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灿哥在游戏直播里潜水这事儿听起来有点离谱,但仔细一想好像没那么离谱,就这剪辑,要说灿哥不知道核爆日服的这事儿,我自己都不信!
啊?核爆日服?快唆哈是怎么个事儿?
太应景了,这真的是太应景了,什么他吗灵感,这不庆功专用吗?
放!战!歌!!
在一小撮知道事件的玩家安利之下,越来越多的粉丝知道了核爆日服的这件事。
在得知还有这么魔幻的事情后,更是为历经磨难成功核爆的经历感到激动。
看不懂没关系,此时网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相关的解说。
并没有等很久。
主播自己的剪辑视频也随之上线。
随着热度的水涨船高。
战术小队进行第三次核爆尝试时,整个事件已经大的不像样。
不只是出于什么心理。
一大票玩家出现,前来狙击。
而敌人则是更加疯狂。
各种战术在经过分析破解后,让原本就是5A级难度的任务直接变成5S难度。
就这。
还有相当多来自小日子玩家的谴责,明里暗里的“掉线”,以及各式各样的外挂玩家。
就在弹尽粮绝,有些撑不住压力,准备关直播开黑进行核爆任务时,事情发生了转机。
成群结队的国服玩家们出现在小日子战区。
语音接通后,第一句话就是“专心做任务,我们掩护你们!”
“不用不用,你们正常玩!”
“哥们,这不算破坏游戏平衡,咱们只是打个游戏。”
“.炸炸炸!”
游戏当然是人越多越好玩。
当第四颗核弹炸翻日服后。
甚至还迎来了更离谱的操作——小日子玩家在欧服玩核弹任务,被主播带着人原地拆掉。
炸就算了,甚至还不让他们也炸。
当播报中XX拯救了整个战区!飘扬,直升机前来接送,英雄小队MVP结算画面出现后,这种“只允许我炸你,你想炸那不可能”的感觉更让玩家倍感激动。
而这些事。
已经不止局限于游戏圈。
李灿弄出《惊涛落日》后,自然被许多短视频进行运用。
大唢呐配合核弹的感觉属实炸裂。
巨大的热度甚至震动了星美娱乐。
当得知自家小祖宗又搞出这么个幺蛾子后,紧急电话直接打到了王永昌的手机上。
王永昌在得知事情后顿时无语极了。
这确实是李灿干得出来的事儿。
当即便来到李灿的办公室中。
呵斥制止那不至于,纯粹是得过来问问小祖宗是个什么想法,以便根据李灿的想法对公关与舆论发展进行关注。
“我的灿哥,你们乐队眼瞅着要去小日子的音乐节演出了,你这.要不要多加点安保?”
“没必要,你想太多了。”
闻得此言,李灿摇了摇头。
不仅不嫌事大,甚至还觉得不够刺激。
“这才哪到哪?等我们在霓虹音乐节里唱《双节棍》的时候,他们还得给我鼓掌呢。”
“.”
王永昌一时语塞。
仔细想想好像确实也就那么回事。
且不说李灿只是运用了部分游戏画面剪辑,一点表态都没做。
就说做了能如何呢?
在霓虹市场的人气会有影响?
根本不可能的,这只是一个游戏而已,热度再出圈,能有DP乐队这个大ID出圈?
当黑子和粉丝人数不对等的情况下,就算真有人跳出来叫,乐队在霓虹的粉丝们都能将其冲烂。
“那现在”
“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
李灿知道王永昌的意思,当即便开口说了起来。
显然,星美娱乐也只是想知道自己的态度,方便后续应对一些有可能存在的突发事件。
“没事?”
“能有什么事?咱们混霓虹市场靠的又不是霓虹的公司。”
李灿奇怪的瞥了一眼王永昌。
“你是不是忘了,和咱们合作的三大厂其实本质上说是灯塔公司都没问题?儿子还能违逆爹吗?”
