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都市小说 > 重生东京1986 > 第176章 谁才是真正的泡沫?
    随着时间临近宴会正式开始的晚上8点,重量级的人也一位接着一位到来。

    经济界的丰田社长丰田章一郎、索尼会长盛田昭夫、松下会长松下幸之助、京瓷社长稻盛和夫……

    政界的前首相福田纠夫、现首相中曾根康弘、未来首相竹下登……

    以及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财阀的话事人。

    竹下雅人每一个都不敢怠慢,腰都鞠酸了,笑容也变得僵硬。

    不过想到这些人是在出钱帮自己赚钱,青年心情顿时大好,精神也重新抖擞。

    简单讲几句套的开场白之后,竹下雅人干脆的打开PPT,直接上干货。

    “首先是今年2月开盘的1号基金子鼠基金,初始资本只有500亿日元。第一笔交易是2月上市的NTT,4月成功撤离,盈利超千亿。”

    “接着子鼠基金继续全仓日本股市,并且在本轮,由美国引起的股灾中,顺利清仓全身而退。”

    “最终经过8个月的发展,子鼠基金现有资金规模已经来到4550亿日元。”

    炒NTT股票的时候,竹下雅人担心泡沫很快破灭,没敢玩的太极端。

    炒完NTT就不一样了,知道日本在10月股灾前股市一直暴涨,自然要杠上加杠。

    股市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资金规模又扩大了3倍左右。

    如果从2月算起,相当于赚取了800%以上的利润。

    “嘶,这么夸张。”

    “没想到,几家报纸还是太保守了。”

    “是啊,还以为最多1倍呢。”

    除了星海投资的内部人员,没人能想到子鼠基金的发展速度能如此之快。

    就连掌握更多资料的,朝日等日本主流媒体。

    放出的利润增长率,也比实际低一半以上。

    这完全就是在抢钱,那些曾有机会投资的大佬,现在肠子都有点悔青了。

    至于早稻田大学、兴业银行、NEC等,看在竹下雅人面子才投资的小伙伴,脸都差点笑歪了。

    爽,实在是太爽了。

    竹下雅人看着下面叹气、忧伤、狂喜、憋笑的一幕幕,心情氛外的舒爽。

    同时心里想着。

    这么好的业绩,还想什么,赶快投资吧。

    心里虽然急得不行,但他的语气依旧没有丝毫急促,还是那么的激昂自信。

    “大家可能会想,一支基金算不得什么,谁还没有吃顿好的时候?”

    反问一句后,竹下雅人在大家的认同表情中自问自答。

    “没错,我也是这样想的。”

    “一支基金不够明显,那么三支基金呢?”

    “这是我们成立半年左右时间的,丑牛、寅虎两支基金的收益图。”

    竹下雅人一边说,一边打开两支基金的PPT界面。

    “诶,这个也不错,竟然有3倍多的增长率。”

    “是啊,半年时间,从1000亿暴涨到接近3500亿,难怪可以完美逃离股灾。”

    “Nice!”

    “哈哈,赚到了。”

    虽然丑牛和寅虎没有子鼠那么夸张,但相对于别的基金,众多投资人同样是大赚特赚。

    就算去掉基金的分红和各项税务,每位投资人最少也分得2倍以上利润。

    丰田章一郎看着主席台上意气风发的竹下雅人,有些惊讶的感慨道:“好厉害,比我家公司强多了。”

    丰田家族控制的丰田集团有专业的金融投资机构,甚至比本业汽车都赚的多。

    但总体来说,因为经营较为保守的缘故,赚钱速度远不如星海投资,只能勉强跟上股市上升速度。

    不过,这在机构中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根据数据统计,大多数金融公司都跑不赢股票指数。

    金融行业二八分化特别严重。

    是个大多数人赔钱,少数人不赔不赚,极少数人赚钱的行业。

    对冲基金同样如此。

    丰田章一郎现在很心动。

    他本来只想投资一点点,起到个分散投资的作用。

    但看到星海投资这么赚,立马将定好的数字扩大5倍规模,也就是100亿日元。

    索尼的盛田昭夫也跟着动了心,听到丰田社长的感慨后,不管是心里还是嘴上都十分的认同,也准备提高投资规模。

    “是啊。没想到在投资领域,我这位小学弟也这么厉害。”

    站在盛田昭夫身边的堤义明,笑着应和道:“这可能就是天才的力量吧。”

