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子回到四合院的小偏院,先安顿方畅睡下。
颜颜举着糖人问道:“这个给他放哪?”
虽然弟弟经常转身就忘事儿,但要是明天还记得,她却把糖人给他吃掉了,那肯定会哭闹不休的。她也没有那么爱吃糖。
林嫣道:“放前面大厨房的冰箱里去吧。”
冰箱三千多一台,肯定只置办了一台放在前头的大厨房。他们从侧门回来的,没经过第一进。现在要去开冰箱,得走去第一进。
颜颜道:“外头的气温,应该稀不了吧。”
院子太大,她有些懒得走了。爸爸给她讲给冰箱冷藏的温度0-5度,天气预报说的今日气温也差不多。
林嫣想了想,虽然烧了地龙但也只有十度以上,确实不会变稀。
“行吧,那你就搁在碗柜里去。去找敏姐洗洗睡了。”
“哦。”
等颜颜出去了,林嫣道:“你让韩梅找的那个拍摄团队,又来电话要钱了。”
方明澈道:“先给他们吧,总之最后是要拿票据来对的。多退少补!而且有票据也得是合理花费。九十九步都走了,不差最后这一哆嗦。”
之前他让韩梅找人去拍那些民间艺人制造非遗产品的录像。这得全国各地的跑,而且往往跋山涉水。尤其是那些必须翻山越岭的地方,扛着摄影器材也确实是不容易。现在又不像后世,拿给手机就可以拍摄了。
韩梅找的是大学摄影专业大四的学生,这样价钱会便宜许多。对方也能把这当做是毕业实习的项目。但这些人身上没什么钱,肯定得先给经费,后报销。已经出去跑了几个月了,天南海北都要去,花掉的钱确实不少。
方明澈躺在床上,手垫在头下,“阿嫣,你算一下咱们82年除了旅行社能进账多少。”
林嫣拿了电子计算器出来,“你不会又想搞什么大动作了吧?”
“负债都快30万了,我还搞什么大动作?而且,除了买房子,我也没什么大动作。”
林嫣想了一下,也是。买和修复四合院花了14.4万,老洋楼光是买就花了18万。
而且,直至今天,他们家也只有一辆和旅行社合用的二手小货车。轿车都没有买一辆!明澈也确实不算是花钱没数的人。
目前他们家负债27万,不过要把老洋楼简单收拾出来,并把多的两栋拿来做民宿,还得再投入3万左右。家电就是最大的花销!
她低头算了起来。两个废品站增加沿街收购的项目后,生意又往上跃升了一下。一年大概能有十万。
菜摊子,算上预期的明年冬天的大棚蔬菜,三万左右吧。
这么一对比,菜摊子的上限确实如明澈所言的不高啊。总数一直就没怎么涨过,不像废品站那边已经涨过几回了。
嗯,四合院的民宿一个月能挣两三千。上海的老洋楼如果也能有这个数的话,加起来一年五六万了。
那他们家今年初了旅行社能有十八万左右。很可能偏多!
方明澈道:“行,还债的事就交给你了。内当家的!”
有这个数就好,两年内可以还清就没压力了。旅行社扩张期间是真没多少余钱分红的。
林嫣道:“放心吧,我肯定忘不了。贷款到期的日期都记在小本本上的。日历的最后一张也写着呢,会结转到明年。”
都是拿房子去抵押的,不及时还贷回头把房子收走可就亏了。
方明澈道:“那倒不会立时就收,还是要事前提醒两三次的。银行的目的又不是为了收抵押品。那我们手头现钱有多少?”
肯定要留点现钱的,遇到事了再筹钱可来不及。
林嫣比了个‘三’,意思有三万。
过了三天,刘青峰和耿山下班后找到华侨公寓来。他们一家子在四合院住了一晚就回来了。
方明澈抱着畅畅正看着林嫣、方敏还有颜颜在小区里踢毽子呢。还有小区里很多女孩子也一起参加。大冬天的,肯定动起来最暖和。
“方老师,之前是我们想差了。以后,我们会好好做事的。”
方明澈点点头,“行,那就继续合作愉快吧。”
不想另起炉灶、自负盈亏,那就好好干。他可不耐烦再给做一次思想工作。
打发走了他们,一家子也看着时间回家了。屋里有供暖,都是进门就开始脱外套。林嫣忍不住道:“还是这集体供暖最划算。烧地龙太贵了!”
