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5200 > 都市小说 > 重回1980:从零重走首富路! > 第32章 生意开始
    老村长答应的贼痛快。

    夏德生和王景明当场就懵圈了,俩人搁那儿大眼瞪小眼。

    夏德生试着问道。

    “村长,你答应了?那可是公家的地,这就做了主。”

    夏德生早就准备费一些唇舌,多讲道理,表露心迹。

    没想到哪一招都没用上。

    老村长白眼都要翻到天灵盖了。

    “瓜娃子,答应了还不好吗?这么多屁话。”

    “你跟秦大龙那货不一样,好歹是个人样。”

    “上回收蝎子,我就看着你比较靠谱,肯定不会坑乡亲们。”

    说着他还压低了几分声音。

    “秦大龙迟早要栽跟头,今日老头我卖你个人情他日,你要答应我件事儿。”

    夏德生点头如捣蒜,心里直犯嘀咕。

    这老爷子儿女都在外地,自个儿穷是穷,骨头硬得很,能图他啥呢?

    “要不咱立个字据?免得您老难做。”

    夏德生多了个心眼。

    “没那闲工夫。”

    老村长直接从桌里面拿出张黄纸,按了手印。

    “条子你们自己写,记住要干正事儿。”

    “要是瞎搞胡搞坑了乡亲们,这地我分分钟收回来,还让你带着铺盖卷儿滚出大泉村。”

    事情办得这么溜,夏德生的嘴角真就咧到了耳根子。

    他带着王景明来了晒谷场旁。

    那片荒地十分平整,着实是个好地方旁边还有几间草棚子稍微收拾一番,可以做个临时仓库。

    药材在这里进行粗加工,接着就用车子运到乡里面的铺面当中,那里可做真正的店铺。

    除了把药材转手卖给白三爷,还可以在那里做个长期规划。

    一来一回,这生意就十拿九稳。

    夏德生回家的路上还盘算着整个流程,刚进家门就撞上了送货回来的藏云军。

    他揣着陈江山给的八百多块,急匆匆的回来了。

    “哥,我和那陈大哥聊了几句。这几天老有人打听哪里收蝎子,他那里已经去了三批供货的。”

    “只是东西不行,价格高他没要。”

    “可这几天市里面都开了两家馆子和他抢生意了。”

    “咱的货品相好陈大哥收,可是其他的货已经开始铺开看,这意思价格很快就要往下掉。”

    这一切皆是情理之中。

    这年头的生意不是没有确实难做,谁赚了钱大家一窝蜂的就冲上去。

    没有那独一份的买卖。

    能吃得第一口肉便不错,其他的人注定喝汤。

    看着八百多块,夏德生手里又多了一笔流动资金。

    他数出一张百元大钞递了过去,夏德生好像烫手一样直接躲开。

    “哥,你要再这么打我的脸,以后咱就别做兄弟了,给我三十收个油钱。”

    看对方如此坚决,夏德生也没纠缠在这事儿上,但还是输出了五百块。

    “兄弟,市里面的铺面我先出这五百,你要能搞定那就再找出五百块,咱先把咱铺面收了。”

    “也劳烦你去乡里面的时候帮着收拾一下,稍后咱们的药材就要先放到铺面里。”

    这次藏云军没拒绝收购铺面是他和夏德生就定下来的生意。

    夏德生忙完一天的事情,总算睡了个踏实觉。

    天刚擦亮他就蹿到村委会,给看广播室的老刘头递了根烟。

    不多,一会儿村里的大喇叭嗡嗡响,划破了凌晨的寂静。

    “乡亲们注意啦!夏德生在晒谷场支了个收药摊子,不懂采啥的赶紧去问!”

    “价钱看品质,想挣钱的麻溜去瞅瞅!”

    “要去快去,要不然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夏德生自己听着都乐,这广告词糙是糙了点,可架不住管用。

    等他晃悠到晒谷场,好家伙!

    乌泱泱围了百十号人,连跟他不对付的吴大刚都踮着脚在人群后头探头探脑。

    这货八成是来探风生的,夏德生压根没怕。

    夏德生跳上一个石碾子,开了嗓。

    “老少爷们儿们听好了。”

    “我夏德生如今找着门路收药材,咱大泉村风水宝地药材多,从今儿起我就在这儿支摊。”

    “啥药材啥价码写得明明白白,采来当场过秤,现交现结,绝不坑人!”

    这番话将下面炸开了锅。

    穿蓝布衫的六婶挤到前头:“德生啊,昨儿刚刨的蝎子还收不?我那里还有几两。”

    原来人家还挂念着之前的蝎子生意。

    “收野味儿这些东西送到王发大哥家。”

    “由他过称,由他给钱。”

    夏德生顺势,掰明白了说。

    “今天我丑话说前头,市里的行情一天一个样。”

    “昨天藏云军帮我把货送了,货款又比之前少了一成。”

    “这买卖和种地似的,蝎子挖掘了也就没得赚。”

    “过几日天热了,我会收点别的东西。”

    “蝎子就暂时不抓,大家也想着这蝎子真不能挖绝乎了。”

    “我夏德生也保证若是有机会就给咱村子寻个技术员,家家户户搞个大棚养蝎子,看看能不能变个长久买卖,端上铁饭碗。”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许多人听的云里雾里。

    根本不知道大棚养殖是个什么东西。

    他们只知夏德生是个热心人,能让他们赚钱。

    尤其是向前几个字惹红了众人的眼。

    现如今这蝎子能卖钱就比一文不值要好上万倍。

    村里野味买卖早被夏德生吃定了。

    现钱现结不玩虚的,隔壁秦大龙那伙人还总搞缺斤短两的把戏。

    加上这货平时就爱欺男霸女,如今肯跟他打交道的村民掰着指头都数得过来。

    有村民算过自个儿往城里送能多挣点,可算上二十里山路车费。

    没个三五十斤根本划不来。

    这么一来二去,全村野味生意全叫夏德生垄断了。

    眼下药材买卖刚开张,晒谷场又炸了锅。

    黑脸汉子揪着把野草嚷嚷:“德生,咱这药材也不认得啥是啥,随便薅把草能换钱不?”

    夏德生早有准备,拽过一旁的王景明。

    “大伙瞅准了这位王大夫,我就是咱请来的贵。”

    “他知晓这些药材的各种药性品质,让他来给大家讲解。”

    王景明端着簸箕站到前台。

    往那一站,真有点儿专家范。

    “这开紫花的是黄芩,带锯齿的叫柴胡……”

    “这个早上结露水的时候采最好,这个不用,晚上挖一些就可以。”

    王景明挨个比划着药材,啥时候采叶子啥时候挖根茎,说得头头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