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官员没有多问,只是自嘲一笑。

    自己真是无端忧虑,所谓难办棘手的案子,对于贾环而言,好似去津门散心听曲悠闲惬意,将案子办得漂漂亮亮。

    不止彰显了自己的能力,更给锦衣卫衙门增光!

    见他站着不走,傅官员咳嗽一声,呵斥道:

    “堂堂百户镶四条金丝线,处决一些江湖恶人,只能在功劳簿上添上一笔,至于牵扯御马监,那只是梅太监私事。”

    言下之意,不可能擢升。

    这要是提拔了,北镇抚司要引起舆论风波,没有谁留京办差,通通前往江湖掀起血雨腥风。

    到了一定的位置,江湖魔门的脑袋不值钱!

    “卑职告退。”贾环抱拳离开。

    他也没指望能晋升,功劳簿记一笔就行了。

    真靠几个江湖人头擢升,那第五条金丝线的门槛未免太低了,对以后仕途不利。

    ……

    傍晚,贾环收拾卷宗,正准备散衙回家。

    “老大,梅公公来了。”秀才快步来报。

    须臾,一个身着红色蟒爪官袍的太监走进官署,他四十五岁左右,脸颊消瘦,嘴边有一颗黑痣。

    身后跟着书生。

    “梅公公,未能远迎,失礼了。”贾环抱拳行礼。

    梅公公面色红润,笑着道:

    “多谢贾百户,否则杂家再失侄子。”

    他虽在笑,嗓音却带着哽咽。

    对他来说,仅剩的侄子便是传宗接代的命根子。

    “听小勤说,再晚一天,他就要被蛊虫啃咬而死。”

    梅公公神色满是感激,说完让梅勤跪下磕头。

    梅勤扑通一声,磕了几个响头,这可是救命之恩啊!

    “请起来,职责所在。”贾环将其搀扶。

    梅公公略默,看向侄子:

    “小勤,你先去外面候着。”

    “是。”书生离开。

    贾环见状,知道有事要谈,吩咐道:

    “秀才,关好门。”

    随即给他斟了一杯茶。

    梅公公直言不讳道:

    “杂家向来不欠人情,贾百户年纪轻轻身居要职,自是看不上黄白俗物。”

    看样子还有意外之喜?贾环神色郑重。

    梅公公踱步过去,拉上窗户帷帘,等官署昏暗下来,他才幽幽道:

    “贾百户锐意进取,对贪官污吏应该感兴趣。”

    救命之恩太大了,他也害怕贾环挟恩图报�6�8,影响他在内宫的仕途。

    索性将人情债一笔勾销,谁也不用欠谁,在官场才坐得清净。

    “在下洗耳恭听。”贾环面色如常。

    梅公公从腰间取出一本小册子,将声音压到最低:

    “户部员外郎顾思诲有问题。”

    御马监作为内宫第二大权势衙门,不仅掌腾骧四卫,更监督天下财政,他察觉到近两年赈灾银有侵吞的迹象。

    贾环翻阅册子,里面记载了详细账目,看了足有半炷香时间,连他都看出各种纰漏。

    户部员外郎,只看官职,在户部都排不进前三。

    但权力大小不取决于官职,吏部户部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工部刑部。

    “贪污赈灾银,天理难容!”贾环语调森然。

    梅公公注视着他:

    “办不成,看你自己,要办最好查明证据!”

    他是内宦,纵然办掉一个巨贪对他没半点好处,还不如偿还人情,真要将顾思诲拉下马,对朝廷社稷也是幸事。

    “无论如何,不能说杂家的名字!你也别想杂家给你作证。”梅公公加重语调,册子笔迹也是身边小太监写的,他不想牵扯其中。

    贾环抱拳道:

    “请公公放心,倘若在下是一个背叛小人,断然走不到今天这个位置。”

    梅公公满意颔首,人情债还完,也无意继续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