方明澈道:“目前首都也就东西长安街、华侨公寓这样个的别地方在供暖。而且,就算是以后集体供暖推广开,也是楼房能享受。那些老平房,没法弄的。而且,四合院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烧的煤炭那些,都算在房费里了。”
包括他们家的四合院还有小偏院,都不会集体供暖的对象。如今二老和老大一家没事就爱待在四合院,就是因为四合院还有地龙。小偏院可是只能用炉子取暖。炉子可不像地龙,能大面积、大范围的供暖。总不能成天就窝在炉子边上吧。
这份寒冷让刚从广州回来的众人,一时都有些不适应。
记忆中应该是八零年代中期,BJ居民区才开始推广集体供暖的吧。确实比空调、比烧地龙都划算。
畅畅蹲下,被方敏扒拉下外头的厚裤子。脱下来后,他畅快的舒了一口气。嘟嘟囔囔地道:“冷,不好!”
知道这小子是嫌弃首都没有广州暖和、穿得少,让他都不好户外活动了。方明澈道:“趁着还没化雪,明天再带你去颐和园滑雪去。下雪天也有下雪天的好的。”
看方畅有些疑惑地样子,他道:“又忘了啊?元旦前,爸爸带你和敏姐去一个好大、好大的园子里滑雪,敏姐抱你坐着。算了,明天去了你可能就想起来了。”
第二天一家几口人睡到自然醒,吃过早饭正准备出发。电话响了!
方明澈就近接起来,“什么?好的,谢谢你啊!”
他挂了电话打到四合院去,“爸,叫那几个退伍兵马上打车过来我这边一趟。楼下有其他收废品的跟霍晨起了龃龉。”
刚才是有邻居路过看到了,知道那是他家的员工。回到家赶紧给他打了个电话通风报信。
前天霍晨就和方明澈报备来着,说有了另一拨人到华侨公寓门口收废品。不过他道这里收废品时间已经挺长了,一直童叟无欺,从来没有短过秤、少过钱。这边小区的人也都认他,就没人去那边。
这小区门口也不是谁家的,别人要来收废品方明澈肯定管不着。但如果仗着人多想欺负人少,那肯定是不行的。
他挂了电话,穿上军大衣立即就出去了。结果刚走出家门就听到林嫣喊了一声,“小敏,看好他们。”
她也拿了一根棍子追出来了。
站在电梯门口,方明澈看林嫣一眼,“你这是电棍啊?”
林嫣点头,“是啊。”
“几时买的啊?平时搁在哪呢?”
“上回有人翻墙进小院偷车胎吓着畅畅,我逛友谊商店发现有卖这个的就卖了。平时就搁在床头柜里啊。”
得,这都搁了一年半了。他平常也不收拾屋子,还真是没发现。
“行吧,妇女能顶半边天。速战速决,别把事儿闹大了。”
电梯来了,两口子一起进去。原本就在里头的邻居笑道:“怎么,你们两口子准备去下头活动活动筋骨啊?家里220平还不够?”
方明澈道:“不是,门口收废品那个,是我家的员工。让几个人围起来了。”
霍晨的确是被几个收废品的在转角的地方围起来了,还威胁他明天起不准来这边了。
霍晨看了看,有六个人,而且拿着板砖、棍子。他如果出其不意,能干翻两三个。好歹也是退伍兵!
但更多的,一时恐怕难以拿下。那多半是要吃点亏的,毕竟双拳难敌四手。
刚才有个熟看到他,一边快步往里走,一边比了个打电话的手势。他便知道对方是说进去给方老师打电话,于是只是拖延着。
和他们讲自己是先来的,已经来了一年多了。要不,大家公平竞争,别人的废品想卖给谁就卖给谁。然后又说自己也是打工的,这样不好和老板交代啊云云。
这会儿眼见方老师和林老师都出来了,他才猛地一脚踹了出去。没敢踹肚子,怕出大事。踹的是大腿,被踹那人蹬蹬蹬就退了好几步。他也猛地退了几步。
另外五个人一愣之后,都抡着板砖、挥舞棍子朝他冲过来。
对方方才已经咄咄逼人的手指都要戳到他脸上了,唾沫星子更是直接喷过来。帮手来了,他还忍什么?
