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都市小说 > 重生东京1986 > 第272章 利益交换
    郭士纳和竹下雅人意见达成一致后,立马通知东芝等股东。

    日本NEC社长关本忠弘,很轻易的看透了青年的小把戏。

    “哼!”他有些不高兴的冷哼一声,随后小声自言自语道:“真是狡猾啊。”

    但很快,他就想清楚其中的利弊,默默在心里下定决心。

    “算了,没必要纠缠不休。他们是大股东,总是有更多的办法。”

    “公司债化股,可以更轻松的前行,也算是不错选择。”

    关本忠弘本来也想参与进这一波的债化股,因为此时的NEC公司现金流非常充足。

    但他很快意识到,星海集团会长既然有增加星海半导体持股比例的想法,那么必然不会只有这一个方法。

    最简单的,就是通过追加大量本金投资提高股份。

    到时候跟也难,不跟也难,还不如就这样顺水推舟。

    如果自己横插一脚,导致星海集团选择最狠毒的方法。

    将已经开始盈利的星海手机、星海硬件、星海代工、灾害应急收音机等项目全部拆分卖掉。

    只留下还会产生大量亏损的闪存相关项目、以及各种微处理器芯片项目。

    到时候鱼死网破之下,NEC只会更亏。

    没有谁是傻子。

    星海半导体的另外4位小股东,同样看穿了一切。

    索尼总裁盛田昭夫弹了弹星海半导体的债化股通知,略微皱眉的看向自家社长。

    “大贺桑,你觉得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大贺典雄面无表情的说:“最好的行动就是什么都不做。”

    “公司的现金流不充沛,拼不过星海集团。”

    索尼这几年,花了许多钱进行投资并购。

    最知名的案例,就是花费34亿美元并购哥伦哥伦比亚电影。

    现在,这项并购已经成为索尼的资金黑洞。

    再加上房地产崩盘引起的股市再次坍塌,索尼没有那么多资金和星海集团斗争。

    当然,就算索尼资金流非常的充足,大贺典雄也没有想过为5%股权,和星海集团斗争的想法。

    星海集团旗下的星海投资,资金量充裕的可怕。

    大贺典雄担心星海集团恼羞成怒之下,反过来强行收购索尼。

    最后就算索尼可以解决恶意收购,也会元气大伤。

    “是啊,公司确实要稳健经营一段时间。”

    索尼如此,日立等等公司最后同样如此。

    在这个地产崩盘、股市剧跌的风口浪尖时刻,大家都不想将资金浪费在这件事上。

    哪怕几家公司背后都有财阀支持,也不愿轻易冒险。

    因为请动背后的财阀,几家公司同样要付出一定代价。为了区区5%的股份,非常的不值得。

    当然,几家公司也意识到,不能太过轻易的满足星海集团要求。

    免得过段时间,星海半导体那边出台更加过分的政策。

    所以几家公司的总裁,干脆约个时间见面,一起应对星海集团的债化股事件。

    礼貌的互相问候之后,关本忠弘看向最有声誉的索尼总裁。

    “盛田桑,你是我们中最有经验者。对于星海半导体的债化股,您怎么看?”

    “哪里,关本桑气了。”

    盛田昭夫很享受来自同级领导人的夸奖,简单的套一句后,自信的说出自己的意见。

    “我的想法是,可以答应,但必须给出对等的条件。”

    “比如说,增加我们几家公司在星海投资的基金份额。”

    “或者在晶圆代工方面,给我们提供更多的优惠条件。”

    索要星海投资基金份额是为了求财。

    没有人不羡慕星海投资的赚钱能力,简直是金融印钞机。

    现在就算星海投资将分成提高到70%,也会有无数人红着眼挥钱进来。

    因为就算是只能拿到30%,3年后资金也能翻个几番。

    索要星海代工的优惠政策,则是更注重公司战略发展。

    几家公司,都是内存芯片领域的大厂,每家公司都有专门生产内存芯片的晶圆厂。

    但在生产逻辑芯片方面,几家公司现在反而没有星海代工专业。

    这是因为,逻辑芯片已经和内存芯片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两者的生产方式,出现了很大的差别。

