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都市小说 > 重生东京1986 > 第291章 开发要趁早
    《逆势而行,星海集团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招聘》;

    《新增12000应届生岗位,星海集团向就业难开炮》;

    《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竹下雅人会长这样说》

    ……

    随着事情得到确定,第二天一早,整个日本都是关于星海集团大规模招聘新人的各种报道。

    整个日本已经被太多坏消息覆盖,大学生就业难也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这时候突然有一家公司愿意扩招,还是如此大规模的扩招。就仿佛一束光,点燃大家的希望。

    我们还有星海集团,只要像星海集团这样的企业多一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事情并不难解决。

    “这个星海集团,真是不错,赚钱也没忘记我们普通老百姓。”

    “是啊,这次扩招的人数,我听说单工资就要上千亿,再算上乱七八糟的成本,岂不是要好几千亿。”

    “呀,竟然有这么多,我都没想到。”

    “是啊,这可是我儿子说的,绝对是真的。”

    “竟然是小光说的,那应该错不了,小光可是三菱银行的大领导。”

    “哪里,夸张了,只是个小课长而已。”

    就这样,两位更喜欢谈娱乐八卦,抢超市打折产品的妇女,将话题越扯越远,已经脱离了最开始的模样。

    不止妇女,就连幼稚园学生在玩过家家的时候,都说长大以后要成为星海集团员工,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可以说青年这一大规模消耗人力财力的举措,虽然让公司上上下下都要修改今年的员工培训,以及公司的扩张计划,但也将公司声望一举推高到举国皆赞的程度。

    “让媒体那边降降温,估计有人在煽风点火,想把我们公司架在火上烤,成为出头的椽子。”

    “这样,酒井,你去通知浅仓桑来一下。”

    如果单单是星海集团推动,事情不可能变得这么夸张,顶多是有人偶尔夸赞一句星海集团有社会责任感。

    或者就算真的形成社会趋势,速度也不会这么快。

    短短一两天,就搞到全民皆知全民皆赞,幕后没有黑手根本不可能。

    竹下雅人可不敢保证,星海集团永远行的正,走的直。

    毕竟开公司嘛,偶尔也需要面对社会黑暗的一面。

    这就和政府一样,有时候也需要和那些看上去就不怎么样的人进行合作。

    自己的利益,永远需要放在第一位。

    “嗨,我这就去传达。”

    酒井惠子也感受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立马通知宣传部部长来会长办公室一趟。

    “会长,清仓部长已到。”

    “嗯,进来吧。”

    “嗨!”

    处理好手头上的文件,竹下雅人抬起头示意道。

    “请坐,酒井去泡壶茶。”

    “嗨!”

    两声先后响起的回应过后,浅仓朝彦小心半坐在沙发上,而秘书则熟练的前往茶水间。

    “不用这么拘谨,我就是想了解一下这一波宣传的事情。”

    听到自己会长聊起自己专业内容,浅仓朝彦自信心一下上来了。

    他试探着问:“会长也觉得现在的风头有点大吗?”

    宣传部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并没有被眼前的一切冲昏头脑,准确发现了其中的隐忧。

    “没错,我想降低这方面的炒作,不想将公司放在火上烤。”

    其实现在的星海集团,就像受制裁期间的华为一样,都被人捧得太高了。

    华为总裁任正非不得不亲自出马强调,买华为和爱国没有任何关系,他自己也用苹果,就是在降低事件温度。

    如果真的让媒体将买华为和爱国画上等号,不仅很容易引起路人的反感,还很容易遭到社会舆论的反噬。

    毕竟华为是一家有着十几万员工的大型企业,不可能将每一件事都做到完美,肯定有许多不如意的方面。

    竹下雅人现在也有类似的想法,不过他还想等等,听听宣传部的意见。

    “我觉得,降低社会舆论,首先是我们公司自己要尽量撇清媒体强加给我们的头衔,强调我们公司也只是普通的日企。然后找一些典型日企,就是按比例比我们招人还多的企业,帮忙进行宣传推广。”

