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向暖没等来老支书,反而等来了孙学文。
许向暖短暂的不解在看到孙学文眼里的对知识的渴望就知道他来做什么了。
许向暖指了指杨大队长家院子里的几个木头墩子,“走,我们去那里说。”
她可不想在队里传出跟孙学文的绯闻。
还是在大家都能看到的地方说话比较好。
孙学文像是做足了心理准备但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许向暖同志,我想跟你学习一下你的授课方式,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教一教我?放心,我会交学费的。”
孙学文生怕许向暖不答应,直接把在手里攥了好久的桃酥袋子往许向暖面前推了过去,“我身上只有这个了,要是不够的话我再给你补。”
可别小看了这一袋桃酥,说不定是孙学文攒了好久的钱还特地去市里供销社买的呢。
许向暖很能看出孙学文家庭条件也是一般,衣服易磨损的地方都打上了补丁,而且应该也不是家里受宠的孩子。
受宠的孩子怎么可能下乡呢。
不过这年代的人真淳朴啊。
不过作为一心为了国家建设的她怎么能受礼呢?
许向暖反手就把桃酥给推了回去,孙学文以为许向暖这是拒绝了他的请求,脸上的激动和期待一下子灰败了下去。
“孙知青,这么点小事你不用拿这么贵重的东西给我,能和你一起探讨教学那是我的荣幸。”许向暖的笑里带着安抚的力量。
许向暖说的是探讨不是教,实在是给足了孙学文尊重。
孙学文眼眶微红,他从小就跟别人不一样,他的目标一直都是考大学,家里人都嘲笑他大学都没了还在做白日梦呢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祖国会恢复高考这事。
不过下乡这几年他一直为了生存忙碌,很明显能感觉到自己的学习能力退化了,很多东西都忘记了,但是听了许向暖讲了几天的课,仿佛给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学习也可以这么有趣。
原来学习也不需要那么一板一眼。
“谢谢你,许老师”孙学文深吸了口气,站起身对着许向暖郑重地鞠了一躬。
这下可把许向暖吓得够呛,急忙蹦起来躲开孙学文的大礼,“孙知青,你这是做什么?不用这样不用这样。”
许向暖让孙学文坐下后,跟他细细分析起了她的教学方法。
孙学文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许向暖喝了口水润润自己冒烟的嗓子,“是吧,是不是很简单?其实就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娱乐化,激发起队员们对识字的兴趣。”
“很多东西有兴趣才有学下去的欲望,没有兴趣只会觉得枯燥无味。”
许向暖的教学方式实在是太妙了,他之前一直认为学习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必须一板一眼地进行,原来还能从这个角度去看,等他回去要好好研究一下。
他肯定也能行。
孙学文像是被开窍了一样,看了看许向暖,略微有些激动地开口,“许老师,那今天的课能不能让我上一下?”
怎么不能?
当然能了,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她终于能让自己的嗓子歇一歇了,天知道她嗓子都快废了。
许向暖像是有些为难模样想了想,最终在孙学文期待的眼中点了点头,“行,那今天这趟课就交给你来上了,我相信你,你一定能行。”
有了许向暖的肯定,孙学文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迫不及待地跟许向暖告辞,回知青点准备今天晚上要上课的内容。
许老师都这么信任他了,他绝对不能让许老师丢人。
“孙知青你的桃酥忘拿了。”
“许老师,那是我交的学费,你留下吧。”
孙学文急大步往外走,见到老支书也只是匆匆点了一下头当做打了招呼。
老支书有些摸不着头脑,一边往里走一边念叨,“这孙知青怎么了?怎么跟被狗撵了一样?”
呀,她心心念念的老支书这不就来了么?
许向暖装傻,“不知道啊,可能有急事吧,老支书你坐,喝点水么?这有桃酥也吃点。”
许向暖不等老支书回答,直接撕开了的桃酥的包装纸拿了一个桃酥塞到老支书手里,另一只手也被塞了一碗水。
老支书酝酿了好久的话一个字都没说出口就被许向暖给堵住了,只能默默地拿着桃酥啃了起来。
许向暖也不急,自己也拿起一个桃酥咬了一口,满口酥香,美的许向暖忍不住眯起了眼睛。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生活物资匮乏了点,但这东西都是实打实的好啊,一吃就能吃出不一样来。
至于一旁不说话的老支书,她不急。
谈判这事本来就是先开口的人就落下风了,她在赌老支书能多沉住气来。
老支书当然能看出许向暖那点小心思,忍不住在心里笑骂了一句小狐狸,但是就像许向暖猜的一样。
老支书沉不住气了,他想要知道大牛是不是个学习的苗子。
“咳咳,向暖啊,那大牛…”
许向暖笑容更灿烂了一些,接过老支书的话继续道:“大牛这孩子聪明,脑子里好使,别人要学很久的东西他扫一眼就会了,我还没见过这么聪明的孩子呢。”
老支书急切道:“那他是不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许向暖一脸严肃地点了点头,“当然是了,要是大牛能跟城里孩子一样读书,肯定前途无量。”
谁家当家长的不喜欢听自家孩子的好话,更别提大牛一直都是老支书的心尖尖肉。
大牛这孩子虽然调皮了一些但聪明啊,脑子活。
像他。
老支书的心一下子火热了起来,但又想到了就算是个读书好苗子也没用,大学都不招了。
“老支书,这件事我跟您的想法不一样,国家建设需要高等人才,人才从哪里来?那肯定是学校里来啊,祖国肯定会恢复高考的。”许向暖信誓旦旦道。
原来老支书不经意地把自己的心里话都给说了出来。
许向暖看出了老支书的意动,再准备添油加火道:“可是咱们杨兴生产队最近的小学都得走20里的,上下午这一来一回一天就要走80里也太辛苦了。”
“要是咱们杨兴生产队能有自己的小学该有多好啊,有钱了就自己建一个,这样孩子们也不需要那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