    3支基金的超预期暴涨,极大地吸引了在场宾的投资热情。

    大家纷纷拿出印章,同星海资本完成草签协议。

    不过这一次,卯兔、辰龙、巳蛇3支基金,可就没有之前那么好的条件了。

    基金的分红不再有保底,一律50%。

    管理费也大幅度提高,直接增加到持有资金的5%水平。

    但就算如此,大家依旧非常踊跃。

    去除掉一部分不合格者后,每支新基金都有6000亿日元规模,相当于42亿美元。

    资金入账后,竹下雅人没有拖延,立马开会讨论基金的使用情况。

    “社长,还是根据前面3支基金的模式进行抄底吗?”

    “不,继续重仓日本股市,美股我们只买微软。”

    1987年股灾,短时间的强度非常大。

    以美股为例,股灾爆发当日跌幅超20%。

    直接跌没5000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全美国8分之1的财富。

    巨头企业受创最严重。

    通用电气大跌33.1%、电话电报大跌29.5%、可口可乐大跌36.5%、运通公司大跌38.8%。

    但这次股灾,恢复的也特别快。

    美股很快就重新收复失地,大公司也回到正常水平。

    所以股灾发生后的第三日,竹下雅人就指挥公司职员,大手笔购买日股、美股的龙头企业股份。

    然而现在机会已经消失。

    他自然不会将资金,白白浪费在增长远不如日股的美股。

    “是,社长!”

    嘉本隆正坐在椅子上,恭敬的点了下头,然后快速记下。

    “等等。”

    竹下雅人突然想到一个更好的投资热土。

    “嗨!”

    “嗯,还是算了。”

    但想了想,新地方的投资规模比较小,还是将这个地方留给自己人比较好。

    都说1985到1990之间,日本股市的泡沫很大。

    其实相对于疯狂的湾湾,日本股市都显得比较保守。

    湾湾股市,短短5年时间暴涨20倍。股指从500多点一路攀升到10000多点。

    单单是1988年,湾湾股市就增长了差不多4倍。

    股指由2000多点,迅速暴涨到8000多点。

    这种不合理的增长,很快引起了湾湾政府的警觉。

    为此,湾湾政府特意出台针对股市过热的法规,开始对股票交易进行征税。

    刚开始效果特别好,股市腰斩一半,降低到4000多点。

    但很快,湾湾民众就再次陷入狂热。

    股指再次一路由4000多点,冲到10000多点的高峰。

    巅峰时期,湾湾一家本土银行的市值。

    竟然高于美国富国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的市值总和。

    因此对于当下的投资人来说,这是片比日本还要暴利的土地。

    不过湾湾虽然涨的夸张,但毕竟市场份额有限,所以竹下雅人只准备投入1400亿日元。

    也就是公司职员投资的4个二十四节气基金,和自己独资的3个词牌名基金,每支各200亿日元。

    这样大家都有的赚,同时未来撤出的时候也比较方便。

    说起来,1985到1990年的日本泡沫时代。

    亚洲四小龙的港岛、湾湾、韩国、新加坡股市增长速度,都远远超过日本。

    但最终,却只有日本落入一蹶不振局面。

    这里边主要有4个因素。

    两个内因,两个外因。

    第1个内因,

    日本泡沫破裂后,很多公司负债严重,导致投资锐减。

    就算知道成功的机会非常大,但考虑到失败的可能,也会选择放弃。

    这种保守发展的经济策略,非常不利于经济发展。

    第2个内因,

    日本政府的混乱。

    如果日本政府稳定高效,政策不反反复复,果断刮骨疗毒。

    以日本当时的体量,大力扶持新兴产业,根本就不会一蹶不振40年。

    简单举个例子,日本政府明知道半导体行业是未来,对半导体行业的援助依然抠抠搜搜。

    导致21世纪,日本半导体只留下上游材料。

    上游材料确实重要,也非常赚钱。但它的规模有限,永远也无法成为国家支柱产业。

    换成韩国,政府绝对会玩命支持。

    不就是负债严重吗?

