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元年不太平,从元月初一开始。
阴山仓失守的消息,犹如惊雷震动青水府,震动西原,乃至惊动赵国丞相府里的那位老人。
对于整个天下而言,阴山仓不过是西原一隅之地,但这一隅之地,就像刺进赵国城墙的一块楔子,无法撼动这块城墙,却留下一丝缝隙。
由于大雪阻道,当太安城得到阴山仓失守消息时,已经是元月初七,而同样在西原的上将军凌如玉,更早得到消息,他下令青水府的西原大营,最快速度夺回阴山仓。
而他率领的赵军,开始对蒙府境内的叛军发动猛攻,连下三城,但西凉军的守卫很顽强,将赵军抵挡在蒙府太白山、梁子山一线。
元月十日,青水府调集一万军队,由主将王薄统帅,征讨阴山仓的叛军。
元月十二日,青水府东边的河远府西凉军主将郭璋率军攻打涧水仓。
同日,犹在赵国治下的大雪府爆发起义,在大雪山飞仙门的支持下,大雪府府尹孙明改弦更张,并向大凉府进兵。
忽然间,西原再度陷入战火之中。
阴山关外,大军云集,主将王薄将营地扎在十里外,没有贸然进攻。
阴山关外三里,地形狭窄,大军进攻无力,观察两天后,迫于西原大营那边的压力,王薄不得不进行尝试性的进攻,却都被守军击退,王薄望着阴山关,徒叹奈何。
元月十三日,师种在秦倾心步步为营,疲敌而战的策略下,坚持十三天后,粮草断绝,被迫投降。
师种投降后,阴山仓内,再无反抗。
占领阴山仓后,收拢赵军降卒、降将,陈无邪得到五千军队,犹如蛇吞象的狼吞虎咽,也留下极大的后遗症,想要得到五千军队的军心,非一朝一夕。
此外,虽然阴山仓的百姓多是流放之人、匪徒的家属,但向赵之人依旧不少,迫于军队威胁,没人敢反抗,可是始终有隐患。
打阴山仓容易,治理却难,陈无邪身边人才缺乏,只能斟酌启用投降的赵国官员。
曹彪在手刃李金云后,就没再出谋划策,让陈无邪恨得牙痒痒。
最近,陈无邪要做的事太多了,堆积如山的文书,让他有种撂挑子不干,自己浪迹江湖的想法。
他经验尚浅,许多事情,还需擅长之人处理。
秦倾心向其提议在阴山仓选贤任能,阴山仓有不少流放官员,蜀、楚俘虏,总有几个大才。
陈无邪遂在阴山仓发布告示,千金求贤,要是知道身边有贤能,推荐之人,亦能得到一笔丰厚的奖赏。
此举很快得到流放官员的响应,他们本来就是官,因各种罪名,被赵国流放千里,在此屯田,过惯了锦衣玉食,受劳动磨难后,大多心有不甘,希望能够东山再起,哪怕加入叛军。
楚、蜀的俘虏,亦有入军的,军队的待遇,总比饿死好,尤其今年冬天积雪深厚,田里的冬小麦尽数被毁,连种子都收不回来,接下来肯定是一个饥荒年。
陈无邪就从阴山仓招兵两千,从赵军降卒分出一千,合计三千,交由秦倾心编练步军。
赵军降卒剩下的四千,一半交由司徒羽编练轻骑,一半交由樊征,混合原先陈无邪手下的一千多人,守阴山关。
赵军主将王薄每日让人在关外叫阵,各种污言秽语,阴山关依旧高挂免战牌,后来,司徒晴来到阴山关,将叫阵之人射个七七八八,再无人敢来叫阵。
王薄又请来江湖高手,想偷渡阴山关,谁知樊征早有准备,在城墙上泼了冷水,水凝结成冰,城墙光滑,无处可借力,又在关上安置连弩,垛口点燃篝火,日夜有人巡逻,稍有动静,立即就能察觉,可谓插翅难飞。
王薄再秘密派军队绕过阴山,想从陈无邪他们偷袭的道路上来,但陈无邪从那里得手,岂会没有重视?
