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亦行看向老者,见他气定神闲,才慢慢开口道:“黑风寨的人截了我们的马车,拐走了我的家人。”
老者听完,捋着长须沉思片刻:黑风寨?很久没听到他们那一群人兴风作浪了。
谢亦行听到老者所言,渐渐回过神,怔怔地盯着老者,“您,认识他们?”
“先前给他们寨子里的人看过病,略有几分薄面。但我怎么记得那一山寨的人并不打劫生人啊,难不成你们跟他们有什么过节?”
老者疑惑的眼神落在谢亦行身上,将他上下打量一番。
当他的药童把他捡回来的时候,他便从他穿桌上判断出他的身份不一般。
虽然身上沾满泥泞,但那残破的衣服布料可是京城里的上等品。
他这辈子只去过一次京城,但就是那一次,让他见识到了自己以前从未见过的好东西。
但京城距离他们这里足足有几千里,他一个京城里的贵公子无缘无故怎么会跑到他们这里?
如今地龙翻身,附近州县都不安宁。
老者不免多留了个心眼。
谢亦行察觉到他对自己身份的存疑,他坦然道:“我父亲是承明侯,被陛下派去驻守边关,我此番经过此处便是为了去边关寻父。这是我第一次经过此地,并不认识黑风寨里的人。”
听到他自爆身份,老者顿时瞪大眼睛,怔怔道:“你说你父亲是谁?承明侯?就是那个带兵打仗,场场胜仗的承明侯?”
“您认识我父亲?”
听出老者激动的语气,谢亦行忍不住撑开眼睛。
老者盯着他的眉眼看了一会儿,似乎从他身上找到了证明,立马绽开笑容,“早说嘛,原来是旧人的儿子。”
我叫华千秋,药王谷第七代谷主。老者自我介绍道:你父亲先前在战场上救了我和我儿子儿媳一命,是我们家的恩人。
“要真的说起来,只怕我跟你也不是第一次见面。”
谢亦行一言不发地看着华千秋。
华千秋接着说道:“多年前,我和儿子为了报恩,特意去了一趟京城。没想到刚到你们承明侯门口,正好得知你母亲难产的消息,听说你父亲担心她一尸两命,还专门去了宫里请太医,但太医也不知道该怎么帮你母亲接生。”
“是我救了你母亲,让她顺利把你生了下来。”
“你出生以后,你父亲硬要留下我们喝你的满月酒,可惜当时因为一点私事,我们不得不提前离京,就这么错过了。”
“一晃眼,你竟然长这么大了。”
有了报恩这样一重关系在,华千秋也不在乎谢亦行说的是真是假了。
黑风寨里的情况他也知道,如果他们真的截了承明侯家的人,他第一个不会放过他们。
于是华千秋答应谢亦行,自己这就派人去黑风寨送信,让他们把人放了。
华千秋说道:“你给我写个名单,到时候我让人一起带过去好好清点。”
“不需要名单。”
谢亦行咬牙道:“只有一个人,叫杳杳,是我的未婚妻。”
华千秋微微一怔,又仔细打量了谢亦行一番,忍不住道:“你才多大,哪里来的未婚妻?童养媳吗?”
“嗯,她对我很重要。”
听到侯府这小世子坚定的语气,华千秋忍不住想到他老子也是这样的脾气,果真有其父必有其子。
“行吧,你好好养伤,我这就让人把她给你带回来。”
谢亦行本想一起跟着,但华千秋直言:“你身上的刀伤才缝合好,要是再裂开,就严重了。如果你不想比她早死,就好好留下。那黑风寨并非吃人的山寨,想必其中定有隐情,我会替你打听清楚,但你也要老实留在我们这药王谷。”
谢亦行不得已点头,但心早已跟着华千秋派出去的人飞到黑风寨里了。
正午日光消散,山谷里雾气缭绕。
用晚膳前,华药王突然带着一名十一二岁左右的少女来到他所在的小木屋。
这是我孙女华小蝶。
华药王从容地介绍:虽然你的外伤还没有完全愈合,但内伤也需要一起调理,我这孙女天资聪慧,跟我学过一段时间的针灸,从今天开始,就让小蝶为你施针。她在你身上用的针法,我已经教会她了。
谢亦行抬头看向华药王身侧的少女,只见少女生得明眸皓齿,杏眼桃腮,是难得的美人胚子。
但他眼底却没有一丝温度,甚至有几分想要拒绝的意思。
华小蝶却好奇地打量着谢亦行,眼中闪过一道不明深色的笑意。
她下午的时候听到山谷里的人议论谢亦行的容貌,说药童捡回来的少年不仅生得容貌俊美胜过女子,还是京城里来的贵人。
华小蝶自从出生后就没有离开过这一片,就算短暂出了药王谷,也是在附近乡镇采购,但她心里一直很向往外界的生活,想要去外面看一看。
但爹娘却告诉她外面不安全,她一个女孩子会遇到各种意外,不许她外出。
但祖父却说等她年纪大了,就可以一个人出去历练。
进出药王谷的药人告诉她,外面不仅有各种山谷里没有东西,还能见到许多有意思的人。
华小蝶看向谢亦行,忍不住感叹自己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看的少年。
作为华千秋唯一的亲孙女,华小蝶从小备受宠爱,是药王谷的小公主,被众人捧在掌心。
所以华小蝶这些年要什么,就有什么,从未有过任何挫败。
直到这一刻,谢亦行明确拒绝了跟华小蝶接触。
“华老先生,针灸的事情我可以一个人来,不必劳烦华小姐。”
听到他说自己可以给自己针灸,华千秋问道:“你学过医?”
“不算学过。”
这些年,他学医全靠自己看书和自行练习,并未主动拜师学医。
在那些真正的医者看来,他还太过浅显。
于是谢亦行礼貌道:“只是平时喜欢各种尝试,略有涉猎罢了。”
但对面的华千秋却激动起来,忍不住跟谢亦行探讨起针法。