    如果举例的话,内存芯片类似于我们生活中吃的主食。

    量确实非常大,但生产线比较单一简单。

    晶圆代工企业,短时间内根本别想赢过专门的半导体大厂。

    逻辑芯片则完全不同,种类非常繁杂。

    除CPU被英特尔等大公司垄断外,声卡、显卡、磁盘驱动器、扫描仪等各式芯片,都没有专门的大厂专业竞争。

    因为这些逻辑芯片的制作太过繁杂,数量又没有那么多,对于大厂十分的鸡肋。

    星海代工就瞄准了这一点,直接发力逻辑芯片领域。

    经过数年时间的辛苦耕耘,目前已经是专业生产各类逻辑芯片的日本一哥。生产的逻辑芯片不仅质量好,价格还便宜。

    当然,五家半导体公司希望星海代工签下更多晶圆订单合同,也有芯片市场大爆发的因素。

    本来市场上的芯片供应非常充足,结果微软的新操作系统,直接带动电脑大卖。

    全世界由此进入到芯片紧缺局面。

    如果星海代工能更多的接收它们的订单,几家公司就借助这波热度抢占更多市场。

    市场占有率提高,很多时候比赚钱都重要。

    “我觉得这个可以,不愧是盛田桑。”

    东芝公司社长佐藤文夫眼前一亮,因为自家现在就因芯片短缺产品供应不足。

    如果能拿到充足的逻辑芯片,就可以赚到更多钱财。

    NEC社长关本忠弘早有类似的想法,跟着称赞道。

    “盛田桑不愧是我们大日本的瑰宝,两条建议针针见血。”

    盛田昭夫就算心里有类似的想法,也不敢直接承认。

    他连连摆手拒绝道:“哪里,大家夸张了,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除了这最重要的两点,几个人又讨论了一些备用的方案。

    比如关于星海二代手机的相关技术,以及专利授权等方面。

    总之,必须要让星海半导体知道。

    我们允许你达成想要的结果,但必须给足利益。

    ……

    “对于几家公司提出的利益交换,你有什么想法?”

    竹下雅人敲着桌子上的文件,抬头看向自家社长。

    “我觉得每一条都可以选择性的答应,从而减少对自身的损失。”

    “嘶,有道理。”

    青年认可的点点头,然后突然站起身。

    “这样吧,我们俩先整理一下思路,明天早晨再讨论。”

    事出突然,短时间很难清晰的想出子午寅卯,不如暂时停下认真思考。

    反正事情没那么紧急。

    “是,会长。”

    郭士纳离开后,竹下雅人对门外吩咐道。

    “惠子,给我重新沏壶茶。”

    “嗨,请稍等。”

    酒井惠子恭敬的弯腰鞠躬,然后快速走到茶水间。

    3分钟后,她便端着热腾腾的茶水回到会长办公室。

    “会长,您的红茶。”

    “嗯,好,你去忙吧。”

    “嗨!”

    秘书长离开后,竹下雅人一边喝茶,一边审视几家公司提出的交换条件。

    其中那些过于离谱的,直接被青年无视。

    那些漫天要价的,才是他关注的重点。

    “嗯,基金份额,这个简单。”

    早在去年,竹下雅人就有日本房地产崩溃后,组建第七支生肖基金的想法。

    现在5家公司想要加入,也不过是顺水推舟。

    当然,具体的数字,自然要进行缩减。

    每家2亿美元,是他可以容忍的上限。

    “晶圆代工份额,这个要仔细想一想。”

    “嗯,还是先给小池桑打个电话吧。”

    有了决定,竹下雅人立马拨通星海代工社长小池淳义的手机号。

    很快,电话接通。

    然而不等竹下雅人开口,对面就恭敬的主动说。

    “会长,下午好,我是小池淳义。不知道您有什么事,是我可以服务的。”

    “没什么大事,就是想问问晶圆厂产能的事情。”

    “嗨,明白。”

