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其他小说 > 金疙瘩的科举之路 > 第 231章 迎亲
    张贺梁学州孟之蓝几人听到喜报,心里一时也激动不已,本来都过去这么久还以为大家都落选了,结果现在居然有人报喜,那是不是说明他们也有希望。

    待官差稍微靠近了一些,来贺礼的宋家村人和宋家的亲朋好友全都围了上去,七嘴八舌问个不停,宋致远看这架势,都害怕榜上无名,惹人尴尬。

    “是不是我家儿子中举?”宋三牛拉着官差的衣袖问,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官差手里的大红色的喜报单,恨不得立刻就打开看看上面有没有自家儿子的名字。

    带头的官差也不卖关子,立即打开喜报单,高声朗读道:“捷报,贵府老爷宋讳致远,

    蒙

    钦命建台省提督学政徐讳洞之取中,

    建台省乡试第九名举人,

    乡魁及第,鹏程万里。

    官报房喜报

    “哎呀,我的老天爷哎,咱们家真的出了一个大举人,我的宝贝儿子,你真给爹争光,给咱们老宋家争光。”宋三牛高兴的合不拢嘴,一张脸激动的通红。

    老张氏捂着胸口消化完这一好消息,眼中闪着泪花,上前抱着自家孙子就哭,宋老爷子站在一旁也时不时的用衣袖擦拭着眼角喜悦的泪花。

    王氏更是激动的不行,她的孩子五岁启蒙,早也用功,晚也用功,不曾耽误一日,天寒地冻、冰天雪地都要去学堂,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

    接着从身上摸出一个钱袋塞到报喜官差手上,报喜官差掂了掂手里钱袋的重量,愣了几秒,然后立马激动的高喊:“恭喜宋举人、贺喜宋举人今日双喜临门。”

    宋致远也看到报喜单上自己的名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自己以后就是举人老爷了,怎么还有一丢丢的不真实。

    村长宋有财激动的跪在地上,仰起头大声道:“列祖列宗们看见了嘛?咱们老宋家有人考上举人了,咱们村以后就是举人村,咱们村好日子来了,哈哈。”

    宋家村人也是高兴不已,激动的心情油然而生,一个个挺直腰杆,神情骄傲。

    这边仪仗队听到这一好消息,不用主家说,唢呐、铜锣、敲鼓声一声高过一声,听得大家伙心潮澎湃,恨不能下地把牛踢开,自己去耕二亩地。

    “我儿真厉害,我现在就是死也值了,哈哈。”宋三牛自个激动完,又跑到宋致远身边继续激动。

    还没来及高兴多久,后脑勺就被扇了一巴掌。

    回头看只见老娘正双手插着腰,骂道:“好好地大喜日子,提什么死字,呸呸呸。”

    “是是是。”

    宋致远上前接过报喜单,看见红色报喜单上几行文字,才有了真实感,自己真的考上举人了,而且还是第九名,真好。

    媒人抬头看了一眼天色,笑呵呵道:“宋举人,该去接新娘子了。”

    “好。”宋致远整理好心情,翻身上马。

    早晨的阳光温暖而又明亮,把一身红衣的宋致远衬得越发丰神俊朗,显得格外亮眼。

    “噼里啪啦”

    一长串的鞭炮声响起,大红灯笼开路,走在最前边宋致远坐在高头大马上,带着众位师兄,和一众堂哥表哥们前往沈家,沿途一路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最前边六个小厮两人一对,分成三队。

    第一队小厮高举着牌子上面写着“回避”,第二队小厮高举着“喜”字牌匾,第三队小厮高举着“回避”牌匾。

    华丽挂着红绸的大红花轿由八名轿夫抬起,穿着红褂黑裤的轿夫们一边抬着花轿,一边高声唱着嫁娶歌谣。

    后边有几个丫鬟,个个手里端着托盘,上面放着迎书、玉如意、花瓶、石榴等。

    仪仗队就不用说了,《百鸟朝凤》《龙凤呈祥》轮换着演奏,喜庆极了。

    这热闹的阵仗很长,引得不少路人驻足观望,也有看热闹的百姓,跟在队伍后边一起往沈家走。

    此时沈家上下也在井然有序的准备着,沈月月坐在铜镜前,赵家舅母拿着木梳温柔的给外甥女梳妆,一边梳妆一边柔声唱:

    一梳梳到尾,夫妻恩爱共白头。

    二梳梳到尾,举案齐眉福寿久。

    三梳梳到尾,子孙满堂代代有。

    一梳金,二梳银,龙凤呈祥天作合。

    前梳喜,后梳福,喜福双全到百年!

    待梳妆打扮好后,赵氏亲自给闺女拿来红盖头,盖在头上时轻唱:“盖头一落,天作之合,盖头一掀,金银满田。”

    “噼里啪啦”

    沈家门口的鞭炮声响起,小桃跑进来嚷嚷道:“夫人,小姐,姑爷来了。”

    沈月月放在喜服上的小手立马攥的紧紧的,赵氏看在眼里握着闺女的手温柔道:“月月,别紧张,致远是个好孩子,记着娘昨天晚上和你说的话,夫妻之间以和为贵,但是致远要是给你委屈受,你也要及时告诉娘,爹娘去给你撑腰。”

    沈月月连忙摇头,欢喜道:“娘,我不紧张,我是心里高兴。”其实说不紧张是假的,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哪有不紧张的,不过想到那里有致远哥哥,好像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接受。

    “你这丫头,也不嫌害臊。”赵氏嘴上这么说着,心里也为闺女找到一个好夫婿而高兴。

    “嘻嘻”

    迎亲队伍在沈家大门口停下,四周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见宋致远这个新郎官长得俊俏,直说沈家小姐是个有福气的。

    虽说府城的沈家没来人,但赵氏的娘家来了不少人,看到新郎官要进来,赶忙跑到大门口堵门。

    平日里和沈月月玩的要好的两个小姑娘,带头道:“素问新郎官才貌双全,这貌确实不错,至于这才,是不是也要好好表现一番。”

    “那是自然,我小师弟文貌双全,你们只管放马过来。”张贺带头吆喝着。

    这损友。

    “那新郎官现场作诗一首催妆诗,大家觉得如何?”

    “好好好。”现场围观的人一片附和声。

    料到今天迎亲不会这么顺利,宋致远昨晚睡觉前连夜想了两首催妆诗,此刻正好派上用场。

    “银汉星垂夜已阑,催妆犹怯晓风寒。

    烛花未剪红绡泪,眉黛新描碧玉冠。

    凤引琼脂春色动,香凝绣户月华团。

    仙郎莫恋瑶台醉,且向妆前拭目看。”

    “好好。”

    周围的人也不知道这首诗做的好不好,只觉得听着就好听,鼓掌声一片。

    诗做的太好,拦门的人立马就让开了道。

    宋致远直奔正厅,一进门就见岳父沈钱岳母赵氏笑意盈盈的看着他。

    “小婿,拜见爹娘。”

    坐在上首的沈钱和赵氏对视一眼,看着跪拜在地文质彬彬、仪表堂堂的女婿,眼中皆是满意,虽说有些可惜没考上举人,但以后还有时间不是嘛?

    “爹娘在上,小婿今日迎娶月月,必尽心奉养高堂,不负结发之恩,若违此誓,天地不容!”宋致远说完郑重的双手交叠举至额头行跪拜礼。

    闻言沈钱和赵氏心里撼动不已,他们只有月月一个姑娘,女婿竟然说到他们养老之事,怎能让他们不感动。

    这时媒人终于挤了进来,举着帕子笑呵呵说道:“哎呦,沈老爷沈夫人,你们真是好福气啊,今日不仅是得了一个好儿子,还得了一个举人老爷做女婿。”

    “你说什么?举人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