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都市小说 > 重生东京1986 > 第254章 思科和美洲电信
    视察完手机项目组后,竹下雅人拉着郭士纳来到星海半导体会长办公室。

    “电话里没怎么听清,来,我们俩聊聊你的美国之行。”

    这两个月,青年一直忙碌石油期货交易。

    只得将合作收购墨西哥电信公司,以及收购思科股票一事,交给郭士纳处理。

    郭士纳也没有辜负竹下雅人的推荐,最终为星海集团争取到大量利益。

    代价就是,他这两个月一直在北美出差。

    还是昨天听闻星海二代手机出炉,以及会长出关,这才重新坐飞机返回。

    “好,那我就先说说合作收购墨西哥电信吧。”

    “嗯,请说。”

    青年很好奇,想知道郭士纳是如何横插一脚,成为收购墨西哥电信的四方势力之一。

    “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展示公司的财力以及决心。”

    “向所有竞争者宣告,星海半导体必须是一份子。”

    “卡洛斯等人只能让步,将星海半导体也拉入合作之中。”

    郭士纳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暗示,星海半导体要大手笔砸钱。

    为此,甚至直接在花旗银行存款50亿美元。

    然后表示,这其中的30亿,可以成为合作伙伴的无抵押贷款。

    星海半导体的财大气粗,确实震撼住了对墨西哥电信业务虎视眈眈的各路豪强。

    它们纷纷拜访郭士纳,都想成为星海半导体在墨西哥的代言人。

    如果不是竹下雅人交代过,合作对象最好是卡洛斯。

    以他给出的条件,根本不会入选。

    听完郭士纳的理由,青年笑着感慨道。

    “不愧是你,手段直接犀利,难怪能为公司抢到20%股权。”

    墨西哥电信虽然在进行民营化改革,但它的首选目标依旧是本国国民。

    所以星海半导体、美国西南贝尔、法国电信、卡洛斯的四方联合体,只能由墨西哥人卡洛斯成为最大股东。

    卡洛斯也由此,拥有整个电信公司45%的股权。

    星海半导体的20%股权看着不多,但实际上和美国西南贝尔公司持平,同为第二大股东。

    星海半导体倒是想拥有更多股权,但实在是做不到。

    想要在墨西哥做点什么,除了要看墨西哥政府脸色,也要看美国人脸色。

    西南贝尔的股票份额,自然不能太低。

    至于法国电信,它在墨西哥确实影响力较小。

    但一来法国电信在法国和北非拥有巨大影响力,二来它的股份最少,只有15%。

    所以星海半导体的20%股权份额,已经是最佳计算结果。

    “主要还是我们公司有钱。”

    郭士纳很享受用钱压死竞争对手的方法。

    不用动太多脑筋,就可以达成想要的目标。

    主打的就是一力降十会。

    当然,其实郭士纳的力量,更多是用来恐吓。

    四方联合势力的花费,甚至比前世还要少一些。

    星海半导体的20%股权,最终也只花费3.5亿美元。

    不过郭士纳并没有骄傲太久。

    很快,他就有点担心的问:“我觉得改名美洲电信的新公司,近期很难盈利。”

    “会长,这会不会引起股东的不满。”

    星海半导体并不是竹下雅人一人独资,为了招收人才,当初只能答应日立、NEC、东芝等公司的入股要求。

    不过这些公司占比不大,只有25%股份,不足以影响星海半导体的重要决策。

    因此青年不在意的摆手道:“放心,它们不会那么短视的。”

    “这可是整个墨西哥,唯一的电信运营商,并且还有5年的垄断经营权。”

    经历过泡沫时代的洗礼,日本公司确实变得更为短视。

    对于科技研发的投入减少,更加重视现金流和公司资产。

    但就算再短视,也明白垄断的意义。

    美洲电信一事,股东们只会进行庆祝。

    如果说入股美洲电信,主要是郭士纳的能力体现。

    那么在思科的股权交易上,他就是单纯的躺赢。

    有高盛在,郭士纳什么都不用做,只需拿回签约合同。

    “这就是和高盛提供的草签合同吗?”

