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其他小说 > 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646章 慑服豪强抚良善
    其实没什么可商议的。

    河流决口首先要做什么事情,傻子都知道。

    当然是要堵住缺口了。

    但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理论上把大象关到冰箱里还只有三步呢!

    这年头也没有挖掘机,全靠人力,想要堵住决口之地,就得召集民夫,由水利专家统一指挥,再用竹筐、木桩、树枝、石块乃至于沉船填充决口。

    这是唐朝就有的办法,所谓竹络装石是也。

    可关键就在于,谁也没想过汴水会决口,这些东西没有提前准备,而大水所产生的泥泞更是让民夫集结都成了大问题。

    更何况这是冬日,在水中工作片刻,就足以让人丢半条命了。

    然而在刘淮用自己的威望强行推动下,这些困难还是被一一克服了。

    宿州大户原本还想要与刘淮讨价还价,被他以‘与金贼私通,掘开汴水,毁坏乡里’为理由,抄了几家后,立即就老实了。

    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更是出了最为紧缺的粮食。

    随后,符离周边遭灾的百姓被组织起来,全都充当为民夫,老弱烧火做饭,青壮做工,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自救运动。

    不得不说,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宿州上下的齐心协力之下,不过三日,汴水上三个较小的缺口已经被堵上,只剩下最后一个较大的缺口还没有堵严实。

    到了十二月十七日夜间,寒冷的北风又刮了起来,温度在一夜之间迅速降低。

    刘淮知道,这必然会导致灾民的生活更加艰难,可他没有想到的是,经过几日低温之后,这次降温仿佛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将汴水彻底封冻。

    不管这是不是好消息,最起码决口处也结上了冰,民夫终于有机会将决口彻底堵住了。

    “这是不稳固的。”刘时踏着冰面,遥遥看着一块块大石堆在决口之地,对刘淮说道:“刘都统,大石与夯土之间有冰晶相连,待到春日冰雪融化之时,河水就会从中涌出,到时候河堤还是会决口的。”

    刘淮点头:“我自然是知道的,但为了解决迫在眉睫之事,不得不先敷衍了事罢了。”

    说着,刘淮指了指一处高地上的民夫营地:“正如同宿州百姓,此时衣食全无,我也只能给他们一些破麻以作衣服,再给他们一些豆粕马料麸糠以作饭食。”

    “但我更知道,人不是畜生,不能长吃这些东西,还是要有正经饭食吃的。也因此,每户也应该有几十亩地可耕,有一头耕牛,再养两头猪羊,种几棵桑树,方才能活出个人样来。刘主簿,你说是不是?”

    刘时听到刘淮再次提起此事,头皮都有些发麻,拱手说道:“刘都统爱民如子,臣下佩服,可是……那些大户们,也都应该是刘都统的孩子啊!即便犯下错来,也应该作责罚,如何能轻易打杀呢?”

    刘淮淡淡看了刘时一眼,冷哼一声。

    几名时时刻刻将目光投向此地的亲卫甲士立即齐齐上前一步,似乎就等刘淮一声令下,就将刘时当场格杀。

    刘时再次汗流浃背。

    刘淮从怀中取出几封信,递给了刘时:“且看一看吧。”

    刘时接过,先看了看落款,发现是一名唤作梁肃之人,随后就看向了书信中的内容,随后越看越惊讶。

    “徐州……刘都统,徐州不是自行举义,来投奔汉军的吗?为何要行此酷烈手段?”

