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番禺的途中。
吴文一直在思索至元师祖提出的问题。
肉身是否仅为桎梏?
师祖所言“肉身的限制”确有道理。
但吴文内心深处并不认同。
肉身,真的只是束缚吗?
若如此,那肉身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有位哲人曾言:“存在即合理。”
吴文绝不相信,肉身的存在仅仅是为了被抛弃。
回顾起自己对“精气神”三合一的修行感悟。
精为物质,气为能量,神为信息,三者本为一体。
肉身即物质,是能量与信息的载体。
对这三者关系的参悟,吴文从未停歇。
物质与能量可相互转化,质能方程早已揭示了这一点。
而前段时间,吴文从血脉参悟中,又窥见了物质与信息的关系。
物质依其排列结构形成系统,恰如硅基物质可构筑计算机,而智能系统正是信息的具象化。
这表明,物质与信息同样可相互转换。
至此,“精气神”三合一的拼图,吴文已完成了三分之二。
最后一块拼图,便是能量与信息的关系。
他回想起关于能量的零星知识,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熵”的概念。
熵增定律指出:在封闭系统中,能量会自发地趋向无序化。
生命体,通过消耗能量维持自身有序,若无法逆转熵增,终将走向消亡。
然而,在这熵增的过程中,存在一个逆流:负熵。
负熵,是系统由无序向有序的转变。
无序的物质结构,经有序排列后,可构筑计算机,孕育智能系统。
无序的能量,经有序化后,亦可形成信息系统,表现为信息量的增长,如DNA编码、神经网络的形成。
负熵流可抵消系统熵增,即信息流可维系生命体的存在。
这,或许便是能量与信息的关系。
—
至元师祖所言也不完全是错误的。
肉身的确会因空间距离与速度的限制而显得局限。
打破这一局限,意识上传、飞升成仙,似乎是唯一途径。
但在吴文看来,这绝非最优解。
尸解仙:寄体为牢,困于一隅。
地仙:地域为界,囿于一方。
天仙:纵使疆域广至星系,仍受制于界。
因此,意识上传绝非终极之道。
“肉身,绝不可弃!”
吴文意识到,自己所修的“精气神”三合一,才是真正的通天大道。
物质、能量、信息的相互转化,正对应着生命形态的蜕变。
肉体之躯,可化能量之躯,亦可化信息之躯。
一旦挣脱物质形态的桎梏,空间与速度的限制自会烟消云散。
“羽化登仙!”
“羽化登仙!”
吴文口中轻念两遍,他突然觉得,
真正的羽化登仙,是否真的就是意识上传!?
越想,吴文愈发觉得:
唯有实现生命形态的自由转换,在物质、能量、信息三态间随意穿梭,方为真正的羽化登仙。
如此,方能翱翔于天地,无拘无束,达至天仙之境。
而单纯依赖意识上传,在吴文看来,倒更像是一场骗局。
想到武道之路的断绝。
思及此处,吴文脑海中不知怎么,突然冒出一个东西:
“封神榜!”
……
沿途未作耽搁。
加上速度飞快。
吴文很快便回到了番禺城。
他径直步入王宫,寻至正在处理政务的吕才面前。
“公爷?”
吕才见吴文突然现身,颇为意外:“您怎如此快便回来了?”
“怎么?嫌我回来得早了?”吴文打趣道。
吕才连忙起身相迎,笑着告罪:“公爷说笑了,您能归来,属下欢喜还来不及呢!”
说着,吕才从案几上拿起几本奏折,递给吴文:
“公爷,这是属下近日遇到的几桩棘手之事,尚不知如何处置。既然您回来了,还望您能决断。”
吴文接过奏折,却并未翻阅,而是将其放回案上:“这些事暂且不急,我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与你商议。”
见吴文神色凝重,吕才顿时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心中暗自揣测,这或许也是吴文突然提前归来的缘由。
“你可曾听闻堕罗钵底国?”吴文问道。
“嗯!”吕才点头应道,“属下在长安时,曾在崇文馆的古籍中,读到过关于堕罗钵底国的记载。”
“此国原是古哀牢人后裔,源自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
“汉朝时期,武帝曾有意招抚,然其拒不从命,甚至欲进攻南诏,扬言要回归祖地。”
“武帝本欲出兵剿灭,却因地理环境险恶,仅攻下部分地域,后设立交州三郡,以遏制堕罗钵底国。”
南诏,就是云南,澜沧江所在。
听博览群书的吕才,将堕罗钵底国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吴文不禁轻叹:“他们竟是故哀牢山后裔,那也算得上是华夏子民!”
吕才却摇了摇头:“史书虽如此记载,但堕罗钵底国早已不认其华夏分支的身份。”
“如今,他们的语言与文字,皆源自天竺的婆娑语。”
吴文闻言,面色一沉。
“公爷,您提及堕罗钵底国,所为何事?”吕才问道。
吴文遂将此次离城所遇之事,一五一十地告知吕才。
吕才听后,眉头紧锁:“公爷,属下以为,此事应先上奏长安,由陛下定夺。”
“鞭长莫及,上奏又有何用?岭南朝廷尚且无力管辖,朝廷岂会轻易出兵讨伐堕罗钵底国?最终,此事还得由本国公这个岭南道大都督来处理。”吴文断然道。
“那……公爷您意欲何为?”吕才小心翼翼地问道。
“意欲何为?”吴文双眸微眯,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笑道:
“孩子若是不听话,身为大人,自然要好好管教一番!”
“公爷,您莫不是要攻打堕罗钵底国!?”吕才确认道。
“怎么?不可吗?”吴文反问。
“这……”吕才面露难色,“公爷,此事恐怕难办!”
“其一,我们初到岭南,诸事未稳,地域广袤,尚未真正一统。以大都督府之力,恐难召集足够兵力,远征堕罗钵底国。”
“其二,堕罗钵底国山高路远,中间隔着崇山峻岭,大军难以行进。”
“再者,从公爷所述来看,堕罗钵底国如今仅派了一小队人马来犯,我们实无必要大动干戈。”
“因此,属下以为,我们只需派遣得力人手,加强防守,阻止堕罗钵底国入侵即可。
属下就觉得,可派遣阿蛮,统领镇抚司前往。”
闻言,吴文微微摇头。
吕才是根本不理解他的意图。
这一战,他之所以要打。
不仅是为了回击堕罗钵底国,令其再不敢来犯;
更是欲借此征战之机,彻底一统岭南。
将听命者召集麾下,违逆者尽数铲除。
而最重要的,堕罗钵底国中,有吴文需要得到的东西!
这诸多因素加起来,就是吴文非要开战的原因。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