“别说我啥都没说了,我就算大张旗鼓的拍个核爆电影给他们看,该贡献票房也得贡献票房,你这就是惯性思维,人家自有国情在。”
“.可以,我懂了。”
这么一说后,王永昌顿时也笑嘻了。
三大厂中,看起来可能也就索尼像是日厂,但实际上,背后的巨头仍然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这点事完全就是毛毛雨,能赚钱那就是一切。
巧了。
在搞音乐IP这一块,李灿相当会赚钱。
真因为这点事就撕破脸,那友商大半夜的都得笑到仰卧起坐。
“不过,适当的公关肯定是要有的,我指的是他们。”
李灿挑挑眉,笑容很坏。
“他们可不愿意放任类似的言论流传,还得主动帮我洗呢。”
“.”
王永昌愣神片刻后,掏出手机。
开始细细的查询世界市场内的一些热度报告。
蓦然发觉。
此事在小日子那边没有掀起一丁点的浪花,从头到尾都是那么几个普通玩家在无能狂怒,甚至不少《使命》的玩家对此都不以为意。
毕竟,这只是个游戏。
是合理的游戏任务游戏。
打不过你还能说什么?
上纲上线的开挂,做出这些输不起的事情,反而会受到全体正常玩家的鄙视。
“看起来这洗都不用洗了,反倒是你这《惊涛落日》的作品热度很高。”
王永昌赞叹着事情发展的玄幻。
显露出离谱的表情。
“.已经有人发来对《惊涛落日》的授权意向了。”
“不卖,这个曲儿谁都不卖。”
李灿摇着头。
但这让王永昌的表情更加离谱。
“不是卖,我说的是授权使用。”
“嗯?”
李灿一愣,旋即看向王永昌。
这话显然就有些不一样了。
只要使用授权,没有买卖,这也就是说,对方不会进行商业化。
不进行商业化还能正经问授权的,那只可能是一种人。
“对,放火箭的,觉着很适合做本年度的外宣。”
王永昌点点头。
“很有战斗力与激情,端庄恢弘大气,最重要的是,有国风的色彩,不失力量,却很有夏国音乐惯有的浪漫腔调。”
“对方是这么说的。”
一边说着。
王永昌一边从手机里调出申请授权。
李灿只是确认了一下单位后,便点点头道。
“那肯定没有拒绝的理由,反正这曲子我也不打算进行商业化运营,用呗。”
“哦,以后这类申请你就不用问我了,直接全都通过。”
“我没问你,只是赶上了,跟你说一声。”
王永昌翻了个白眼。
生意人但不代表掉进钱眼里,路子走的宽不宽,这事儿王永昌更加了解。
拒绝的才是傻子。
本身事情就没多大。
在稍作确认后。
李灿和王永昌也开始笑嘻嘻的聊起了其他话题。
“还有个事儿跟你说嗷,维也纳那边有意邀请你去今年的新年音乐会执棒,虽然说没有限制曲目,但听语气似乎很想让你执棒演奏《欢乐颂》,你怎么个态度?”
“嗯?不《欢乐颂》,换点,要我说不如把《惊涛落日》也搬上去演奏一下,整点不一样的,然后配合点其他曲目进行新年展演。”
“这么任性?”
“凭啥不任性?我自己说了算,就问他们同意不同意吧,同意了我马上应下来。”
“那应该是稳了。”
看似无事发生。
但实际上。
《惊涛落日》在圈内所引起的震动一点都不小。
尤其是火箭外宣。
更是如获至宝,相当激动。
正如李灿之前吐槽过圈内的话一般,这些急需力量感音乐辅助外宣的人更是深有体会。
国内的很多作品。
“燃”度差了一些。
尤其是放火箭的,对于“炸”这玩意更是非常具有执念。
沉稳恢弘的史诗音乐肯定是有的。
但这对“炸”这方面的表现力却似乎总是差点火候。
总是用国外音乐这也不是个事儿啊。
这下好了。
又燃又炸的国风纯音乐,而且兼具了稳重与恢弘。
没有再合适的了!
