印章好好地收到了床下的暗格里。

    以后再用空间的时候,也得谨慎些了。

    经过今日这番明里暗里的试探,虽然知道贾源他们基本不会进女眷房间,但还有贾珠这个阿飘呢。

    所以还是少用为好,免得空间再被别人知晓了。

    要是赵嬷嬷她们发现库房里少了东西,可能还会往暗室这方面想,毕竟这屋里真的有一处小的;但要是被那些阿飘发现了踪迹,很有可能会猜到自己拥有空间这种法宝。

    既然现在空间没有暴露,那就永远不要为外人所知才好。

    把自己这边的事情全都处理好,她又分别给亲爹和儿子各去了一封信,询问一下近况。

    等到李父收到信后,把兰儿这段时间的表现给总结了一下,全给李纨写了个清清楚楚,也好让她心里有数,知道以后往哪个方向引导。

    不同于李父回信的轻松,兰儿那边就要纠结一些了。

    他其实很想把自己的委屈和难受跟亲娘说一说的,也好诉诉苦。

    但是想到外祖说的,“你该学着慢慢长大了,不然要让你娘护着你一辈子?”

    他咬着牙把眼里的泪花擦掉,没有把自己的辛苦写上,只给亲娘叙述了些许趣事。

    然后看看自己脚边的小狗,还把养狗请求也提笔写上了,希望娘亲能够允许。

    兰儿写完之后,还把这只狗抱起来端详了很久,“玲珑,你长得这么漂亮,我娘应该会同意的吧?”

    要说起这只狗来,其中还有一段故事。

    它本出自宫廷,是当今钦点的养狗处里刚生的幼犬。

    满月的时候,不想被偶然过去的方临清看上了,连着它的兄弟一起要了过来。

    原本两只都养在他家的,谁曾想这只因着护食,咬了方临清的手指一口。

    虽然没有破皮,但还是招了厌恶,正巧咬的还是兰儿之前咬的那只。

    所以方临清把那只大些的留给了自己儿子后,就把这一只揣着来了李府。

    当时刚进来,便收获了许多的关注和目光,其中就包括了兰儿的。

    方临清对此心知肚明,却非不明说,只道带着自家狗出来遛遛。

    不但如此,他还借口有要事与李父相谈,把狗给了李绍和兰儿,让他们一起带出去。

    这般的不讲武德,拿着小狗这种萌物来考验两个人,尤其还是一只漂亮的狮子狗,结果可想而知。

    两个彻底沦陷在小狗魅力中的人,嘀嘀咕咕一顿之后,纷纷决定要想尽办法把小狗给留下来。

    甚至连名字都取好了,就叫玲珑。

    李父对于他的套路看得一清二楚,还故意说道:“看来你在大理寺待得不错,都有时间出来遛狗了。”

    方临清:“多亏了老师的指点,不然我也难以坐到大理寺少卿的位子上去。”

    “咱们都清楚,大理寺的位置比鸿胪寺要更适合你。”

    “从这段时间的结果来看,也算是卓有成效,没有白费一场功夫。”

    大理寺管着刑狱案件的审理,由皇上的小舅子来坐这个位置,那在一些案件的处理上可以活动的空间就很大了。

    尤其是当案件牵扯到了太上皇的老臣,那完全可以通过秉公处理的法子把人给清出朝堂。

    既能在太上皇那边儿有个令人信服的缘由和借口,让其没有办法进行干涉和插手,还把一些顽固不化的敌对势力清除之后,己方势力得到了大涨,简直一举两得。

    经过这样的步步蚕食,京中很多重要位置上官员都已经换成了新皇的人手,整个局势已经更加明朗了。

    李父:“虽说寺卿不管事情,任由你施为,但是也不要忘了移樽就教。”

    “到底你的资历尚浅,想要做到寺卿的位置上且还需要一段时日的磨砺呢,不如趁此良机多向其学习请教。”

    方临清恭敬地应下,“不知为何,我总觉得大理寺卿好像不太喜欢我的行事,老师可知其中根由?”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李父深深地叹息一声。

    “若非今日朝堂乱象频出,久了必成大害,他是绝对不会坐视不管,任由着你用诏狱清理朝臣的。”

    “他一向最在乎公正清明,这种堂同伐异的事情他最不屑,也就今日形势所迫,不然你轻易坐不到这个位子上的。”

    “哎,世事难料啊,那么个刚正不阿的人,不想有朝一日竟然也学会了委曲求全和妥协退让。”

    李父说着,眼里还有点点泪光闪烁,言谈之间满是感慨和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