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玄幻小说 > 通仙令 > 第一百四十三章迟暮之哀伤赤发论先天
    寒池之内,陈无邪苦思脱困之道。

    赤发老仙显然是指望不上,染上风寒后,他日渐消瘦,如同秋天枯萎的落叶,隐有离世之忧。

    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引魔诀》上,若是能顺利突破,说不定能够化解危机。

    《引魔诀》只是残诀,分四层,入魔、塑魔、成魔,第四层口诀不显,如今他便处于塑魔一层,在修炼《百兽拳经》,打熬身体之后,塑魔一层有所进步,若能圆满,应该能够顺利成章的破入一流行列。

    陈无邪默念《引魔诀》心法,因为没有脖颈之下身躯的知觉,只能在脑海里“观想”《引魔诀》在经脉之中流转的路线,如此观想之下,隐约感觉一股冰寒之力侵入脑海,清凉如冰,却令他越发清醒和宁静,若有若无间,寒意随着《引魔诀》运转。

    如此,数天过去。

    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陈无邪的脖子也能够转动,这让他确定自己的办法是正确的,《引魔诀》的确有着奇效。

    陈无邪睁开眼睛,便见宽袍红发的赤发老仙立在寒池边上,他越发苍老了,没有了往昔的意气风发,眼睛凹陷,空洞洞的,脸颊上的皱纹堆叠起来,就像是百年雪松的树皮,粗糙而褶皱。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而可伶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赤发老仙被逐出中原上百年,孤独一人,纵然往昔威震四方,但如今的他,也不过是迟暮老人,等待着死亡的接近。

    “时间是最可怕的毒药,让英雄迟暮,让红颜枯骨,让桑海沧田,让物是人非。老仙亦逃不过时间的痕迹,尘归尘,土归土!”

    赤发老仙自语,他似乎在缅怀,又似乎已经看透一切,心中无悲无喜,无哀无乐,淡然出尘,仿佛是烂陀寺看破红尘的得道高僧,在冰面折射的光芒下,闪耀智慧的光彩。

    “看来老前辈还有些遗憾!”陈无邪道。

    赤发老仙摇摇头,道:“我活了一百四十余载,看遍人间繁华,看过悲伤离合,看过阴晴圆缺,看过太多太多,纵有万千执念,事到如今,还有什么放不下?若说唯一放不下的,只是遗憾无法再看一眼中原的大好河山,落叶归根,狐死首丘,仅此而已!”

    赤发老仙向南而望。

    “我是个孤儿,自幼便在街头乞食,常遭人辱骂殴打,渐渐悟出个道理,人打你,你就要打回去。人打我一拳,我打人十拳,人杀我,我便灭人一家。那年,我因仇家上门,家破人亡,幸被师父所救,带回天剑派,收为记名弟子。那年,天剑派不过二流门派,在江湖没什么名气,不过,那一辈之中,有一个叫郑太阿的少年。”

    赤发老仙将自己的往事娓娓道来。

    那年,赤发老仙还叫薛松,他在天剑派刻苦习武,终于是学得一身武功,他立即下山,灭了害他家破人亡的仇人全家,此举引来江湖公愤,诸派杀上天剑派,要天剑派交出薛松,那时的天剑派,在江湖上并无地位可言,面临灭派危机,郑太阿挺身而出,应诺下山追杀薛松,这一追,便是三年,从江南到蜀地,从齐国到雪原,两人武功相当,谁也奈何不得谁。

    最后一战,双方全力出手,薛松败了一招,但郑太阿却留他一命,让他发誓有生之年不得入中原。

    从此,雪原上多出一个赤发老仙,中原多出一颗璀璨新星。

    赤发老仙说得很平淡,但陈无邪能感受到平淡之中的波澜壮阔,许多故事,是世人很少听闻的,人人都知道太阿剑圣之名,对他傲人的战绩如数家珍,奉他为“圣”,甚至还有天剑派周围的百姓在家中立起他的雕塑,每日朝拜,几可媲美仙神。

    但很少有人知道太阿剑圣也有不为人知的过去。

    “人一老,就喜欢啰嗦,总是喜欢回忆年轻时的英勇,喜欢念旧。”赤发老仙叹道。

    赤发老仙话音一转,道:“你修炼的应该是古武心法吧?”