这小唢呐一吹,感觉不炸个核弹都没内味儿。
相比于这些搞外宣的人。
圈内音乐人对《惊涛落日》所带来的质感革新则更是关注。
看似只是一首因游戏而诞生的平平无奇的战歌。
但实际上的影响力非常之大。
仍然是李灿曾经所吐槽的那样。
“燃”与“炸”。
配乐圈中,老人太多了,尤其是知名配乐师,起步就是四十岁往上。
这样的配乐师,阅历很足,深度绝对够,作品相当细腻,配起乐来非常沉稳优秀。
可若是在“激情”上,在“攻击性”上来说。
沉稳,内敛,阅历足所构建的音乐细腻,似乎反而成为了掣肘与制约。
是的。
音乐整体的“精气神”是截然不同的!
随着时代的变化。
外宣的音乐选择与宣传方式,战略方向,都是变化的。
从这些内容中,是完全可以体现出这个群体,这个国家,到底是“年轻”还是“年长”。
夏国是文明古国。
多数情况下,是深邃内敛的智者形象。
但有时候,也同样需要有热血少年形象的构建。
这样的宣传内容,非常具有第一印象。
这是一种“精气神”的体现。
“年轻化”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这个主题说的并不是年龄到底如何,说的心态的展现以及对外的活力表达。
相比内敛与沉稳。
李灿给出的答案更具有活力激情,并且加重了“攻击性”。
观众们确实不懂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但不代表没有审美,没有潜意识的体验。
《惊涛落日》一经发表便受到各式各样视频剪辑的追捧,完全可以体现出不少观众下意识中的认知。
“攻击性”还是太低了,得加强一下“攻击性”。
如果这样的“攻击性”受到追捧只是一次两次,或许只是意外巧合。
但这不是李灿第一次在音乐中展现出极具张力的攻击性。
原本很多圈内制作人认为,在国外具备攻击性的音乐更有市场,国人对攻击性太强的音乐并不感冒,甚至会觉得有些过于浮夸。
但当具备攻击性的国风作品出现后,仍然产生这样巨大的热度,那就很说明事了。
不少圈内制作人开始如面对论文一般,面对着《惊涛落日》的火爆产生了疑问。
“是我们跟不上时代?还是时代变化的太快?”
不知不觉中。
李灿再一次影响着整个行业。
这事儿并不只是让制作人们随便一想。
作为国内配乐的大拿,余振为许多国产知名电影做过配乐,并且还是川音作曲系的教授,有着不少知名作品。
和李灿比,那就是妥妥的老前辈,但和徐清教授比,又是妥妥的后辈。
关于未来国产纯音乐的风格变动走向。
余振考虑的事情相当多。
李灿给出的信号非常不同寻常。
在经过反复的思考后。
余振终于决定,针对李灿作品,展开一次实验性质的讨论。
于是,便让自己所带班级学生们晚上来到大教室晚自习,在晚自习中,进行一些讨论。
纯当聊天,但也可以趁着这样的形式去启发学生们自己的思考。
“李灿的配乐和国内主流的配乐十分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剑走偏锋,太复杂的东西先不说,咱们今天聊一聊,李灿的这种配乐风格为什么会在独树一帜的情况下大获成功。”
余振笑呵呵的开口,首先便进行定调。
“有人觉得,李灿有人气,肯定火,但我认为,这是不对的说法。”
“再厉害的人物,如果作品不符合社会喜好,也绝对不可能成功。”
“我剖析了李灿的粉丝构成以及部分作品的内核架构,我发现,年轻化,具有更强攻击性的作品,是他在无数年轻群体中广受好评的原因之一。”
“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以李灿的音乐作品为例,谈一谈社会对音乐风格喜好变动的影响。”
闻得此言后,不少学生眼前一亮。
猛哥不少。
自然会有很强的选手。
这样的话题,涉及到名人,参与热情也很高。
很快,第一个学生便举手了。
只是随便这么一说,便让余振教授感到惊喜。
“我认为,音乐上风格喜好的变化源自于社会发展中,经济,科技等因素对年轻一代表达上的影响,体现了形象表达的需求变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