方明澈立即跑过去帮忙。林嫣也把电棒开到最低档,加入进去。
方明澈打架一向厉害,林嫣更是当年扛着扁担去抢水的人。如今扁担变电棒,杀伤力加大。再加上一个霍晨,很快把这六个人都打得没有还手之力了。
被方敏抱着追出来的方畅整个人都看傻眼了。站旁边的颜颜道:“以后你不听话,爸爸、妈妈就这么男女双打。”
方畅缩了缩胖胖的小身子,抱紧了方敏的脖子。又忍不住扭头朝父母看过去。
方敏还准备有必要就喊小区里的保安呢。现在看到九婶都这么猛,便觉得完全没必要了。
她还真没见过他们打架。林嫣去抢水已经是当老师之前的事了,方明澈在村里也不打架。一直看他们文质彬彬的,没想到大学生也这么会打架。
倒是颜颜见过两回爸爸跟人动手,并不太奇怪。刚才方敏催着她赶紧穿着衣服出来,她都不太急的。
不过,妈妈打架她确实没看到过。一时也有些看住了!
那六个人看他们实在是凶悍,撒腿跑了。
等几个退伍兵打车过来,已经是几分钟之后了。方明澈让他们留两个人在这边陪着霍辰,之后一段时间都过来。
“放心吧,方老师。有我们在,谁再敢来人多欺负人少,我们一定把他们打得亲妈都不认识。”
方明澈道:“正当防守就好,不要授人以柄啊。还有,别把人打残、打废了。”
霍辰等人点头,“好的。”
然后方明澈照旧是开车带妻儿如期出游了。
车上颜颜问道:“妈妈,老师也可以和人打架么?”
“虽然别人管你爸和我叫‘老师’,但我们毕竟现在还不是为人师表。算了,不跟你说这些虚的,省得把你说糊涂了。霍辰叔叔是我们自己人,肯定不能眼瞅着有人打他,我们袖手旁观。谁是我们的朋友、谁的我们的敌人,这是必须要分清的。你以后遵循这一点就行!”
颜颜点头表示受教了。
“妈妈,我们一起习武的,可是你怎么这么厉害?”
林嫣笑了起来,“因为你太小只了啊!不过,你如果和同龄人打架应该也很厉害。但我们习武之人,不能欺凌弱小知道么?”
“知道。”
“但有人如果想欺负你,那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颜颜继续问道:“如果像霍辰叔叔今天这样,被一群人围住了呢?”
方明澈道:“能避免尽量避免。但如果避无可避,你就认准了一个人打,越狠越好!对一个人,攻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一群人,就认准了一个打。”
“好的。”
方明澈道:“颜颜,看来你还挺喜欢去习武的啊?”
颜颜点头,“嗯。爸爸,我们什么时候再去打枪啊?”
“你不怕肩膀痛了?那回头趁着王叔叔出国前,咱们让他带咱们再去一次。到时候还是像上次一样,给你肩膀那里绑上软垫子。”
老王和他媳妇儿就快要出国了,两个人双双被外派去美国学习。为期半年,三月植树节之后动身。
杨梅已经在乐呵呵的拿着分给他们的外汇券,到旅行社换美元了。
她想多换些以备不时之需。杨老爷子说了她,让她不要太不合群了。而且,国内挣美元这么不容易,你还拿过去花。尽量少花、最好不花!
那之后,杨梅就没来过了。
旅行社每个月是有上交外汇的额度的。方明澈和林嫣自然乐得如此。
至于打枪的事,方明澈能这么自信的答应颜颜,自然是跟旅行社利润的蒸蒸日上分不开了。
王家在旅行社之后,又做了一些投资。估计也是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哪怕是里头最挣钱的、老王开的那个武术俱乐部,目前挣到的钱也没法跟旅行社的零头比。
方父、方母和方健三兄妹也自行打车来了颐和园门口。方父掏钱,如今除了方明澈和林嫣,全家他最富裕。
五个人,挤一挤就过来了。也没比坐公交车贵太多,主要图个方便。
听说可以有机会去打枪,颜颜觉得滑冰都没那么香了。毕竟滑冰是有钱就能办到的事啊。她忍着没和堂兄、堂姐显摆。因为不知道爸爸能不能把他们也带去。
坐在椅子里滑冰的时候,方父、方母参与了两轮。主要还是看着孙儿、孙女们玩耍。
期间,方父扭头看了看那边桥上。那桥上是何师傅的爱人拿着相机在兜揽生意。刚进来遇上,她就笑吟吟和方明澈、林嫣打了招呼。
之前何师傅结婚摆酒,是请了方明澈和林嫣一起去的。说起来,大家认识、打交道也三年了。
旅行社这两年有什么事,也还是请了何师傅这个专业人士来拍照。就这次去广州、深圳、香港照的几卷胶卷依然是拿到何师傅那里去洗的。
今天他们自己带了相机,但回头要洗照片肯定还是找何师傅。
方父很快就看住了,他看到有人自己做了一套挺粗糙的清装来拍照。但是还吸引了不少进来玩的游驻足围观。
他忽然萌生了一个想法,要不民宿里做几套好的、精致的租给游传来拍照?反正他们离故宫近嘛!
