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烽和王静各自出一半的钱,王静负责守店卖货,进货这种辛苦活归叶烽。

    挣的利润一人一半。

    叶烽除了去批发市场进服装,还进些电子手表、磁带在天桥上卖,这些也是暴利。

    王静跟了他,无论是房租还是其他开销都是他来付,总得多挣些钱。

    王静知道叶烽还做着别的生意,叶烽不说她也就不多问。

    说好做叶烽背后的影子她就不会食言,除非叶烽主动告诉她。

    一晃一个月过去,自从店开起来二人几乎天天早出晚归。

    服装店的生意很好,电子手表和磁带让叶烽的钱包越来越鼓。

    这期间他一直没给家里去过信,也没给方小芝寄过一分钱。

    有时他甚至忘记自己在南溪村还有妻子和儿女。

    也忘记了前世记忆带给他的痛苦。

    方小芝没收到叶朝的电报。

    邮递员来送电报时她出去串门。

    叶慧叶敏姐妹看到电报上简短的几个字,默契的决定当做没这回事儿。

    姐妹俩都清楚家里盖了房之后没什么钱,叶烽留下的一百五他们兄妹交了学杂费、买文具外就不剩多少。

    叶亮叶明在镇上念高中,除了自己带粮食去学校食堂换粮票菜票外,每个月怎么的也得花五六块。

    叶烽没寄钱回来之前若是让方小芝知道宝贝大儿子没钱吃饭,肯定会把她俩的学费寄给叶朝。

    那她们怎么办。

    叶朝饿肚子她们心里也不好受,可是......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要怪就怪叶朝自己不回家。

    做了十多年的兄妹,叶朝到底为什么不回家过年,能瞒过爷奶父母瞒不过她们。

    再说叶朝那么大个人,总不可能把自己给饿死。

    姐妹俩将电报扔灶洞里点火。

    方小芝以及叶亮叶明兄弟毫不知情。

    时间一天天过去,一转眼农忙过了,方小芝每天数着时间过。

    盼着叶烽的信和汇款单。

    等了一个多月没有一点音信。

    叶烽这些年吃住都在工地上,这个工地的活儿干完就换下一个工地,没有固定地点。

    他不主动联系家里根本就找不到他人。

    这就是方小芝最担心的,叶烽一旦有了外心不愿意回来,她连去哪里找人都不知道。

    叶亮叶明在学校住,课业紧每个月最多回来一次背粮食。

    叶敏叶慧在另一个村上学,每天早出晚归。

    公婆搬到山脚的大房家住,除了周日,白天方小芝就一个人在家。

    没人跟她说话,也没人干涉她干什么。

    没有叶烽的消息她心里烦闷就越发喜欢去村里串门。

    村里跟她一样的留守妇女不少,几乎家家都有,不过那些女人的丈夫要么在县城,要么在省城干活儿。

    回来一趟也容易些。

    不像叶烽三几年不回家,好不容易回来了没几天又走了。

    但挣的钱也不一样,叶烽比村里其他外出务工的男人挣的都多。

    而且他从不乱花一分钱,家里才能把债还清、供几个孩子上学,还能盖起大房子。

    羡慕方小芝的女人不少,也有人嫉妒她,难免会跟她说些酸话刺激她。

    “你家叶烽模样好,长的高高大大,在大城市久了肯定会染上一身毛病,你就不怕他在外面养个小的不要你了。”蒋英纳着鞋底,满是恶意的问方小芝。

    她跟方小芝的娘家是一个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