    郭士纳主要是负责谈判,具体的合同自然还是要青年本人来。

    万一郭士纳突然脑抽,想要坑一把竹下雅人呢。

    这种事,美国人经常干。

    比较知名的就有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狠狠地坑了索尼几十亿。

    后来索尼实在忍不了,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才避免公司不断失血。

    郭士纳前世没有,但不保证这一世也能保持。

    毕竟星海半导体是日本公司,不是美国的IBM。

    “是的,如果会长没意见,可以现在就让飞鸟部长带人过来。”

    “行,那我现在就打电话。”

    郭士纳心里急,竹下雅人同样如此。

    思科的股票太过诱人,现在只要花费不到2亿美元,就能买到20%以上股份。

    而在10年后,这份股权的价值将超过1000亿。

    这种好事,打着灯笼都很难找到。

    合同没什么问题,所以短短三天时间。

    青年就分别和卡洛斯的四方联合势力,以及代替星海投资收购思科股份的高盛集团完成签约。

    是的,思科股权被放在了星海投资。

    主要是星海半导体,当下并没有金融业务。

    就连墨西哥电信的股权,最后都会移交星海投资。

    当然,这也和星海半导体比较穷有关。

    星海半导体的晶圆代工业务亏损不断,移动电话业务因承诺也没赚到钱。

    至于闪存芯片业务,更是只见投入不见回收。

    只有灾害应急收音机,以及鼠标、键盘等电脑硬件,发了一点小财。

    但这些钱,远不够星海半导体开销。

    所以郭士纳此次前往北美,更多的是以星海集团副社长身份,而不是星海半导体社长身份。

    花的钱,也都是由星海投资进行提供。

    除了穷之外,也有项目方向的考虑。

    星海半导体需要专注于主营业务,就算投资再赚钱,也和公司发展无关。

    如果过于投入,对公司的发展反而有害。

    这方面,东芝就做了不好的典型。

    因为泡沫时代沉迷投资,科技投入逐渐变少,公司的创新能力也越来越低。

    舛冈富士雄的悲惨遭遇,就是经费投入减少的一个缩影。

    后来这家曾经的日本之光,竟然变成了日本最大的僵尸企业。

    只能说科技公司,就不能脱离科技研发的主航道。

    完成股权签约仪式后,竹下雅人还是没得清闲,继续拉着郭士纳到处视察。

    “哦,这就是公司的新款鼠标吗?”

    竹下雅人食指轻轻拨动,看着电脑上的Word文档快速翻阅。

    “是的,这就是在会长的指点下,公司新研发的滚轮鼠标。”

    “非常不错的产品。检测合格后,立马联系各大电脑厂商,争取多签几个订单。”

    滚轮鼠标看起来不起眼,但同样是鼠标创新的一大步。

    他极大方便了用户对电脑的使用,算是鼠标领域一个经典改动。

    “会长放心,目前已经和东芝、NEC、IBM、戴尔达成协议,预计之后还可以拉拢到更多厂商。”

    东芝和NEC,是星海半导体股东,自然要将鼠标业务给星海半导体。

    戴尔公司,则是星海投资牵的线。

    大股东的利益,还是要进行保障的。

    至于IBM电脑,则是郭士纳的功劳。

    他在北美除了谈思科、美洲电信的合作,也将自家鼠标业务拓展到IBM。

    “很不错,争取彻底压倒欧洲罗技。”

    “嗨!”

    电脑配件的发展一切顺利,青年也就没有太多关注。

    他和郭士纳,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位于自己老家的闪存实验室。

    “数码相机的研究,顺利吗?”

    “闪存芯片的存储空间不足,需要研发更大容量的。”

    “数码相机的画面也不太行,需要索尼那边实现技术突破。”

    闪存容量方面其实比较的好解决,大不了加大加厚。

    但画质,着实有点困难。

    这方面索尼当下的进展不足,短期内看不到实现的可能。

    “没关系,我们主要关注提高闪存容量就好。”

    “数码相机进展缓慢,不是还有电脑吗?”