    根本无所谓,国家支持你继续发展。

    韩国的三星、现代等财阀企业,就完全是靠韩国政府奶大的。

    韩国的GDP发展速度能那么快,人均GDP甚至有超越日本迹象。

    韩国政府功不可没。

    可以说,政府的不作为,也是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的一大因素。

    但就算如此,2010年之前,日本也有数次逃离停滞的机会。

    一次是1995到2008的互联网PC时代。

    一次是2008到2020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可惜,这两次历史级机遇,日本一个都没抓到。

    就连最基础的即时通讯业务,都被韩国公司产品占领。

    一个字,

    绝!

    至于外因,

    第一,

    苏联解体后,日本成为世界二号经济强国,严重威胁美国经济地位。

    为了打压日本,美国开始使用各种手段。

    比如扶持湾湾和韩国,同日本进行竞争。

    效果很好,曾经如日中天的半导体行业,逐渐被韩国和湾湾分食。

    曾经强大无比的造船行业,也逐渐被韩国碾碎。

    就算是最强大的汽车行业,也面临着韩国的激烈竞争。

    可以说在欧盟成立前,日本就是美国拼命打压的头号目标。

    并且就算欧盟成立,日本也被美国严防死守。

    直到中国崛起,才逐渐放松对日本的警惕。

    第二个外因,则是没有深入参与到中国崛起。

    1992年之后,中国经济开始迅猛增长。

    韩国和湾湾,基本就是靠着中国大陆走出困局。

    如果日本企业一心一意在中国搞发展,日本大概率可以摆脱经济困难局面。

    尤其是半导体行业,中国属于最大消费国。

    只要能在中国站稳脚跟,就意味着在全世界都有一席之地。

    当然,日本经济长期萎靡不振,也有体量的因素。

    日本人口超过1亿,四小龙最接近的韩国也只有5000万。

    双方的人口差距太大。

    韩国两三个产业就可以崛起,日本可不行。

    “嘛,还是别想那么多。泡沫破裂后日本投资趋势偏于保守,才是最好的。”

    其他人都保守,投资激进的竹下雅人,才有机会占领更多新兴市场。

    当然,这一切都还为时过早。

    当下,竹下雅人的重心还是要放在金融领域。

    至于其他领域,暂时保持不落后时代即可。

    3支新基金的投资很顺利,星海投资一时之间又变得轻松起来。

    竹下雅人便将目光重新投向星海游戏。

    因为,罗杰斯回来了。

    青年有些迷醉的摸着合同自言自语说:“这就是我们和任天堂的合约吗?”

    “是的。一共有2份合约。”

    罗杰斯点点头,然后轻声提醒道:

    “会长你现在看的这份是星海游戏和任天堂FC游戏机的合约。”

    “哦,竟然只要500块。社长,干的漂亮。”

    不知道罗杰斯用了什么手段,任天堂竟然没在主机合同找补。

    不仅游戏卡带可以由星海游戏独立制作,每份需要上交的平台费也比电话里说的更少。

    要知道就算是卡普空,每份卡带的平台费,也足有700块。

    《苏联方块》牛,罗杰斯的谈判能力同样牛。

    “主要是《苏联方块》的热度太高。”

    第一天《苏联方块》大卖40万套。

    结果第二天,游戏依旧代卖,只降低了2万套。

    这个数据简直无敌,任天堂也不得不给些面子。

    “那也是社长谈判厉害。换成我,能谈成1000日元就不错了。”

    竹下雅人非常不善于商业谈判。

    如果没有专人帮忙,绝对属于被骗了还要帮着数钱的类型。

    “确实。”

    罗杰斯先是认同的点点头,但很快话锋一转。

    “不过这些都属于细枝末节,会长最重要的是管理好人。”

    “再说了,这些不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吗?”

    在拍马屁这方面,全世界的管理人员都很擅长。

    竹下雅人心里顿时变得十分舒坦,然后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

    “难怪你能和山内社长成为朋友,语言能力着实有些强。”

    山内博面相凶狠,看起来非常像黑社会分子。

    一般人别说和他成为好友,就算是友好相处,都比较困难。

    相对于第一份合约,竹下雅人对第二份合约就没有那么重视了。

    掌机这方面星海游戏更占上风,拿到这个条件理所应当。

    考虑到自己制作掌机,主机游戏大概率会被任天堂红白机拒绝。

    竹下雅人这才放弃这块肥肉。

    看完合同后,竹下雅人笑着递给罗杰斯一份文件。

    “诺。你不是一直都想购买子鼠基金的份额吗?这就是个机会。”

    “面向星海游戏所有员工的投资项目?”

    “没错,开不开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