阿嫣没时间,要带孩子、要读书,还要当旅行社的出纳。不知道袁大妈的儿媳妇会不会做这种?他回去问问呢。
他把这个想法和方明澈说了说。
方明澈看看他,“爸,可以啊。你可以不只做清装,明装也可以啊。甚至历朝历代的服装都可以。嗯,我去图书馆给你借一本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图文并茂的啊,这可是大师级别的著作。沈从文那十年之前就不敢写小说了。转而研究古代服饰,人家依然是王者!”
这书是去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香港风光出版的。全书有图像700幅,25万字。是沈老20年呕心沥血之作。
看小儿子这么认同自己的想法,还要帮着借大师的书。方父高兴的直点头。
“要不,我们下午就去借书吧。”
“行,你先借来看看。要是感兴趣,咱们再去买一套都行。”
中午就在颐和园吃的。这回倒是没遇上想抢包间的衙内,大家乐乐呵呵的就吃了。然后方明澈开车送众人回四合院,接着又带方父去图书馆借书。
因为图书馆目前的停车位有限,方明澈开到朱启明那里去停的。
朱启明很热情,“方伯伯好!姐夫你放心,我一定寸步不离的守着。绝不让人把你的车给画花了。”
方明澈道:“已经有人干这种事了?”
朱启明点头,“是啊。不过我这里主要就是守自行车还好。”
画花别人汽车的人,多半是仇富。自行车,如今正式工几个月的工资就能买到,倒是不至于招致这种仇恨。
不过,偷自行车的也多。他严防死守的主要就是这类。
方明澈点头,“行,那就拜托你了。”
“姐夫跟我不用气的。方伯伯的茶盅要不要掺开水,我给您掺点?”
朱启明跟前放着烤火的小炉子,上头烧着一壶开水。旁边还有灌好的一个开水瓶。
方父看他把手伸到面前来,道了声谢把茶盅递给他。
朱启明转身就给掺满了。
爷俩往图书馆去的时候,方父道:“我看阿嫣这个表弟还是挺会来事儿的嘛。”
“可能是守了一年多自行车,人也变灵活了。反正我听说林怿是让他刺激惨了。”
原本就比自己厉害的人,估计是真刺激不到他。但朱启明这一年多估计都攒了千儿八百的了。这事儿是真有些把林怿刺激到了。
可能逢年过节的时候,他舅舅、舅娘忍不住显摆了吧。
进了图书馆,方明澈把父亲安顿在市民都能自由进去阅览报纸的地方。然后自己拿着借书证进去借书。
等借好出来,方父道:“这图书馆不错,有空我时不时坐车来坐坐。”
“嗯,可以的。对了,我再给支书汇一千块回去吧。又是一学期了,除了给贫困生报名的学费,让他再安排人去买些图书充实一下村里的阅览室。”
年前分红了一次,他让支书把钱都充入那个助学账户了。但村办工厂也要扩张,要买新机器。所以分红不会太多。回头他一年寄一次钱回去吧。
方父拿着书回去就开始看。当天下午还特地去了一趟袁家,问袁大妈的儿媳妇会不会做这个。
对方看了看书上的清装,“还真没做过。”
不过,有钱不赚王八蛋。如今她也是越来越尝到能赚钱的好处了。她决定不要一口回绝,研究研究再说。
“方叔,我有个熟人是人艺的。他们那里有清朝的戏装可以看,我这周末就看看去啊。不过这布料不好买,我得去问问人家的戏装是在哪买的布料。”
听说这条胡同那谁就是八旗后人来着,她也去问问。反正为了挣钱,什么法子都想想嘛。
方父道:“哎,这事儿可真是让你费心了。明澈和我说了,这种算是定制的,得格外多给钱。我先给你拿些定金吧,这怎么说也要你去奔波、托人情。就算最后事情不成啊,你也不用退我。”
他直接给了五块钱,这也是方明澈交代过的。
袁大妈道:“大家邻居,哪用得着这些?”
“用得着的,没听我说么,又要奔波、又要托人情的。那小马,事情就托付给你了。”
“好嘞!您放心,我一定发动身边人帮着一起想办法,一定给您办成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