    相对于数码相机,闪存在电脑上的应用绝对是突飞猛进。

    星海半导体和NEC公司,合作生产了使用NAND闪存技术的笔记本电脑。

    并且在此基础上,独立研发出了效果更好的固态硬盘电脑。

    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非常昂贵,只有少数富哥买得起。

    所以星海半导体,只是实验性的每年生产1000台。

    靠饥饿营销模式,提高公司在电脑领域的知名度。

    同时也是效仿前世的外星人电脑,先走极致的高端化路线。

    舛冈富士雄也为闪存芯片在电脑上的应用感到开心。

    他微微翘起眉头,语气轻快的说:“是的,闪存在电脑上的进展速度很快。”

    “估计再过几年,高端电脑业务,都会被闪存占领。”

    相对于机械硬盘,固态硬盘有太多优点。

    唯一的缺陷就是价格昂贵,性价比较低。

    “额,很难。”

    竹下雅人不太认可自家首席科学家的观点,随后他详细解释道。

    “机械硬盘容量增大的速度,并不比固态硬盘差。”

    “所以在价格差距明显的情况下,很少会有人买价格昂贵的固态硬盘电脑。”

    “性价比太低,不适合公司和主流人群。”

    机械硬盘确实不抗撞,但电脑也很少会有被撞被摔的时候。

    当下购买电脑的主力公司,自然不会为此买单。

    个人用户同样如此。

    基本上买完电脑就不会经常移动,也就不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唯一比较需要的是笔记本电脑业务,但当下销量还比较低,占比不足5%。

    预计还需要几年时间发展,才能有一定的市场规模。

    “这,好吧。”

    舛冈富士雄较为郁闷,因为他知道,会长说的都是实话。

    短时间内,看不到一点固态硬盘取代机械硬盘的可能。

    不过很快,他就想到一个好方法。

    然后期待的问:“会长,公司什么时候大规模进入电脑整机行业。”

    “再等等,现在还不是适合。”

    日本的电脑销量还比较低,没必要为此和NEC交恶。

    除此之外,不发展电脑整机产业,也和青年对公司未来的规划有关。

    什么产业都想占,只会让各大公司远离。

    “好吧。”

    虽然想要靠自家电脑,大规模铺货移动硬盘的计划破产,但舛冈富士雄很快调整过来。

    他再次转动脑筋问:“会长,戴尔那边,有计划推出使用固态硬盘的电脑吗?”

    戴尔的厂家直销模式,直接将电脑价格削减30%。

    很多原本不准备购买的,都被戴尔电脑的价格吸引。

    舛冈富士雄的想法是,戴尔可以凭借直销的价格优势,部分生产固态硬盘电脑。

    到时候固态硬盘电脑和机械硬盘电脑价格相同,绝对有人更倾向于移动硬盘电脑。

    “这种事需要看戴尔公司需求,公司很难帮上忙。”

    星海投资是戴尔公司股东,但也仅仅是股东。

    戴尔公司的发展,基本是戴尔的一言堂。

    星海集团最多也就获得一点便利,比如赢得鼠标和键盘的订单。

    “这,好吧。”

    郭士纳见自家首席科学家有点失落,便笑着插话道。

    “放心吧,戴尔是个很聪明的老板。”

    “如果有这方面需求,绝对会询问我们意见。”

    郭士纳之前是代表星海集团前往美国,自然要拜访星海投资入股的公司。

    他和戴尔简单聊了几句后,就不得不服戴尔队伍头脑灵活。

    可以说在急智方面,要远远胜过自家会长,也要远远超过自己。

    当然,这很正常。

    竹下雅人是个假天才,郭士纳也不以这方面见长。

    郭士纳更擅长削减开支,以及激发企业活力。

    他是个好的执行者,但在开创方面能力没那么高。

    “这样嘛,了解。”

    “社长说的对,不用心急。放心吧,闪存市场扩张很快的。”

    闪存芯片的销售额虽然才刚刚过1亿美元大关,但很快,就会变成10个1亿,100个1亿。

    不说别的,单单是在手机上的存储卡应用。

    很快就会达到千万,乃至亿这个数量级别。

    竹下雅人之所以现在没说,主要是手机数量不足。

    一旦手机销量破千万,青年第一个找人进行研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