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耻大辱,科威特发布感谢名单,没有提及日本》
《捐资130亿美元支持正义之战,科威特感谢名单却没有我们》
《科威特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国家,竟然不感谢救命恩人》
……
科威特恢复主权之后,第一时间在美国纽约发表感谢名单。
然而因日本只进行捐款没有提供军队,以及政治影响力不足等因素,名单丝毫没有提及。
对此,整个日本群雄激愤,各家媒体也吵成一团。
有喷日本不该捐钱的、有骂科威特忘恩负义的、有说日本应该出兵的、有觉得被羞辱的……
总之,举国上下一片哗然。
“唉,应该听师弟的。没想到科威特如此的不要脸,竟然丝毫不顾及日本捐款第二多的情面。”
海湾战争结束后的竹下会募捐晚宴,小渊惠三难受的坐在竹下雅人身边。
他是万万没想到,日本政府捐出100多亿美元,结果没获得任何感谢。
可以说,日本现在已经是冤大头形象,沦为全世界的笑柄。
“没办法,谁让我们国家政治影响力不足呢?”
日本战后的国际地位,懂得都懂。
中东国家就算不给你面子,你也拿它们没办法。
当然,日本固然是丢脸,但科威特也没有好上太多。
就因为没有出兵,就不感谢捐款100多亿美元的大恩人。
太过小肚鸡肠、太过势利眼。
下次再有这种事情,估计不会有这么多国家捐款。
可谓是两败俱伤。
“看来小泽桑是对的,我们要摆脱宪法限制,恢复国家独立。”
二战对日本的亚洲临国是一场灾难,对日本国内民众同样如此。
无数人因这场扭曲的战争,失去生命或者家人。
因此日本战后平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非常恐惧国家在军事上的扩张,选择走和平主义路线。
这也是为什么海湾战争日本捐款畅快,却迟迟不肯出兵的最重要原因。
政由民众选举产生,自然不敢在大的方向违背民意。
打仗有什么好的,有那个时间不如多赚点钱。
“恢复主权独立是对的,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正视历史。”
竹下雅人当然希望日本摆脱美国控制主权独立,但眼下明显不可能。
不过逐渐纠正历史错误,这个日本还是能做到的。
其实整个90年代,日本已经有了纠正历史的思潮。
可惜,97年亚洲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日本经济。
大量国民失业,整个国家举步维艰。日本开始变得保守,社会思潮大退步。
“这个,我也希望这样,但困难太多。”
小渊惠三和竹下登、田中角荣等日本政坛实力派一样,都是典型的国家主义者。
如果真的能摆脱美国控制,别说是向亚洲各国道歉,就算是取消天皇制都可以谈。
现在的问题是,最支持国家主义的那一波,很多都反对道歉。
“有困难就逐渐改变。我们是亚洲国家,未来会越来越依靠亚洲大市场发展。”
“如果不正视历史,早晚会被亚洲国家抛弃。”
中日紧密合作,是日本摆脱长期衰落的最有效手段。
如果太过依赖美国市场,日本永远也没希望走出经济困境。
“这,希望吧。”
小渊惠三没有正面回应,依旧选择逃避。这也是日本大多数政的一般做法。
成为鸵鸟,不正面回应问题。
只有少数美国扶持的政,以及脑子可能坏掉的政,才会旗帜鲜明的否定历史。
既然未来的首相大人言语间很为难,青年也就不再揪着这个话题不放。
他当下在国内影响力有限,还不适合走到前台让人选边站队。
“你说,竹下前辈,这次有没有什么想法?”
