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都市小说 > 重生东京1986 > 第311章 天才的野望
    十一月的天空,总是容易与寂寥联系在一起。

    竹下雅人站在飞机前,难舍的注视着自己昨日头号大将。

    他很想让其留下,但青年心里清楚,不能阻止别人进步。

    “希望你能在新公司再接再厉,成为世界知名CEO。”

    “谢谢,我会永远记得在星海集团的日子。”

    郭士纳主动抱了下自家会长,眼中满是感慨。

    这里是自己启航的地方,也是自己能加入IBM公司的关键。

    送别郭士纳后,竹下雅人看向星海科技新任社长钱伯斯。

    “我和郭士纳桑都很看好你的经营能力,希望你可以帮助星海科技在欧美各国建设好销售渠道。”

    研发端有竹下雅人和舛冈富士雄,不太需要钱伯斯负责。他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帮助公司建设更多的市场渠道。

    尤其是公司研发的新款笔记本电脑,必须在欧美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至于中国市场,暂时以网吧为主,其余小规模进入。

    “会长请放心,我一定可以帮助公司在欧美国家建设出一流的销售渠道。”

    钱伯斯是销售出身,对于营销工作非常有自信。开创时代的工作他没有把握,建设好线下渠道则完全是小意思。

    “嗯,你办事,我放心。”

    青年同样相信钱伯斯的销售能力。这位可是靠着出色销售能力,将思科发展成全美前十大公司的狠人。

    5年多的时间,公司市值攀升了将近1000倍。

    虽然里边有互联网泡沫的因素在,但后来思科也是市值过千亿的超级巨头。

    不过思科在中国内地最有名的事情,应该是和华为的官司。

    官司的结果青年已经忘了,只记得华为在这件事后名声大噪,成为通信设备领域的小巨头。

    事件发生前华为员工去南美和非洲跑业务的时候,人家都会问华为是哪家公司,中国也有通信公司吗?

    甚至有的人会问中国是哪个国家,然后去书店买一本末代皇帝了解中国。

    没错,就是这么离谱。

    21世纪初的中国,就是如此让东亚和东南亚以外各国民众陌生。

    事件发生后,许多国外电信公司再提到华为,总算是有了个粗浅的印象。

    “哦,就是那家和美国思科打官司的企业呀。”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因祸得福。

    不过也因这件事,以及和手下第一叛将的激烈竞争,导致任总心里生出卖掉公司的想法。

    早就对华为虎视眈眈的摩托罗拉简直狂喜,立马同意任总的大多数要求。

    庆幸的是,眼光和能力都很不错的摩托罗拉创始家族三代领导人克里斯·加尔文,是个十足的倒霉蛋。

    双方都已经谈好所有条件,就差最后的签约,结果克里斯因公司业绩压力,直接被赶出公司。

    公司管理者换人,谈判自然是吹了。

    当然,说克里斯倒霉蛋,主要是他主持研发的最后一款手机,在他离开几个月后就大卖特卖。

    不仅成功挽救了摩托罗拉,还让公司再攀高峰。

    安排好钱伯斯的工作后,竹下雅人将蒋尚义、梁孟松叫到办公室内。

    蒋尚义是个技术大牛,但情商同样很高,擅长打太极。

    因此他一进门,便立马向竹下雅人问好。

    “会长好,我是刚从北美第一实验室调来的蒋尚义。”

    梁孟松为人则更加耿直,有着刻板中的科学家形象。

    不善言语,更喜欢进行技术攻坚。

    所以他进办公室后一言不发,呆呆的走在后面。

    “嗯,蒋桑、孟桑,两位好,请坐!”

    “谢谢会长!”

    “谢谢!”

