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都市小说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 第346章 美联储地下金库
    纽约美联储银行大楼地下24米处,有一个世界上最坚固的地下金库。

    整个地下金库约有半个足球场大,四周是曼哈顿岛坚硬的岩石。

    里面被分隔成122个库房,最大的库房可以存放大约10.7万块金锭,堆起来有3米高、3米宽、5米多长

    这个金库根本没有门,只有一个高2.7米、重90吨的实心钢筒。钢筒外面用重达140吨的钢筋水泥墙加固。

    钢筒中央有一个长3米的狭窄通道,只需轻轻操纵开关,钢筒即能旋转90度,露出通道,供人员进出。

    二战以后,M利坚成为了西方世界的金融中心,各国为了方便交易,都将本国的黄金运到这里存储。

    1973年最高峰时期,这里面存放着全球60多个国家的12000多吨黄金。

    这个数量差不多是世界全部黄金储备的30%。

    那122个地下库房,每一个都有铁门封闭,铁门上面都有一个编号,代表着存放金砖的国家或机构。

    哪些国家在这里存有黄金,属于绝对机密,只有极少数银行高层人员知道。

    提取黄金必须由一个三人小组监管,这3个人分属会计、管理和保卫部门。每个库房都有3把锁,必须由这3人分别打开。

    每个试图走进金库的人,都必须要经过虹膜眼球摄像仪的扫描。

    摄像仪里事先储存好了金库每个内部工作人员的眼球虹膜,扫描过后,电脑会立即查验记录。

    一旦找不到相应的虹膜记录。库门便拒绝为你打开,同时发出警报。

    每个人走路的步伐都是不一样的,根据这个原理,金库中安装了一套“脚掌自动摄像机”。

    人在金库区域每走一步,都会被摄像机准确地定位和记录下具体位置,再对比以前的步伐记录,立即就能辨别出伪装者。

    每当市面上出现新的安防设备,这里都会加装上去,以保证金库的安全。

    50多年来,这里从来没有出过一次事故,不管是设备还是盗窃。

    不夸张的说,这里真的是连核弹都炸不开的。

    历年以来,想打这个地下金库主意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但从来没有人成功过。

    现在,孙志伟就对这里有了点想法。

    因为,他从后世看到过一个报道,M国的金库年检极其粗糙。

    每次只查一下封条,没有详细核对金条编号,没有测量纯度,更没有清点所有库存。

    甚至连国会议员带着记者上门来核查,也只看到其中的6%黄金,甚至还有黄金审计报告丢失的情况。

    黄金审计报告里面可是记录了黄金的流向的,这东西丢了居然就没了下文。

    后来很多国家要求从金库中提取黄金,他们不是推迟、就是拖延,甚至直接拒绝归还黄金。

    所以,他判断,金库里的黄金很有可能已经不完整了,也不知道被弄出去多少。

    既然他们不允许核查,又不允许提取,那里面到底有多少黄金就是个谜了。

    既然别人能拿,他孙志伟拿点怎么了。

    这次他过来先要探查情况,看看到底有多少金子在里面,然后还要拿几块金砖样品出来。

    现在美联储的标准金砖呈长方形,有两种规格:

    一种是100盎司的,长41mm、宽24mm、厚3mm,重量为3.110千克。

    另一种是400盎司的,长185mm、宽76mm、厚17mm,重量为12.441千克。

    特别是400盎司的那种,真的跟砖头差不多。后世常见的梯形金砖是1986年以后铸造的,现在可没有。

    每块金砖上刻有铸造地点、编号和纯度,所有金砖的纯度都控制在99.5%到99.9%之间,没有百分之百的纯金。

    这主要是因为纯金太软,不利于保存和运输。

    所以,为了增加硬度,金砖内添加了少量的铜、银等金属。因此大部分金砖并不都是金灿灿的颜色,有点泛红或泛白。

    孙志伟手里就有一批来自自家斯维尔金矿的金砖,跟美联储的金砖相比,除了上面的字不一样,其它的几乎都相同。

    9月30号下午,孙志伟抵达纽约,并将车开进81街区中央公园北206号的车库。

    大半个月没过来,房间的地上已经积了一层灰,院子里的草坪已经长高了很多,地上的的树叶也没有打扫,显得有点杂乱。

    他直接使用空间把房间里面的灰尘清理干净,然后安放好行李。

    随后他一边准备晚饭,一边打电话给街区的业主协会(HOA),让他们派人上门修剪草坪。

    没一会,HOA的黛西女士就领着两个工人,带着工具上门来了。

    “詹姆斯先生,你现在在家么?”

    孙志伟从厨房的窗户探出头来,对着门口喊道:“黛西女士,我在的,你们直接进来吧。”

    来的还真快,幸好他只是煮个煎蛋面,这会功夫已经做好了。

    他端着面条拿着叉子回到厅,黛西女士正好走进来。

    “詹姆斯先生,我让工人直接开工了。您这是在吃晚餐?”

    “不是,我刚从华盛顿开车回来,中午没吃,所以,这是午饭。”

    “坐吧,威士忌还是红茶?”

    “红茶吧,谢谢。”

    孙志伟给她泡了一杯红茶,就回到餐桌用叉子吃起了面条。

    “您的工作还真辛苦,一出差就是大半个月。”

    “还好,几处产业都要去看看,不过我也不赶时间,慢慢的边走边逛也是一种乐趣。”

    “要来点中式面条么?厨房还有一些。这是我特意从唐人街的中国厨子那学的,真的很好吃。”

    “不用了,谢谢。”

    “黛西女士怎么有空过来,直接叫工人们来不就好了么?”

    “是这样的,社区想搞一个联谊PARTY,想邀请你参加。”

    “你知道的,我们这个片区大部分都是商业建筑,住户不多,但都很体面,大家聚一聚也可以扩展人脉。”

    “所以,每年都以社区组织,住户赞助的形式,举办几次活动。”

    “正好今晚就有一次,地点就在对面中央公园里那块空地草坪。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参加。”

    “这么巧么,那我也去玩玩吧,赞助费都是什么标准?”

    “如果您没有特殊的要求的话,每户500美元。”

    意思是,如果有特殊要求,可以加钱罗?不过因为还不是很熟,所以他没问出口。

    “行,等我吃完给你拿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