自家学弟不再讨论历史问题,让小渊惠三不禁长舒一口气。
他简单整理了下思路说:“应该是想要扩大我们国家在各方面的影响力吧,而不是局限于经济。”
日本现在是世界级经济、文化大国。至于政治和军事,则处于三流水平。不会超过印度,更别说和中国相比。
因此有理想的政,都想提高国家的政治、军事影响力。
“嗯,那就一起加油吧。”
日本现在完全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
什么时候能正视历史,什么时候才能赢得中韩两国,尤其是中国的尊重。
当中国也选择尊重你,就可以更轻松提高国家地位。
很多时候你自己不给力,但你的合作伙伴给力,同样可以将你带飞。
未来会创造出新经济奇迹的中国,就是可以带飞你的好队友。
很快,宴会正式开始。竹下雅人和小渊惠三两人就此分开,各自进行着交际活动。
这也是许多人热衷参加政捐献宴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可以借此增加人脉。
“小泽桑,最近春风得意马蹄疾哦。”
小泽一郎虽然后来分裂了竹下派,并且是庆应三田阀成员,但他同样是亚洲主义者。
因此,他也在竹下雅人的社交圈子。
“哪里,这次战争我们不就是吃了个大亏。”
小泽一郎表现的很生气,为日本被漠视感到愤怒。
“确实,对方有点过了。”青年认可的点点头,但立马就话里有话的说:“不过有时候,吃亏反而是一种福。”
“不是吗?”
面对青年的反问,这位竹下派最有为的年轻政同样没有正面回应。
“可能吧,但真不希望如此。”
小泽一郎是田中角荣的得意门徒,而田中一派的最大主张就是国家独立。
本次科威特感谢事件,直接激发了日本民众的爱国主义热情,说不定可以撼动和平宪法对军事方面的限制。
如果真的能,小泽一郎等国家独立派反而会感谢科威特。
两人又聊了会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局势,便默契的选择分开。
宴会时间有限,还需要进行更多的交际。
“羽田叔,一郎学长呢?”
羽田孜,一位没有太强能力的政,小泽一郎最好的朋友和政治盟友。
他后来能成为首相,全靠小泽一郎的幕后交易。
不过竹下雅人和羽田孜,并不是靠着青年和小泽一郎的关系才有往来。
恰恰相反的是,两人是靠着羽田孜的牵线才逐渐相识。
毕竟青年最好的朋友,是羽田孜的小侄子。
“一郎不是很喜欢这种场合,随他去吧。”
“这样啊,很符合一郎学长的性格。”
有的时候,青年真的有些羡慕友人的生活态度。
着实潇洒。
但他这个人闲不住,也不想太闲,根本学不来。
“不知道羽田叔什么时候举行宴会,到时候别忘通知我一声。”
“放心吧,不会忘的。”
竹下雅人可是捐款大户,羽田孜忘记谁也不能忘了他。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青年在日本根基不足,只能依靠自家员工和稻门阀。
而稻门阀自身的紧密程度,远不如很多政治经济世家。
因此他要想在国内获得更大影响力,就要大手笔撒钱。
尤其是在星海投资大发横财的情况下,就要捐助更多。
其实不久前的教育捐款,也是同样的性质。
都是花钱堵别人的嘴,顺便增加国民好感度以及影响力。
光有钱没有影响力,只会被当猪宰。
当然,竹下雅人就算是吝啬点也没事,因为基金里有许多大人物和大势力资金。
但花点小钱就能赢得更好的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反正他在金融领域赚钱超级简单,花个几百亿日元增加影响力不要太值得。
除了政,经济领域也有很多强人参加。
竹下雅人和羽田孜聊完后,就径直走到CSK社长大川功身边。
CSK公司可能很多人不熟,但说起它旗下的子公司,许多人都会发出“啊,是它呀”的感叹。
这家子公司就是日本游戏的一方巨头,曾和任天堂激烈竞争的世嘉公司。
“大川社长,晚上好,我是星海游戏的竹下雅人。初次见面,请多指教!”