    梁孟松跟着微微鞠躬,然后才坐下。

    他是个天才,有着独属于天才的傲慢,不过他对青年还是很尊重的。

    毕竟竹下雅人年纪轻轻就开创了星海集团,还主持研发了拉杆式行李箱、星海手机等项目。

    在他心目中,这是位技术不如自己,但同样属天才的大人物。

    “这次叫你们来日本,应该很清楚要做什么吧。”

    “是的,攻关铜制程工艺。”

    蒋尚义很活跃,直接将梁孟松代表了。

    “没错,我希望你们两个各带领一个团队进行攻坚。不要怕确人,我们有大把博士生可以招募。”

    日本的就业危机,给星海集团创造了宽松的招人环境。想要什么样的人才,都可以轻松招募。就连顶级名校的实力派教授,都可以轻松拿下。

    因为随着大学和企业研发投入减少,高校里出现了大量有能力但资源少的教授。

    “我们各自带领一个团队?”

    “没错,有竞争才有压力。”

    竹下雅人学的是企鹅战略,两个团队直接进行竞争。

    赢得那里可以获得大量奖励和升升职,输得只能担任副手,或者干脆换个项目。

    “是,会长,请放心!”

    “明白!”

    听青年这样说,梁孟松眼前一亮,他对自己的实力非常有信心。

    相对而言,蒋尚义就有些头疼了。

    这一段时间在星海集团美国第一实验室的相处,让他认识到了什么叫顶级研发天才。

    每周基本都有新的专利,说的就是科研狂魔梁孟松。

    不过就算最后赢不了,也不能现在就放弃。

    他也是顶尖技术人员,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

    “很好,科研工作就是要有这股心气。”

    交代好接下来的工作任务,竹下雅人便暗示两人可以离开。

    他还有更多事情要忙,此次抽时间见两人,也是表达对这一项目的重视。

    星海实验室经费同样有限,如果青年不站台,两人分到的项目经费很可能是低保。

    新人嘛,没有老人照顾就会如此。除非你有许多成功研究,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经费。

    除了蒋尚义和梁孟松,竹下雅人又接待了林本坚。

    这位将会改变全球半导体格局的男人,直接被他分配到光刻机子公司。

    不过现在光刻机的发展还没到极限,所以公司并没有尝试走水折射发展路线。

    林本坚现在的主要工作是熟悉光刻机技术,为未来做准备。

    当然,他自己并不知道,一切都是青年暗地里的安排。

    安排好北美前往日本工作的科研人员,竹下雅人来到他平日里最常去的星海资本。

    “最近有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有风声说美联储准备加息,但不保证准确。”

    “加息?”

    竹下雅人皱了皱眉头,随后立马下达命令。

    “抛售所有美股以外资产,估计不是空穴来风。”

    每次美联储加息,都是对全世界新一轮的收割。

    如果不想中枪,最好是先抛售攒现金。如果行情不错,那么就再杀进去。如果行情很差,就按兵不动。

    “嗨!”

    嘉本隆正也不问为什么,立马按照会长指令行动。金融领域,听会长的准没错。

    “真是羡慕啊,加减息就能轻松割全世界韭菜。”

    此时欧盟还未建立,日本被搞得半残,俄罗斯还在玩休克疗法,中国正在摸石头过河,基本上美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因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填补那些欠美元国家的债务空缺。大国也只能做到自保,无法应对美联储的镰刀。

    随着一行行数字的输入,星海资本开始了减持浪潮。

    不仅是最容易受到美国影响的港股,就连韩国和东南亚的股份也加入抛售行列。

    “菊野桑,回收的资金全部买美国科技股股票。德州仪器、摩托罗拉、IBM……”

    “都是我们的目标。”

    郭士纳就职IBM总裁后,这家公司会重新焕发生机,青年自然要借机跟着大赚一笔。

    至于摩托罗拉等公司,都是90年代的黄金股,买到只是小赚还是大赚的问题。

    “明白。”

    “要记住,注意隐蔽。”

    “是,请会长放心。”

    竹下雅人不喜欢招摇,因此除了银河资本的股份,大多数公司股份都以分散购买的形式完成。

    这样不会引人注意,方便操作股票买卖。

    当然,资金量这么大,也很难全部隐瞒。但能瞒多少是多少,最大程度保全自己。

    三天后,青年重新来到星海资本。

    “怎么样,还顺利吗?”