两军隔关相望,王薄使劲浑身解数,仍旧奈何不得阴山关。
十日后,涧水仓告急,王薄久攻阴山关不下,被迫撤军,驰援涧水仓,
元月二十五日,大凉府三镇被破,镇西将军府将军萧啸震怒,亲自带兵迎战大雪府叛军孙明。
孙明与萧啸大战,三战三败,退出大凉府。
萧啸引兵入大雪府,要一战而定,破掉困局。
孙明再败四战。
元月三十日,最后一战,孙明让左右副将各领军两千埋伏山侧,自己领中军一万与萧啸决战,不敌,率军后撤,萧啸不顾左右阻拦,率兵将急追,进入山谷后,伏兵四起,前后合击。
萧啸领亲兵勇猛杀敌,无奈四面皆敌,孙明身边,还有施灵带着飞仙门高手相助,将萧啸斩于阵中。
萧啸一死,赵军溃败,孙明率兵追杀,赵兵逃的逃,降的降,镇西将军府困守大凉城。
此战震惊三国,萧啸的死,好似晴天霹雳,响彻天下。
萧啸身死后,赵国在西原的势力四分五裂。
二月一日,天圣教占据的阳府出兵黑山城,雷霆扫穴,不到两日,黑山府落入天圣教之手。
二月二日,赵军奇袭河远府西凉军,郭璋被迫撤退,萧啸的前车之鉴,让赵军主将没有追击,错失击溃河远府西凉军的大好机会。
二月五日,大凉城破,镇西将军府覆灭,消息传来,赵军士气低落,郭璋率军大破赵军,阵战主将王仁,王薄见大势已去,率众投降郭璋,涧水仓易主。
二月六日,陈无邪决定袭取青水府的平仓,平仓方圆五里,有一千口地窖,储粮万石,是青水府第二粮仓。
陈无邪亲率精兵四千,司徒羽的轻骑两千,师种的重骑五百,秦倾心的步卒一千五,从阴山关出。
师种起先还坚持不降,后镇西将军府覆灭,被部下说服,出来为陈无邪效力。
此战随行将领有司徒羽、师种,司徒晴、公孙期,秦倾心、樊征镇守阴山仓。
公孙期是楚国降将,他被俘后,隐姓埋名,被发配到阴山仓屯田,他为人正直,智慧过人,得楚、蜀国降卒尊重,陈无邪招贤后,有楚、蜀降卒推荐他,陈无邪亲自上门相请,出山领军。
公孙期是员老将,他经验丰富,能在关键之处,提点陈无邪、司徒羽、师种、司徒晴,他们四人都是年不过三十的小将,勇猛则已,考虑不周。
就像偷袭阴山仓,事后想来,真是险而又险,若有老将在旁,肯定会谨慎行事。
平仓守将亦是王家之人。
青水府最大的家族,当是阳原城王家,一门五将军,天下出名,王仁、王薄、王恭、王谦、王武。
王仁战死军中,王薄投降郭璋,王恭、王武在凌如玉军中,王谦守平仓。
平仓在阴山仓东南面,相距八十里,王谦在王仁战死、王薄投降后,就下令加强戒备,严防贼军偷袭。
不过平仓不像阴山仓,有地利之便。
陈无邪并未率军打平仓,而是打离平仓三十里地的阳原城。
平仓有五千守军,防备藤府方向的攻击,阳原城仅有一千守军,看见大军来到,吓得连忙向平仓的王谦求援。
王谦明知此是敌军的计谋,还是派出三千赵军,等赵军赶到时,陈无邪已经率军退走。
奔波三十里,连敌军影子都没看见,赵军上下气得脸色发青,回到平仓,又听见阳原被攻,赵军连忙回来,可等他们赶到,陈无邪再度离开,赵军几乎要骂娘。
赵军退回半途,人困马乏,探马回报前面发现敌军,恼怒的赵军将领带兵追击,追出两里,四周冲出伏兵,声势浩大,又有师种的重骑撞阵,慌乱的赵军将领率兵后撤,司徒羽率轻骑从后面杀至,双方展开厮杀。
平仓的王谦收到副将的传书,刚要率军出去,守卒禀报外面出现敌军,他连忙上城眺望,远远就见一座军阵缓缓走来,好似乌龟盾牌,后面旌旗招展,鼓声隆隆,怕有四五千人马,王谦犹豫,不敢出去。
公孙期捋着白须,骑在马上,看一眼后面士卒一人扛一面旗子,一边敲鼓,颇为得意。
后方十里,两军厮杀,陈无邪手握长刀,骑马挑翻三位赵将,司徒羽银枪挥舞,枪出如龙,手下无一合之敌,师种比他更猛,用的是一对玄铁八棱锤,身披重甲,宛如人形猛兽,连司徒羽都栽在他手上,可知其武艺。
但他们三人都不是让赵军害怕的。
司徒晴骑着枣红马,游离于战场外,她弯弓如满月,弓弦一松,就有一道乌光射出,弓响惊雷,定有一人被射落马下,如此射术,何人不惧?
随着赵军主将被陈无邪斩落马下,负隅顽抗的赵军撤向阳原城,司徒羽率轻骑掩杀一阵,追出三里。
陈无邪下令士卒打扫战场,司徒羽领兵回返。
“此战虽破赵军三千,但还有几百逃回阳原城,两城坚守不出,想要破城,很难啊!”司徒羽道。
陈无邪点点头,攻十守一,阳原城、平仓都是和启月城一样的坚城,想要破城,除需攻城器械,还要拿人命去填,这两样,他都没有。
他抬头一看天色,已近黄昏,道:“先扎营,不行就回阴山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