    “这样做既可以降低我们公司的温度,也能赢得同类公司的好感。”

    竹下雅人听后认可的点点头,

    “这个不错,可以进行。”

    得到青年认可的浅仓朝彦心中大喜,然后再接再厉的说:“我们还可以找个大新闻转移关注度。”

    “比如说哪里爆发战争了,又或者大明星的重要八卦,或者是天皇一家又出了什么事。”

    想要将一件事的热度掩盖,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个新的热点。

    这属于百试不爽的套路。

    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关注的事情就那么多。

    “这个可以,试着花点钱找个娱乐方面的大新闻,将我们公司的热度尽快驱散。”

    战争这种事不受星海集团的控制,皇室容易惹火上身,最好欺负的就是娱乐明星。

    没权没地位,基本有想要掩饰的消息,都找他们挡枪。

    “对了,也不要忘记强调我们是普通公司,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

    不说别的,单单是星海资本就没法让星海集团变的太白。

    这可是全世界吸血的金融,好事没做多少,坏事基本做尽。

    此外,星海集团同样不乏权钱交易。

    比如后来成立的银河资本,除了想向贝莱德资本方向发展,也有用来安置关系户的意思。

    银河资本涉及的项目没那么关键,有关系户也无所谓。

    “嗨,请会长放心。”

    浅仓朝彦的效率很高,第二天新闻报纸上就写满了大明星出轨的新闻。

    更让吃瓜群众兴奋的是,竟然是一龙二凤。

    星海集团关于扩招的事情,立马被大家抛在脑后。

    现在除了那些家里有大学生,但又没拿到内定资格的学生,其余基本忘了这件事。

    只能说奶头乐的眼球经济时代,没有任何新闻可以长时间霸榜,除非有媒体持续不断的进行宣传报道。

    星海集团也没得罪媒体,还是它们的金主,报纸电视杂志自然是乖乖下架相关新闻。

    事件结束后,还是那间办公室,还是那几个人。

    竹下雅人笑着夸赞道:“这件事干的漂亮,浅仓桑,记你一功。”

    “谢谢会长,这都是我们宣传部应该的,并且还要感谢公关部的积极配合。”

    “很好,要继续保持住现在的状态。集团想要宣传的时候,全社会立马知道。集团想要安静的时候,也不能出现太多杂音。”

    “能做到吗?”

    面对会长的严肃询问,浅仓朝彦想都没想,挺直胸膛大声喊。

    “能做到!”

    “很好,很有精神,下去吧。”

    “嗨!”

    离开办公室,浅仓朝彦还有点没底。

    他试着小声询问道:“酒井秘书长,会长这是什么意思呀?”

    酒井惠子知道,自己会长已经将眼前这位中年大叔记在心里,便顺水推舟的低声回应。

    “会长很看好你,希望你能在公司发挥更多才能。”

    至于发挥更多才能之后干什么,酒井惠子没说,但想必都能明白。

    当然是做出更大贡献,从而升到更高位置。

    星海集团最高层依旧不算很完备,缺少一些常务和专务。

    出头鸟的事情得到解决后,竹下雅人将郭士纳叫到办公室。

    “咦,会长你换新歌啦?”

    不要认输,只差一点点了,请一定要坚持跑到最后吧。

    无论距离多远,我的心也会和你在一起,追赶着那遥远的梦想。

    郭士纳听着柔软又带着坚定的歌声,感觉确实很应景,很符合日本现在的环境。

    “嗯,我们都要在坚持一些,不是吗?”

    “确实。”

    郭士纳来了点兴趣,随口问:“这是什么歌?”

    “不要认输,我们控股的Being唱片新推出的歌曲。”

    青年并没有告诉郭士纳,这是自己女友的歌曲,他不喜欢随便暴露个人隐私。

    “挺好的,下班后我也去买一张支持。”

    “请自便。”

    两人随意聊了会天,等红茶上来才说起正事。

    “我想去一趟星海电子,我们两个一起?”

