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见深临时被叫去指挥院校进行封闭式培训。

    姜也连续几天都在等梁聿泊的消息。

    她进入街道电话亭。

    一通跨省电话层层转接,打到了定宁省大坪村的村长家。

    苏晓禾被带回燕京有些天了,正好检验一下姜家的效率。

    拨通以后,姜也向对面表明身份,问起苏晓禾的近况。

    村长知晓她在燕京混出了名堂,还把姜家搅得天翻地覆,让他们屁颠屁颠去燕京就得去,叫他们灰头土脸地回来就得回。

    与姜家有关的人,连姜也的名字都不敢提。

    听了姜也说了几句,村长迟疑半晌支支吾吾道:“姓苏的疯了,五天前有人把她接走了,听说要把她送到精神病院。”

    才几天就疯了?

    姜也止不住地蹙眉,“有问是谁吗?”

    “没敢问,开着一辆小汽车,下来三四个人,穿的都好,像是城里人。”

    姜也攥紧接听筒,脸色很冷。

    知道苏晓禾在大坪村的没几个人。

    而且还知道她疯了,把人送到精神病院。

    一年疗养费四五百块钱起步,出得起这么大笔数目的人没几个。

    姜也忍着怒火,一板一眼讲出事先向好的说辞,举报姜家夫妻偷换孩子,作风不良。

    她阴恻恻地笑问村长:“包庇是什么后果你应该很清楚。”

    对面忙不迭点头:“懂,我这就找镇公安举报他们。”

    姜也话不多说,直接挂断电话。

    在封建保守的农村,一旦再被举报调查,姜家人以后更别想好过。

    最让她在意的是苏晓禾。

    一个大活人不至于凭空消失。

    姜也离开电话亭,沉着脸找到本地老燕京人,随手给她三块钱,打听燕京所有精神病院。

    收到钱的大娘瞪大眼睛,问个消息就能得三块钱,她美滋滋把知道的全告诉姜也。

    “最好的是兴和精神病院,环境设施好,医护态度好,而且院里的病人家里都有钱,位置安静。”

    姜也马不停蹄去往兴和精神病院。

    兴和精神病院坐落在南城区,门前竖着铁质栅栏,还有专人守着。

    精神病院有管理名单,姜也摆出一副人畜无害的表情,对值班护士说:“你好,我找苏晓禾,她是一个礼拜内被送进来的,我是她姐姐。”

    护士见她态度诚恳,根本没多想,上下翻看名单。

    过了一会,表情突然凝固住,脸色难看地让她走。

    “我们院没这个病人,你找错了。”

    姜也原本只想碰个运气,没成想从护士的反应看到端倪,觉得好笑极了。

    恨不得给陆见深和苏晓禾一人十巴掌!

    她走到院外,扭动有些发僵的脖子。

    下午太阳正好,正值精神病人被放出来活动的时间,乱哄哄的。

    她眼尖看到最后一栋楼站着熟悉身影,悄声无息跟了上去。

    梁兴朝站在病房前,看向门内疯疯癫癫的苏晓禾,她抱着枕头又哭又笑,嘴里还说着疯话。

    他赶忙关上门,叮嘱护工:“好好照看她,按时给她吃药,别让她和别人接触。”

    护工连连点头。

    梁兴朝正要离开。突然听见后面传来一道清冷声音:“原来陆见深还有两面三刀的本事。”

    梁兴朝吓得魂都要飞了。

    转头看见站在不远处的姜也,心中一紧,欲盖弥彰地赔笑脸:

    “姜小姐,您怎么跑这了?我送你回去。”

    “里面是我家失心疯的亲戚,跟陆团八竿子打不着。”

    姜也静静盯着他看,笑出声:“苏晓禾什么时候成你亲戚了?别隐瞒了,我全知道了。”

    她抬脚要进去。

    梁兴朝给其他人使眼色,顿时门被挡的严严实实。

    他站在姜也面前,一脸为难:“你不能进去。”

    姜也嗤笑,“他的吩咐?”

    梁兴朝不吭声,无声的默认。

    “我也不行?”姜也拧紧衣角,听着里面苏晓禾的声音,精致的脸压着寒意。

    梁兴朝伸长脖子不敢看她,用力点头:“陆团吩咐过,除了他和护工,任何人都不能进,也不能和苏晓禾说话。”

    “你也一样。”

    他其实也搞不懂陆团为什么这么做?

    但他只有执行的份...

    反正之后低声下气哄姜也原谅的人不是他。

    “请回吧。”

    姜也转身离开,迎着刺目的阳光笑得讥讽。

    她竟然信了陆见深几分,还差点对他袒露一点真心。

    现在想想,她才是最蠢的那个。

    姜也到繁花服装店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顾宜正准备关店,见到她出现,让新招的营业员叫她老板,喜气洋洋地拉她进门。

    凑在她耳边,压低了声音说:“产量高了,供给我们的货都多起来了,按照你的要求,把限购的件数提到四十条,现在每天能卖一千块钱。”

    说起来顾宜也觉得高兴。

    从籍籍无名的小工人摇身一变成了金牌营业员。

    工资翻涨两倍多,还有奖金。

    顾为了买到最时兴的衣服,对她的态度也很友好。

    姜也简直是她再生父母。

    顾宜献宝似的把最近的营业额尽数给了姜也。

    姜也每隔几天都会来收一次钱。

    她要养活几十个工人和门店,收入的一半都要用在维持运转上。

    即使这样,她手头上仍有八千块钱。

    算一笔巨款了。

    姜也来是为了另一件事,她收好钱,认真道:“你让大虎把祥谦服装店那对夫妻赶出去,再想办法在万年百货,长府大道租店,扩大生意,这段时间营收全交给工厂,不用找我。”

    苏立军夫妻到处躲债,生活凄惨。

    唯一的落脚点没了,对他们来说雪上加霜。

    她不想脏自己的手。

    等到了香江,借刀杀人,这才有意思。

    顾宜对她言听计从,拿小本子一条条记下来,另外掏出一封信给她。

    “有人往店里塞了信封,点名让你收下。”

    姜也眼神一动,揭开信封。

    三个清晰大字映入眼帘。

    办好了。

    另外附上通行证和签注。

    证明亲属关系,以探亲名义就能往返香江,且保留内地身份。

    姜也怕陆见深察觉,死扒着她不放,早在陆家时便通过陈素令转告梁聿泊了,一律交由他来办。

    他的效率挺快。

    姜也神情自若地收好东西,迈出服装店。

    她还有最后一件事要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