    刘淮遥遥眺望着河堤,摇头以对:“不是我想要用这些手段,而是时势所迫罢了。”

    这几封信都是梁肃写来的,他到了徐州坐镇时,一开始还是妥妥当当,可随着具体权力的交接,麻烦事就来了。

    不知道是因为与金军打过一场之后起了胆子,又或者是真觉得自己是手握精兵,可以讨价还价,徐州豪强们竟然在梁肃入驻徐州的第二日,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

    真的是下马威,就在州府衙门口,光天化日之下,其中一家豪强的仆人驱车将梁肃惯乘的那匹骡子碾死了。

    这下子不仅仅梁肃又惊又怒,就连程凤这些诚心投靠之人也纷纷慌乱起来。

    当然,梁肃乃是宰相之才,要是因为这点事情就退缩,那才是见鬼了。他干脆以此为借口,拉住程凤等五人,随后对彭城上下开始汰撤。

    这就是要对着干了。

    事实证明,在正经军兵的面前,这些豪强没有什么还手之力,吃了一记下马威的梁肃以更加酷烈,更加快刀斩乱麻的下马威杀了回去。

    短短五日之间,彭城竟似又打了一场大战一般。

    刘时虽然不知道具体内情,却还是从书信中的只言片语就能看出,徐州究竟遭遇了何等程度的整治。

    那里可是主动起事响应的徐州!

    这刘淮刘大郎果真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性子。

    “刘主簿,你是个聪明人,提一些要求吧。”刘淮将身上的罩袍紧了紧,随后扶着刀淡淡说道。

    刘时思量片刻之后,咬牙说道:“大郎君,我想知道徐州的程大郎有什么许诺。”

    刘淮不在意的说道:“程家的土地完全保留,却不能强留佃户,而且得完成度田。程大郎儿子现在还小,在我身边作书童。程家可以参与海运买卖,若是我能成大事,允他在海外有百里之地,裂土封侯,为姬周故事,永为藩属。”

    一二三点还是比较实在的,可以保留土地作根基,也能获得海运巨利,还能提前给儿子在中枢安排前途,但第四条海外裂土封侯是什么鬼?

    仿佛意识到刘时的疑问,刘淮笑了两声方才说道:“这些都是程大郎提出来的,梁先生替我做了许诺,至于程凤为何会有此般要求,我也不知,不过倒也无妨。”

    刘淮不知道的是,如程凤这等黑白两道通吃的大豪商贾,消息最是灵通。他们与山东海商也是有些姻亲的,自从何子真开辟航路以来,越来越多的商船开始进行海洋贸易,短短几个月之间就已经收获了许多情报。

    尤其是与南洋海商们牵上线后,更是让山东土包子们知道海外究竟有多大的天空。

    当然,你要说程凤有多大的雄心壮志,那也是扯淡,归根结底,程凤是在用这种方式表忠心。

    这句话既可以表示他愿意相信刘淮一定会成就大业,统一天下。也是在说他愿意为刘淮一统天下来奉献力量。

    咱们一荣俱荣,一辱俱辱,利益与共,我是自己人!

    刘时呆愣了片刻,随后咬牙说道:“我在出手对付乡人之后,刘氏也难以在宿州待了,我会将宗族分家,远遁他乡,到时候还请大郎君能按着授田规矩,分与臣下田地。”

    主动分家是好事。

    刘淮当即给了许诺:“济南府的一些人我要迁到密州,到时候你带着儿孙去济南府颐养天年。”

    刘时继续说道:“臣还有三个孙子正当时,愿追随刘都统身边,为一任……为一任郎官。”

    刘时也不知道刘淮的亲随该如何称呼,干脆从汉书上随便找了个职责差不多的官职,安了上来。

    刘淮则是笑出声来,连连点头:“好好好,我允了。郎官……郎官这个称呼也好,总比孝廉要好听。”

    刘时这时候方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不由得抬起头来看着‘漢’字大旗,心中觉得有些怪异。

    抑豪强、迁豪族、选郎官、逐匈奴。

    好家伙,还真的要再造大汉吗?

    想到这里,刘时心中一动,名利心一起,就再也压不下去了:“还有一件事。臣下想在都统的节度府中任职,还望都统应允。”

    刘淮点头,复又摇头:“我只能说给你个机会,节度府中人才济济,不能滥竽充数的。且看你这番差事做得如何吧。”

    刘时躬身一礼,大声应诺后转身离去,去寻那些暂时在他麾下任职的靖难大军卫所兵与文法吏了。

    不怪我心狠手辣,愿你们平日做事干净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