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盯着那二十块不放,把大丫头害惨了。”
叶大嫂一听这话火气更大:“叶熔你摸着良心说,你就没盯着那二十?”
夫妻俩为了这事又吵了起来,都把责任往对方身上推。
叶母喂了猪出来见两人又掐了起来。
板着脸训两人:“行了,别家两口子年轻时爱吵,你们倒好,跟人反着来,越老越爱吵。
小艳嫁都嫁了,娃也生了几个了,现在翻旧账有什么意思。”
叶烽一回来,叶母就有了底气,敢训儿子儿媳。
叶大嫂把通知叶红艳的事交给叶彪,叮嘱他:“通知了你姐就回来,别乱跑,李家人使唤你干活别理,别给他们干活儿。”
大丫头嫁过去七八年,亲家一家从没来帮过一天忙,别想使唤她儿子。
叶大嫂对不会做人的亲家、又老又懒还带残疾的女婿李保贵一万个不满。
想想又嘱咐叶彪:“就让你姐和娃回来,跟你姐说,不许让李保贵跟来。”
不是吃自家的,叶大嫂也不愿意让那家子来占便宜,关键是还丢人。
当年把大丫头嫁给李保贵,她可没少被村里人嘲讽是后妈。
叶彪点头:“知道了。”
叶彪这点好,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听话的很。
叶红艳嫁的不算太远,往西边走翻过几座山头就到,叶彪去了几次,能找到路。
叶大嫂给叶彪两个煮熟的包谷当午饭,免得去了叶红艳家没吃的得饿着肚子回来。
叶彪揣起包谷就走,他脚程快,刚过中午就到了李家。
李家住的这个山头属于另一个镇,比南溪村人口更多些,和叶家沟一样,除了外嫁过来的女人,全都姓李。
穷是真穷,村里大部分人家的房顶用的是茅草顶。
“姐。”
叶彪到山垭口就见到叶红艳挺着肚子在地里干活,叶彪立马把老娘的叮嘱抛到脑后,下地帮叶红颜干活。
“阿彪你怎么来了?”
叶红颜见到弟弟很开心。
“阿明考上了大学,二叔回来了,明天办席请,妈让我来喊你和小花她们回去吃席。”
叶红艳喜道:“阿明也考上了,真厉害啊。二叔什么时候回来的?”
叶红艳在娘家日子过的不怎么样。
没书读,好吃的都是叶彪的,干活少不了她。
羡慕二房的两个堂妹,同样是姑娘,比她幸运的多。
虽然也要干不少活,可至少有书读。
有文化的姑娘比文盲嫁的更好。
她要是有文化,她妈肯定会把她嫁的更好,起码比现在过的好。
在娘家的时候她盼着赶紧长大,以为长大嫁了人会好点,哪知嫁了人才是真正苦日子的开始。
公婆懒,男人更懒,她不想被饿死只能家里家外都干。
嫁过来几年,娃生了四个,肚子里还有一个,活没少干还听不到两句好话。
婆家人把她当外人,娘家人把她当成泼出去的水。
没嫁人至少还有个家,嫁人了家也没了。
“昨天。”叶彪挥着锄头回答。
叶彪帮叶红艳把一块地都挖完才回去。
难为他还记得叶大嫂说不许带李保贵去吃席。
叶红艳没留叶彪吃饭,也没让他去家里坐坐。
家是婆婆当,粮食也是婆婆管着。
婆婆抠门又刻薄,占别人便宜在行,别人想占她便宜门都没有。
弟弟是空手来,婆婆不会招待弟弟吃饭,还会说一堆难听的话。
叶红艳结婚后就很少去娘家,不是她不想去,实在是空着手不好看,她妈那张嘴也是不饶人的。
她妈让弟弟跑一趟,是秉持着二房的便宜不占白不占,想让她带着娃去吃席。
可她要什么都不送也不好意思带着几张嘴去蹭饭。
过成这副寒酸样,她并不想去占谁便宜。
每次去娘家,村里的大妈婶子嫂子总用同情的眼神看她,她受不了。
可想想好久没尝过肉味的四个小丫头,叶红艳又心软了。
自己吃不吃不要紧,娃太可怜了。
长这么大每过过一天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