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其他小说 > 金疙瘩的科举之路 > 第 268章 回到宋家村
    宋致远抓住沈月月的双手道:“等家里的事情忙好了,我们就赶紧去岳父岳母那里,月月你也很想他们吧!”

    沈月月点了点头语气有些哽咽道:“我从来没有单独离开爹娘这么久,早就想了,不过如今相公你考上了探花郎,估计我爹还不知道怎么开心呢!”

    读书十几载能考上探花郎,其实他自己都有些不敢置信一切竟然这么顺利,更是每每想起自己在京城已经被授予七品官而开心。

    几辆马车很快到了宋家村,此时正值傍晚,村里人吃过晚饭后,坐在村口大树下乘凉,大家的话题统一,都是询问宋大年家什么时候办进士宴,要不要祭祖等等。

    毕竟都是五福内的亲戚,宋大年家好,他们整个宋家村就好,如今小河中了进士他们跟着也沾光,出去了说是宋家村人谁不羡慕他们。

    “大年叔,小河他们应该快了吧,这都六月底了。”

    “是啊,都这么久了,也该回来了。”

    有眼尖的人看到村口熟悉的马车,激动的指着村口处大声道:“那是不是三牛回来了?是不是三牛家的马车?”

    众人看见马车,迫不及待跑上前迎接,这么多马车除了宋三牛家能有,还有哪家能有,肯定是探花郎回来了。

    宋致远听到村民们的声音,撩开车帘看到人群中爷爷奶奶,立即跳下马车,跑向宋大年和老张氏面前,二话不说一把搂住两个人笑道:“爷爷奶奶想我了没?”

    “哎呦我的乖孙,这么远的路程累着了没?快让奶奶看看瘦没瘦?”老张氏抚摸着小孙子的脸心疼道。

    宋致远放开两个老人来回转悠一圈笑着道:“没瘦,好着呢!”

    一旁的宋大年看着眼前又长高一些的小孙子,眼里满是欣慰和骄傲“好小子,不错不错,真给我们老宋家争光!”

    “爹娘,还有我呢,我也不错。”宋三牛凑到自个爹面前笑呵呵道。

    老俩口全当没看见,拉着小孙子的手都舍不得松开。

    “大伯大伯母,二伯二伯母。”宋致远一一笑着打招呼道。

    因为知道宋致远要回来,宋二牛便早早的带着李氏回村等着了,看见侄儿和他们笑吟吟的打招呼,一点都没有见外,几人很是高兴。

    “哎呦我的侄儿真厉害。”江氏笑眯眯的走上前拉着宋致远,要不是小时候的记忆还在,宋致远都以为眼前这个笑的一脸和蔼的大伯母换了一个人。

    “那是自然,整个建台省这么多年可就出了一个探花,我家侄儿当真是文曲星下凡。”李氏接着大嫂的话笑眯眯道,她如今是真的感谢宋致远,自家三河能在县城游乐园做管事,不就是她这侄儿给的机会。

    除了大伯二伯家,宋致远拉着沈月月把围在马车四周的村民挨个招呼一声,村里人见宋致远如今考上探花郎也一点也不和他们生分,立马把拘谨丢掉,你一言我一语问起京城里面的事情来。

    到了院门口,村民们帮着把东西卸下后也不走,就坐在院子里,盯着院中的宋致远瞧个不停,瞧瞧人家这孩子咋长的,根本就不像是他们宋家村出去的,倒像是大户人家出生的小少爷。

    “三牛,小河如今真的是探花郎了?”院子里终于有人按耐不住问出大家都想知道的事情,虽然报喜官差已经来过了,但是从当事人嘴里说出来总是不一样的。

    说到探花郎这事,宋三牛就激动,语气激昂道:“那当然是真的,我儿子考上探花后,还在京城街道上骑马游街呢!”

    “游街?那不是跟戏文里一样?乖乖小河真厉害。”

    “那是不是很多人?”

    “很多人,黑压压一片。”

    “乖乖”

    “.......”

    宋三牛一边说,一边手舞足蹈比划着,院子里众人听着惊呼声一片,啧啧称奇,眼里止不住的羡慕和向往。

    说了好一会,天色渐沉,村民们才意犹未尽回家去。

    等外人都走了,江氏李氏开始张罗起饭菜,这次回家肯定是要多住上几天的,宋二宋三几人待在这里也住不下,宋三牛索性让他们都回城里去,等过几日办进士宴席在回来帮忙。

    等宋二宋三几人都走了,小院子里瞬间安静不少,如今家里孩子们住镇上的住镇上,住县里的住县里,家里只有老一辈还留在家里,怪冷清的。

    老张氏装作不在意瞥了一眼孙媳妇的肚子,想说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算了她不去做这坏人,反正小河明年就十八了。

    沈月月是第一次来宋家村,对周遭的一切都很好奇,尤其是自家相公的房间,走进去一会摸摸书桌,一会摸摸书柜,甚至突发奇想跑到他面前喜滋滋道:“相公,等我们有孩子了,就让他也来这里住一段时间,说不定也能考上探花郎。”

    还真别说,宋致远对于自个未来孩子的教育问题还真有想法,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在三岁的时候开蒙,五岁的时候开始正式读书。

    自己是探花郎,儿子再不济也要培养成举人,最起码得有做官的资格吧!

    至于女儿,宋致远想的比较多,虽大齐对女性跟别的朝代比还算包容,但这种包容还是达不到他心里的预期,所以还是得卷自己才行,有他撑腰谁敢对他闺女不好。

    “乖孙,孙媳妇吃饭啦!”

    “好嘞,奶奶我们这就来。”宋致远拉着沈月月去正厅用饭。

    一家人开开心心吃菜喝酒,一顿饭吃了整整一个时辰才散场,大伯母二伯母扶着醉醺醺大伯二伯回了老宅,这边王氏和老张氏也各自扶着醉醺醺的宋三牛和宋老爷子回了房,二堂爷爷倒是没醉,拉起一旁和大黄玩的正起劲的大伯宋志回了房。

    宋致远没怎么醉,洗漱后拉着沈月月好好的探讨了一番人生,才心满意足的搂着媳妇熄灯睡觉。

    一夜好眠,第二天一早,宋三牛和宋大年便迫不及待找到村长准备着立碑的事,立碑是好事,村长大手一挥,称此事交给他就行。

    至于喜宴,宋家人商量着等两天后着手安排,宋致远在家只能待两个月,时间上可不能浪费。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宋致远一家忙着进士喜宴、祭祖、立碑,等这些事情都处理好了,一家人回了县城,宋致远第一站就拜访了方夫子,虽夫子喜宴来过,但是这跟他亲自上门拜访意义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