    “很顺利,每次抛出都很快被抢空。”

    90年代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股市,都处于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

    就连中国股市都是大牛市,买到就等于赚到。

    这么好的炒股氛围,股票自然交易的很顺利。

    尤其是星海资本,手中不是股指就是大公司股票,更有利于快速出货。

    简单视察了一圈星海资本,竹下雅人来到星海生活。

    “体育产业的计划,现在还顺利吗?”

    1993年,是日本J联赛正式开始的年份。

    一直想要进入足球领域的星海生活,自然是第一时间成为联赛饮料赞助商。

    不过单单是成为赞助商,并不能满足竹下雅人的野望。

    他想将中国还在准备的甲级足球联赛,和日本J联赛组成东亚超级联赛。

    不仅球队数量更多,还会有同城德比外的中日对抗,会更加的吸引人。

    脉动能量饮料也可以借助这股东风,进一步提高知名度。

    “国内很好解决,中国那边还在考虑。”

    两国联合组建足球联赛,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单单一个权利分配,就存在许多问题。

    “那你就慢慢磨,我们的条件这么优越,会有支持者的。”

    青年计划中的足球联赛,现在绝对非常有利于中国。

    首先是足球队方面,两国数量一致,都是15支球队。至于球队升降级,也只和本国排名有关。

    其次是赛事版权收入,

    保底工资70%,平均分配给每个足球队。管理费10%,中国和日本足球管理部门平分。

    剩下的20%,则根据各支球队成绩表现分配。

    现在中日职业足球都在起步阶段,基本不会有版权费。但只要中国那边答应,星海集团愿意花750亿日元购买5年赛事版权。

    平均每年150亿,每支球队最少也能分到7亿日元。

    这些钱,足以满足俱乐部的所有开支。如果省点花,俱乐部甚至可以赚钱。

    当然,如果真的能组成中日超级联赛,星海集团也不会亏。

    足球是日本第二大运动,是中国第一大运动。

    星海集团能成为创始成员,就可以通过足球宣传自家产品。

    脉动、康师傅等饮料食品,将会更加深入人心。

    此外为了避免泡沫,竹下雅人也让手下制定财政公平政策。

    足球的宣传效果太强大,一不小心就会演变成金元泡沫。

    “是,明白!我决定暂时常驻中国。”

    小林博明准备发动死缠烂打技能,期望获得肯定的答复。

    “嗯,这样也好。”

    星海生活的事情很多很杂,但青年能插手的地方很少,基本只有食品公司。

    他看着饮料研发端的负责人随口问,“我们的冰红茶、冰绿茶、茉莉花茶饮料研发到哪一步了?”

    “还在调整口味,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喜欢的口味有很大区别。”

    “很严谨,就是要这样。”

    青年肯定的点点头,然后换了个话题问,“那我们的奶茶项目,现在成功了吗?”

    “嗯,已经有两款奶茶上市,听说销量很不错。”

    这时,小林博明插话道:“奶茶的销量很好,有望成为公司的又一个拳头产品。”

    “果然大家还是更喜欢甜的东西,那就加大生产。”

    “是,我这就安排。”

    既然来到星海生活,松本制造自然也要参观。

    这是竹下雅人起家的地方,他每次来都要简单看看,向外宣告自己不忘本。

    类似于企鹅和华为发展壮大后那间起家的办公室。

    可以不在那里办公,但一定要有。

    “今年的产量预计多少?”

    “740万件,主要是高档的风雅旅行箱,以及各种定制化和限量版产品。”

    “数量又少了,看来大家都没什么钱

    “是的,本土订单缩水很多。”

    日本工厂主打高端,但现在经济泡沫已经破裂,需求量每年都在减少,产量自然也要跟着下跌。

    松本制造昔日的辉煌,再也不会复返。

    当然,松本制造的利益并没有少,甚至变多了。

    这主要是靠中国那边的工厂,以及全球收专利费。

    如果没有专利,松本制造只会是路边一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