    “没问题,我也正想看看,我们研发出的电脑什么样子。”

    “OK,那么走吧。”

    星海电子的电脑研发中心就在东京市内,不到30分钟,几个人就坐车来到位于港区的星海电子第二实验室。

    “竹下会长,郭士纳社长,上午好,我是第二实验室负责人藤村雅哉。”

    “藤村桑上午好。不错,接待上级就是要这样,继续保持。”

    竹下雅人环视一圈,发现只有个别领导和员工前来接待,基本不会影响到大家工作,不禁露出满意的表情。

    “嗨!”

    藤村雅哉额头差点紧张的流出汗水。

    还好自己平日里有收集关于会长的喜好,星海电子总部那边也隐晦提醒,自己这才没有犯错误。

    简单的套两句后,一行人直奔实验室。

    “会长,社长,这位是我们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岸间正己。”

    “岸间桑,你好,你好。”

    出于对技术人员的尊重,青年主动伸手问号。

    “竹下会长好!”

    岸间正己没想到会长这么的热情,一时之间有些发懵。直到郭士纳也跟着主动问好,脑袋才重新清醒过来。

    接着,藤村雅哉开始介绍电脑项目组的核心负责人小野信夫。

    简单的自我介绍过后,青年单刀直入的询问电脑配置一事。

    “我们的电脑CPU是多少位处理器?”

    九十年代初的电脑CPU技术还比较简单,因此当下世界CPU芯片领域还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状态。

    不算日本和欧洲厂商,单单是美国就有英特尔、IBM、惠普、摩托罗拉、德州仪器、SUN等大大小小的公司竞争。

    所以星海电子花点小钱,就可以非常容易的拿到世界最先进水平研究成果。

    “32位,通过IBM和SUN的技术购买,公司已经成功研发出紧跟世界先进水平的32位处理器电脑。”

    星海电脑之所以研发时间长达两年半,最重要的就是想吃透CPU等关键技术。

    如果只走组装路线,根本用不了这么长时间,一个月都算长。

    “很好,软件方面跟上了吗?”

    英特尔之所以能在后来的CPU大战中胜出,靠的就是软件兼容性优势。

    毕竟硬件再牛,没有软件用来使用也是一坨。

    “日汉双语,以及英语的基础办公软件,比如Word、Excel、PS、PPT等,已经分别由星海软件和金山软件完成制作。”

    “更多的专业类型软件,预计还需要一段时间。”

    小野信夫一直有在跟软件部门进行沟通联络,目的就是在英特尔进不来日本市场,不重视亚洲其余国家市场的时候,尽全力将自家电脑在整个亚洲市场铺开。

    至于美国市场,他现在还不敢想。

    国外的电脑公司想要进入美国市场,只能走并购路线。比如未来的联想,就是靠收购IBM个人端电脑业务打入美国市场。

    “继续保持,只有软硬件结合,才能让我们的自研CPU电脑走的更远。如果没有足够多软件支持,我们就会成为下一个苹果电脑。”

    眼下的苹果电脑还很独立,使用的是摩托罗拉CPU,但市场占有率已经不足10%,早就没有了昔日的辉煌。

    “嗨,请会长放心。”

    干巴巴的交流,总是不如实际使用来的痛快。

    青年随便开启一台测试机,准备试试新电脑的成色。

    “开机速度比较好,看来没少做这方面的优化。”

    “是的,大家接触电脑的第一步就是开机,开机不好很影响购买者的实际体验。”

    “说的很对,开机就和人的相貌一般,确实影响第一印象。”

    虽然微软的窗口3.0和后世十分的不同,但青年已经较为适应。

    他熟练的打开表格,开始模拟日常办公。

    “这个还需要打磨,感觉还是有那么一丝别扭。”

    青年摇了摇头,对公司的Excel样式软件不是很满意。

    “明白,我等会就和星海软件那边说明情况。”

    “提个醒就好,我下午也要去一趟星海软件。”

    “明白!”

    “很好,继续努力,公司必须以英特尔为目标。”

    “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