“是竹下会长呀,我是世嘉母公司社长大川功,请多指教。”
对于这位早稻田奇才,大川功相当的好奇,早就想见上一面。
因为他听下属中山隼雄等人描述,自家掌机之所以失败,就是星海游戏的功劳。
是的,世嘉高层领导直接将掌机的失败,推给游戏不行。
至于设备本身有问题,那是不可能的。
完全忽视了自家彩屏掌机电池消耗量太大,玩家根本经不起这么大开销。
这就是世嘉的特色,太过追求硬件性能,导致公司经营困难。
如果不是大川功几次将自己的财产捐给世嘉,世嘉后来绝对会破产拆分。
不过就算如此,后世的世嘉也基本放弃硬件市场,走上了游戏软件开发商的道路。
两人互相交换名片后,大川功笑呵呵的问:“竹下社长首先介绍自己是星海游戏会长,莫非很喜欢游戏行业?”
“是的,如果单从喜欢角度考虑,我确实最喜欢星海游戏。”
芯片、手机等领域只能算是事业,游戏才是他永恒的挚爱。
无论是现在的街机主机游戏,还是未来的PC联网游戏,他都非常喜欢玩。
“哦,竟然是这样,我也非常喜欢游戏。”
如果要评价任天堂和世嘉,自然是任天堂更加伟大。同时两家老板在游戏行业的历史地位,山内博也远胜过大川功。
但如果单单说对游戏行业的热爱,大川功要远远超越山内博。
山内博根本不玩游戏,他只看重任天堂。
如果游戏行业不行,他会毫不犹豫的让任天堂转型。
大川功完全是另一个类型,明知道世嘉积重难返,还继续拼命拯救。
后来甚至将自己绝大多数的财产,都捐给世嘉。
面对这样一位游戏领域经营者,青年很难不佩服。
就在青年脑海自动回想之际,大川功有点迫不及待的问。
“贵公司制作的街霸真是款好游戏,不知道我们两家公司什么时候可以合作一次?”
《街头霸王2》的出现,震惊了整个游戏行业。
无论是任天堂还是世嘉,都希望游戏可以登陆自家主机平台。
“嗯,以后会有机会的,不过眼下我们和任天堂还有数年的合约。”
《街头霸王2》的月销量已经突破2万大关,预计今年最少可以销售20万台以上。
按照每台50万的价格计算,年营收超千亿规模。
至于利润,同样非常高,可以达到700亿日元水平。
这么夸张的营收和利润,星海游戏自然不会将街霸早早上架主机平台。
因为就算主机市场的游戏销量突破500万大关,也就赚个几十上百亿,远不如街机赚钱多。
是的,大家没看错,90年代的街机就是如此赚钱。
后世统计过,街霸2整个游戏周期销售额超百亿美元规模。
这其中大多数都靠街机,只有少量属于主机等平台。
世嘉之所以在90年代可以和任天堂竞争,也完全是街机的功劳。
如果没有街机部门赚钱,世嘉的主机部门早就破产。
这也是为什么,世嘉内斗严重的最主要原因。
谁愿意将自家部门赚的钱,都给别的部门赔光。
哪怕主机真的代表未来,也完全不行。
屁股决定脑袋,座位决定想法。
“唉,可惜了。”
“不用可惜,这个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果真的有合适机会,青年不介意和世嘉合作几次。
“真的吗?”
“当然。”
世嘉的优秀人才很多,如果能借机熟悉几位,未来也好挖墙角。
或者干脆找个机会,将整个世嘉收购。
人死灯灭。
后来的世嘉,就被母公司当包袱甩卖掉。
过了一会,京瓷社长稻盛和夫笑着走到两人身边。
“大川桑,竹下桑,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这位日本经营之圣同样推崇将财产留给公司,所以他和大川功的关系很好。
至于他和竹下雅人的交际,则主要源于一场交易。
京瓷正在进入电信产业,但实力弱小,根本没有公司肯为京瓷生产手机。
后来京瓷找到星海集团,竹下雅人果断答应。
两人也借此有了交际,并且后来变得越来越好。
毕竟都有着近似的价值观,属于同一类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