    小池淳义微微鞠躬,然后开始介绍起自家的4座6英寸晶圆厂。

    其中从日立收购的那一座比较小,制程工艺也较为落后。

    每个月只能生产2.6万片1.5微米制程晶圆,但良品率最高,已经超过99%。

    去年刚刚投产的3座晶圆厂,则采用最先进的0.6微米,也就是600纳米制程技术。

    至于产量方面,去年年中投产的两座晶圆厂,月产能已经提高到3.2万片,良品率达到90%以上。

    预计今年年末,产量可以提高到5万片,良品率可以提高到97%以上。

    去年年末投产的第四晶圆厂,月产能暂时只有2.3万片,良品率接近80%。

    预计今年年末,产量可以提高到4.3万片左右,良品率提高到95%水平。

    “不愧是小池桑,果然厉害。”

    虽然根本听不懂这些技术方面的术语,但并不影响竹下雅人露出赞美的语气。

    “哪里,我们还需要在很多地方努力。”

    单单是做到日本逻辑芯片代工领域第一,并不能满足小池淳义的野望。

    他想成为,全世界芯片生产领域的王。

    “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哦。看来7月份星海代工的奖金,星海代工又可以提高一截了。”

    “按照目前市场的需求,以及公司技术的进步。是这样的。”

    晶圆厂刚刚投产的时候,需要各种调式,因此产量都不会很高。

    随着熟练度上升,产能会越来越高,直到像抛物线一样达到利润最高点。

    那个时候,就是晶圆厂产量的最佳值。

    星海代工,晶圆厂就在向最佳值靠拢。再加上芯片需求爆发,员工自然可以分得更多奖金。

    “不错,不错,继续保持。”

    竹下雅人今天打电话不是为了夸小池淳义的领导力,因此简单了解晶圆厂现状之后,便直接进入主题。

    “会长的意思是,想以晶圆厂产能和他们进行交易?”

    “是的。”

    虽然对面看不到,但竹下雅人还是下意识的点点头。

    “你觉得在不影响公司声誉的前提下,如何才能更好的达成目的?”

    小池淳义在脑海里简单的计算了一下,然后干脆的说。

    “公司每月新增加的产能,都可以给5家公司。”

    “此外下个月,公司还可以分出三分之一的现有产能。”

    “这样算上以前的部分,5家公司下个月就可以占据公司一半左右产能。”

    其实极端一点,星海代工甚至可以将公司8成以上产能分给5家半导体公司。

    但这样做太得罪人,也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说不定,会资敌成长。

    因为失去的那些美国户,很可能找到台积电头上。

    这是一家潜龙,一不注意就会乘风而起。

    “竟然这么多?”

    竹下雅人有点意外,没想到自家可以拿出这么多的晶圆份额。

    但他心里本能的觉得,这种做法不对。

    “我们不能只做日本户,要留足美国市场的份额。公司以后最少分出三分之一订单给美国。”

    “同时,国内也要分出一定订单给富士通、京瓷等巨头公司,以及任天堂和世嘉等游戏公司。”

    订单来源单一,芯片低谷期很容易出问题。

    中国在这方面,就有很多经验教训。

    比如规划中的华虹NEC,就因和NEC公司绑定太深,结果比较惨淡。

    再比如首钢NEC,最后也是因NEC公司在半导体市场的溃败,无奈退出半导体行业。

    “明白,请会长放心,我们的订单将继续多元化发展。”

    小池淳义一听就懂,挺直腰板向青年保证。

    毕竟只要不是傻子,都清楚订单多元化的好处。

    “嗯,那你写个方案书,今天晚上下班前发给我。”

    “嗨!”

    挂断电话后,竹下雅人想到自家建设中的8英寸晶圆厂,决定以后继续降低5家公司的份额。

    最多40%,不能再多了。

    除了基金份额和晶圆份额,别的都是细枝末节的东西。

    比如说星海移动的手机专利授权,就算星海集团不想,也根本做不到。

    当然,几家公司试探性的免费授权,也是完全不可取的。

    顶多是少收一点专利费,或者是3年专利免费。

    反正1993年之前,全世界都收不到多少专利费。以此换取几家公司同意债转股,还是非常值得的。

    至于闪存技术方面的授权,青年准备去问问舛冈富士雄。

    这方面,他同样不是很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