    “嗯!”陈无邪点头。

    “古武心法修炼艰难,除特殊的天资要求外,还是后人难以理解前人的思路,年代变更,就算是古代的书籍,在现在也被人曲解,添上许多自己的理解,有好的,有坏的,武功更是如此。天剑派的武功,在百年前是纯修剑法的,在郑太阿之后,才衍生出别的武功来,单以势力而论,如今的天剑派要强于当年,但以剑法而论,现在的天剑派未必比当年强,甚至还略有不如。”

    赤发老仙侃侃而谈,他历经沧桑,看过太多太多。

    “古心法不一定适合现在,也不一定强过现在,但它曾经存在,那就有其存在的意义,许多武者在触碰上先天障之后,都会向古心法借鉴,老仙也曾看过一些心法,有些心得,奈何气血衰败,过了踏入先天的年龄,有心无力了。你若不介意,不妨把心法说一下,老仙帮你理理路子。”赤发老仙道。

    陈无邪诧异,道:“踏入先天,还有年龄限制?”

    赤发老仙道:“有,也没有!”

    他解释道:“武功之道,并非越老越强。”

    陈无邪不解,道:“内功修为,不是越老越强吗?”

    内力积累是一个水滴石穿的水磨工夫,年岁越久,内力越深厚,这是武林公认的常识。

    赤发老仙摇摇头,道:“先天和内力,并无直接关联。那是一种玄之又玄的境界!”

    他解释道:“大门大派精英弟子,从六七岁开始读书习武,先学招式,等十一二岁,身体开始发育,读书有成,能够理解秘籍心法的内容、含义,便开始修习内功。”

    赤发老仙顿了顿,又道:“及至十六七岁,便拥有不弱于江湖二流高手的内力,招式娴熟,缺的只是江湖经验,在这个年纪,会有门派长老、师兄师姐保护,下山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或是杀盗匪,或是解决恩怨是非,初步经历武林,逐步积累经验,等到十八九岁,表现好的弟子已经是一流高手,在江湖小有名气,正式下山,开始走南闯北,寻找个人机缘。

    如此,差不多十年,在三十岁左右步入一生最巅峰的状态,或触碰到任督二脉,或已经打通,开始触碰到瓶颈,遇上先天障。”

    陈无邪点点头,这是江湖大派的做法,如此一来,可以保证青黄交替,代代兴盛不绝。

    “其实,很多人把先天理解错了,先天并非是内力的积淀,而是一种玄而又玄的境界,只不过,武者练武,不断感悟武学,更容易触碰到这种境界。”

    陈无邪诧异,他忽然想到程何,他修炼的就是一种不修内力,却能入先天的路子。

    “在古代,先天并非一定是练武之人,琴棋书画,甚至铁匠、木匠,都有可能成为先天,可以说,技近于道,便能触摸到先天障,只是随着时间推移,练武之人更容易成为先天,人们才逐渐觉得先天与内力有关。”

    赤发老仙说着,道:“而普遍来说,在五十岁之前踏入先天的机会,远大于五十岁之后,而这个年龄,越早越好,在人生巅峰三十岁至四十岁步入先天的计划最大,若是错过,要想入先天,实在太难!但也不是没有七八十岁入先天的,却为数不多。只因这个年龄气血衰败,过了最强阶段,就算内力再深厚,若是悟不透,那便永远悟不透。”

    “现在你还无法理解,但等你到那个层次,就会明白。”

    陈无邪点点头,他现在连一流层次都还触摸不到,先天实在遥远,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好高骛远,只会迷失方向,有害无益。

    陈无邪略微沉吟,还是把《引魔诀》的心法告诉赤发老仙,此人噬杀疯癫,但极为重诺,从他百年未曾入中原便可看出。

    何况,赤发老仙就算要骗他心法,也不必用这种办法,大可以直接以性命威胁。

    “唔!的确是古心法,而且年代还很久远!”赤发老仙听完,不禁点点头。

    赤发老仙细细体悟,左手敲着右手,武功心法,向来深奥玄妙,尤其是古心法,隐晦神秘,每个字,每句话都值得推敲,甚至有时候一句话放在现在,表达的可能是截然相反的意思,而练武心法,最忌无法理解心法真意,一旦练错,后果不堪设想。

    不仅古心法,现今的武功秘籍也一样,大派之中,极少有武功秘籍流传,就算流传出去,没有足够的悟性和天资,修炼起来,没有正宗心法,也只会练成四不像,反受其害,而门派之中,就算同一门心法,不同的人修炼起来,最后威力也不同,这便是对心法之中某些字句的不同理解所导致的。

    这种情况,放在读书人身上更容易理解,同样一部《论语》,却有千百种感悟,千百种理解,与练武并无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